滅東突厥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建立唐。在之前和最初的幾年中,李淵為解除後顧之憂,集中精力對付中原割據勢力和農民起義軍,對突厥稱臣,啟於東突厥始畢可汗曰:「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戰爭初期唐朝馬匹數量的變遷與周邊事件。儘管如此,突厥仍不斷入侵,特別是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9月突厥入侵涼州(今甘肅武威市),劫掠人口數千名,標誌著唐朝與東突厥戰爭的開始。唐朝因為中原尚未平定,通過獻禮和和親安撫突厥頡利可汗(於621年繼位)。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唐軍終於平定四方,統一全國,開始商議反擊突厥的戰爭。同年,東突厥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頃其全部人馬,入侵唐。閏七月,唐朝有人提議遷都躲避突厥入侵,李世民反對,李淵決定不遷都,並於二十一日派遣李世民出豳州道抵禦突厥。八月十二日,雙方在五隴阪(今陝西彬縣)交鋒,稱五隴阪之戰。李世民用反間計,聯合突利可汗離間頡利可汗,使突厥退兵。這一年是唐朝正式對突厥作戰的開始,因此也有人認為唐與突厥的戰爭開始於此時。之後,唐朝和東突厥在今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境內多次交鋒,多為東突厥進攻,唐朝防守,雙方互有勝負。渭水之盟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唐朝發生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當時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不久李淵禪位,李世民即皇位。八月,東突厥伺機入侵,攻至距首都長安僅40裏的涇陽(今陝西鹹陽涇陽縣)。此時唐朝政局不穩,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騎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對話,又贈予金帛財物,並與之結盟,突厥兵於是退去。這就是渭水之盟,唐朝對突厥的戰事跌至谷底,此事也堅定了李世民反擊突厥的決心。此後不久,東突厥內部出現分裂。反對頡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落對其變革國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滿,另立薛延陀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並與頡利可汗決裂。同時東突厥又遇到大雪氣候,牲畜大多被凍死餓死,突厥勢力漸弱。[7]而此時的唐朝政局穩定,經濟得以恢復。唐太宗也積極進行對東突厥的備戰,甚至允許軍士在顯德殿內習武,培養了一支能徵善戰的精銳部隊。同時,唐朝還取得了恆安(今山西大同)、朔方(今內蒙古烏審旗)等進攻東突厥的基地。唐朝反擊東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了。定襄襲擊戰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代州(今山西代縣)都督張公謹提出進攻突厥的六條有利條件,堅定了唐太宗出兵反擊突厥的決心。十一月二十三日,以東突厥進擾河西(今甘肅酒泉、張掖一帶)為藉口,唐太宗派遣李靖、李世勣、柴紹、李道宗、衛孝節、薛萬徹等統領的10餘萬兵馬,在李靖的總節度下分6路進擊突厥。唐滅東突厥之戰開始了.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三千騎從馬邑趁夜北進,佔領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城南的重要戰略據點—惡陽嶺。此舉出乎頡利的預料,以為唐軍大部隊趕到:「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李靖又利用突厥人恐慌的心理,派間諜至定襄城中遊說,說服突厥將領康蘇密歸順唐朝。之後,李靖又趁夜突然襲擊並攻克定襄,頡利於是率軍北撤。李世勣率部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截擊突厥成功,大敗突厥軍。頡利率餘眾數萬退駐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夜襲陰山由於受到唐軍打擊,東突厥開始同唐朝修好。二月,唐太宗派遣唐儉、安修身等作為使節前往東突厥安撫。在使節還在東突厥的時候,李靖率領1萬人,僅帶20天的糧草,趁夜前往東突厥駐地陰山。二月初八夜,蘇定方率200騎偷襲東突厥,頡利可汗果然放鬆了警惕,當發現蘇定方軍隊時,唐軍距東突厥營地僅15裏了。頡利倉促應戰,被李靖大敗,損失約1萬軍隊,李靖還俘虜了頡利可汗的兒子疊羅施和10萬多突厥人。唐儉安然返回。頡利可汗在退兵途中又遇到李世勣部隊的截擊,被俘5萬餘人。頡利可汗逃脫,投奔突厥另一個部落可汗鼠尼施,其餘東突厥首領紛紛投降唐朝。不久,鼠尼施把頡利可汗交與唐軍,頡利被俘押往長安。自此,東突厥汗國臣服.唐朝將東突厥領地劃入自己的版圖,在其上設置了順州、裕州、化州、長州、定襄、雲中等都督府。疆域由此擴大至陰山以北600裏,勢力範圍達到漠北。

薛延陀的興起薛延陀居於漠北。本為匈奴別種鐵勒之一部,初與薛族雜居,後滅並延陀族,稱為薛延陀,官制和風俗,與突厥大抵相同。隋煬帝大業中,東突厥強大,居於漠北的鐵勒諸部都臣屬於它。處羅徵稅無度,鐵勒諸部頗有怨言,處羅大怒,誅殺鐵勒酋長一百多人。鐵勒諸部於是武力反叛,共推契苾首領哥愣為易莫真莫賀可汗,薛延陀首領乙失缽為易咥小可汗,臣屬於西突厥。貞觀二年,西突厥內亂,乙失缽之孫夷男率其部落七萬餘戶臣屬於東突厥,卻又逢上頡利可汗的殘暴統治。夷男乃率其部眾,武力反抗,頡利派大軍鎮壓,反被夷男所敗,頡利部眾歸附者不少。十一月,鐵勒諸姓共推夷男為可汗,夷男不敢當。這時,唐太宗正在設法削弱頡利勢力,認為團結夷男,有利於唐對東突厥最後的反擊,便遣遊擊將軍喬師望暗裡聯絡夷男,冊拜夷男為珍珠毗伽可汗,賜以鼓纛。夷男大喜,遂成立了薛延陀汗國,建牙於大漠鬱督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下,與東突厥分庭抗禮,並遣使入貢,成為唐在漠北的一個附屬藩國。薛延陀汗國成立後,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僕骨、霫等少數民族紛紛歸附,其境東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磧,北至俱倫水,有精兵數萬。貞觀三年八月,夷男派遣其弟入貢,太宗賜以寶刀及寶鞭,對他說:「卿所部有大罪者用劍斬之,小罪者用鞭鞭之。」夷男得到太宗這樣的鼓勵,更不把頡利可汗放在眼裡,頻頻出兵攻擊。頡利可汗腹背受敵,遣使入唐稱臣。貞觀四年,唐滅東突厥後,把大多數東突厥部眾遷到黃河以南安置,設置了很多羈縻州府,委任原東突厥貴族擔任州府長官。這樣以來,朔塞空虛,薛延陀趁機迅速擴大勢力,佔據了大部分原東突厥的地盤,並將牙帳由鬱督軍山遷至都尉捷山北獨邏河之南(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土拉河流域),有精兵二十萬,進入了全盛時期。

吐蕃崛起公元6世紀時,興起於今西藏山南地區澤當、窮結一帶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聯盟發展成為奴隸制政權。其領袖人物達布聶賽、囊日論贊父子,逐漸將勢力擴展到拉薩河流域。松贊乾布在吐蕃社會穩定、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先後征服青藏高原上的諸羌部。如蘇毗、羊同、白蘭、党項、附國、嘉良夷等,以及屬於鮮卑人的吐谷渾部,將它們變為吐蕃的屬部。雖然按照藏族歷史的傳統,松贊乾布是第33任吐蕃國王,但是因為在他即位之前藏文尚未創製,所以很難肯定在他之前的吐蕃王的歷史正確性。在敦煌發掘的古藏文歷史文獻裏記載著在松贊乾布之前的吐蕃贊普的許多傳說。現今西藏山南地區雅隆河流域,是吐蕃民族的發祥地。早年居住在這裡的人民,史稱「鶻提悉勃野」部,或「悉勃野」部。[11]又稱「雅隆部」。雅隆河流域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自然環境很適宜於人類生息繁衍。傳說中自天而降的聶赤贊普,在到達雅隆河流域後,做了六氂牛部的領袖。[12]被尊稱為「聖神贊普鶻提悉勃野」[13]的聶赤贊普及其後六代贊普,史稱「天赤七王」,史籍記載多神奇玄怪色彩,不盡可信。止貢贊普繼「天赤七王」後登位,不久,王權為屬臣攘奪。10年後,止貢贊普的次子布岱貢傑即位。此時,悉勃野部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當時,把木頭燒成木炭,熬煮皮子,取得皮膠,挖出鐵、銅、銀三種金屬,木頭上鑽孔製造出犁軛,二牛共軛把平川開成田地,引湖水入渠,田裡撒下種子。」[14]當止貢贊普和布岱貢傑在位時,已有來自香雄部(今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一帶的本教傳播,而且由名為「仲」和「德烏」的本教巫師護持國政。[15]此二王史稱「上丁二王」。此後,吐蕃王統世系又有「中累六王」、「地帶八王」、「下贊三王」的記載,史實都少於「上丁二王」。「下贊三王」下傳為拉託託日寧協(《新唐書》作佗土度),傳說他在位期間,有佛教、佛塔等物從天而降。[16]拉託託日寧協約在公元4世紀中葉時在位。拋開神話傳說,估計此時已有零星佛教勢力傳入悉勃野部。拉託託日寧協後三傳為達日聶賽(《新唐書》作詎素若),即吐蕃王朝建立者松贊乾布之祖父,達日聶賽之子、松贊乾布之父為囊日論贊(《新唐書》作論贊索)。當達日聶賽父子在位時,悉勃野部的經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度量衡和雜交牲畜犏牛和騾,畜牧業已實行儲草過冬。[17]此時,悉勃野部以武力兼併鄰部,將勢力擴展到拉薩河流域,囊日論贊親自向作戰有功的臣下,封賜了土地和奴隸。[18]這是古藏文史籍中關於「奴隸」一詞的最早記載,時當公元6世紀。當然,悉勃野部絕非此時開始進入奴隸制社會,只是在此之前古藏文史料中未見有關奴隸制度的任何記載。在悉勃野部興起的同一時期,其鄰近地區還有被稱作「十二小邦」的地方勢力,[19]它們在現今西藏的藏北、工布(今林芝地區一帶)、塔布(今山南地區東部)及雅魯藏布江中游的拉薩河、年楚河流域等地,各據一方,分散發展,其社會發展階段,也與悉勃野部相近,彼此之間語言相通,且有比較密切的交往。隨著悉勃野部實力的發展壯大,它們與悉勃野部的關係,或聯盟,或對峙,或先盟而後叛,情況各異,[20]直到囊日論贊力挫羣雄,悉勃野部才取得獨佔的優勢地位。囊日論贊時,悉勃野部的實力已自雅隆河流域擴展到拉薩河上游今墨竹工卡一帶。當悉勃野部兼併鄰近諸部,北遷拉薩河流域時,表明吐蕃王朝的雛形已經確立。但是,此時新建立的奴隸制吐蕃政權還很脆弱。囊日論贊對新徵服或新歸附地區的貴族,加以封賜和籠絡,他敢於起用出身「卑微」的新貴族,或授予軍權,麾師平叛;或委以重任,官居卿相,[21]因而招致了舊貴族的極大不滿。隨後,囊日論贊自己的庶民心懷怨望,王妃所屬的庶民則是公開發動叛亂,外戚如香雄、蘇毗、塔布、工布、娘布等部,也都相繼叛離,囊日論贊內外交困,最後被人毒死。[22]在此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囊日論贊之子松贊乾布(《新唐書》作棄宗弄贊,?—650)幼年嗣位,開始了他顯赫一生的政治生活。松贊乾布即贊普(藏語,意為有權勢的君主,沿用為吐蕃國王的專稱)位後,首先平息本部的叛亂,誅滅毒殺父王的兇手,原來叛離的屬民,又都重新歸入他的統轄之下。[23]約於633年(唐貞觀七年),松贊乾布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和鄰近諸部往來不斷增多的形勢下,遷都邏些(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24]正式建立吐蕃王朝。此時,吐蕃社會的農牧業生產有了更大的發展,度量衡也適應生產的發展而趨於統一,[25]吐蕃王朝的實力日益強大。

滅吐谷渾六月,唐遣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率軍反擊,伏允攜眾遠遁,唐軍追至青海湖後班師。十一月十九日,吐谷渾再次寇擾涼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唐太宗李世民大為震怒,下決心大舉征伐吐谷渾。十二月初三,起用已致仕的右僕射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兵部尚書、積石道行軍總管侯君集、刑部尚書任城王、鄯善道行軍總管李道宗、涼州都督、且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利州刺史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和歸唐的東突厥及契苾何力等軍進擊吐谷渾。次年閏四月初八,李道宗在庫山(今青海湖東南)擊敗吐谷渾軍。伏允燒盡野草,輕兵入磧。唐軍諸將認為,馬無糧草,已很疲弱,不可輕易深入。唯獨侯君集主張吸取段志玄的教訓,應乘其初敗,人心離散之機,窮迫不捨,一舉將其擊滅。李靖採納其意見,分兵兩路追擊,親率李大亮、薛萬均等部由北路切斷其通往祁連山的退路,並迂迴至伏俟城;侯君集、李道宗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渾軍。二十三日,李靖部將薛孤兒在曼頭山(今青海共和西南一帶)大敗吐谷渾軍,斬其首領,俘獲大批牲畜。二十八日,李靖率軍在牛心堆(今青海西寧西南)擊敗吐谷渾軍,接著又在赤水源(今青海興海東南)再次獲勝,共俘斬名王數十人。南路唐軍在沓無人煙地區行軍2000餘裏,途經無水無草的破羅真谷(在今青海都蘭東南一帶)時,只能「人齔冰、馬瞰雪」,於五月間在烏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伏允,大破其眾,俘其名王驍將。伏允向西敗走,準備渡突倫川(又稱圖倫磧,今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投奔於闐。李靖督諸軍,經積石山(今青海阿尼瑪卿山)河源(黃河源)迫至且末(今屬新疆)。李靖部將契苾何力聞伏允逃至突倫川,遂率驍騎幹餘追擊,因沙漠無水,將士皆剌馬飲血,終於追上伏允,襲擊其牙帳,殲數幹人,繳獲甚眾,伏允僥倖脫逃,後在走投無路的絕境中自縊身亡。侯君集率部進逾星宿川(即今青海黃河上源星宿海),至柏海(今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與李靖軍合師。伏允之子大寧王慕容順斬天柱王,率部歸唐,被封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渾成為唐朝屬國。

松州之戰平定內亂、征服諸羌、重新統一西藏之後,富於政治遠見的松贊乾布一面積極主動地派遣使者赴鄰國泥婆羅(今尼泊爾),互相進行貿易,推銷手工藝品並聘請工匠及藝人傳授建築、繪畫、雕刻技藝;一方面與唐王朝取得聯繫。締結和發展了藏漢兩族的親密友好情誼。當時,中原地區的唐朝在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李世民的統治下,總結了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實行了一系列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促使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發展,國力強盛,聲威遠振,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松贊乾布對於盛唐有著深遠的仰慕之情,貞觀八年(634年),他派出使者赴長安與唐朝通聘問好。唐太宗對吐蕃的首次通使也很重視,當即派使臣馮德遐持書信前往致意還禮。松贊乾布「見德遐,大悅。聞突殿與吐谷渾皆尚公主,乃遣使隨德遐入朝,多齎金寶,奉表求婚」。可是,當時唐太宗沒有同意。松贊乾布幾次派人向唐朝請婚也未能如願,便決定用武力通婚,於貞觀十二年(638年)爆發了唐蕃松州之戰。松贊乾布率吐蕃大軍攻擊唐朝的松州,唐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以擊之。唐軍先遣部隊在牛進達指揮下,打敗了吐蕃軍。松贊乾布懼,率部退出其擊破的党項、白蘭羌,退出青海地區,遣使謝罪。松贊乾布再次遣使請婚,並遣其相祿東贊到唐朝,獻黃金五千兩及寶物珍玩數百件。翌年,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許嫁松贊乾布。揭開了藏,漢兩族人民友好的新篇章。

唐滅高昌高昌王麴文泰早在貞觀四年就曾親自到長安覲見唐太宗李世民,貢獻方物。後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國通過其境向唐入貢,並發兵襲擾內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員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國。由於高昌位於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決心除掉這個障礙。十三年,唐太宗徵召麴文泰入朝,文泰稱疾不至。十二月初四,詔令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左屯衛大將軍薛萬均為副總管,率步騎數萬及突厥、契苾之眾徵討高昌。麴文泰以為唐離高昌有7000裏之遙,沙磧闊約2000裏,地無水草,氣候異常,唐朝不會以大兵相加。及唐軍在熟悉當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領下抵達磧口時,麴文泰憂懼而死,其子智盛即位。十四年八月,唐軍攻下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魯克沁),俘男女7000餘人。侯君集命中郎將辛獠兒為前鋒,直趨高昌城。麴智盛率軍迎戰,被擊敗後退保都城。侯君集命將士填塹攻城,又造高5丈可以俯瞰城內的巢車,對城內動靜瞭如指掌。奉命前來救援高昌的西突厥軍畏懼唐軍威勢,也在可汗浮圖城(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投降。麴智盛見大勢已去,被迫於初八開門出城投降。侯君集繼續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縣、22城,得戶8046,人口3.77萬,馬4300匹,佔地東西800裏,南北500裏。唐在其地置西州,在可汗浮圖城置庭州。二十一日,又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北雅爾湖村附近),留兵鎮守。

文成公主與安西都護府634年,松贊乾布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沒有被允許。[1]松贊乾布的特使回來後告訴松贊乾布唐不答應婚約是由於吐谷渾。松贊乾布大怒,638年,松贊乾布遂藉口唐朝屬國吐谷渾從中作梗,出兵入侵吐谷渾和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雖然唐軍在侯君集、牛進達的率領下擊退了吐蕃軍,吐蕃退出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等,松贊乾布遣使謝罪,再次請婚,「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餘寶玩數百事」。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中,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 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擁有這待遇,松贊乾布的女人裏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記載:「贊蒙文成公主由噶爾.東贊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贊蒙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唐朝宗室女,雍王李守禮的女兒。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贊蒙金城公主至邏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贊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贊普王子拉本及贊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遺體」。唐貞觀十四年(640年),松贊乾布派遣祿東贊以厚禮黃金五千兩及寶物珍玩數百件,到長安向唐太宗請婚,娶了文成公主(宗室女,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傳說布達拉宮即為松贊乾布為迎娶文成公主所建。貞觀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女兒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釋迦牟尼像、珍寶、經書、經典360卷等作為嫁妝。松贊乾布從邏些(今西藏拉薩)趕到柏海(柏海在烏海西南,烏海在青海西南2000多里)迎接。唐封他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在之後的松贊乾布在位期間,吐蕃與唐沒再發生戰爭。)文成公主帶至西藏的佛像,松贊乾布建造了寺廟,來供奉它。幾件流傳迄今的故事有:文成公主不喜歡吐蕃人「赭面」(以紅顏料塗面),松贊乾布立刻廢除這項習俗。而受到公主影響,松贊乾布「漸慕華風」,遣貴族子弟赴長安學習詩書。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在邏些城病逝[3],吐蕃舉行隆重的葬禮,唐遣使臣赴吐蕃祭奠。安西都護府公元640年9月19日(貞觀十四年八月癸巳,農曆八月二十八日),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平高昌,以其地設西州。[2]公元640年10月11日(貞觀十四年九月乙卯,農曆九月二十一日),於西州設安西都護府,[2] 用以針對西突厥。[3] 安西都護府第一任都護為喬師望,後由郭孝恪接任,開始時只有數千人的兵力。[3]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擊敗龜茲國,把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3]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十一月,蘇定方在碎葉水平定阿史那賀魯的反叛,從而平定了西突厥,[3] 將安西都護府治所遷回高昌故地。[4] 顯慶三年五月(658年),安西都護府又遷到龜茲(今庫車),[4] 安西都護府升格為大都護府。唐高宗改變太宗時只重軍事而輕行政管理的做法,在突厥故地分設蒙池、昆陵兩個都護府,並將其附屬小國分別設置州府,西境直抵波斯,都隸屬於安西大都護府,[5] 使這一帶都置於唐朝的直接統治之下。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位於蔥嶺以西的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朝廷派人去該部巡查。[3] 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年),又派遣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巡視蔥嶺以西,[3] 在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設置十六都督府,統轄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六個軍府,並在吐火羅立碑記述此事。[4]在此時,安西大都護府的管轄地包括安西四鎮、濛池、昆陵都護府(西突厥故地)、昭武九姓、吐火羅乃至波斯都督府,大體相當於今日新疆與中亞五國、阿富汗的總和。龍朔二年(662年)之後,吐蕃和唐朝反覆爭奪安西四鎮,此處多處易手,直到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鎮相繼完全陷落。[6]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軍隊攻陷了安西都護府。[4] 期間,唐朝廷曾兩復兩棄安西四鎮: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恢復了安西四鎮,儀鳳二年(677年),又被吐蕃控制;儀鳳四年(679年),安西四鎮被唐將裴行儉收復,垂拱三年(687年),武則天被迫收縮戰線,放棄安西四鎮。[7]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王孝傑收復了安西四鎮,在龜茲國恢復設置了安西都護府。[4] 此後,安西都護府的府衙纔在龜茲穩固下來。[7]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北庭都護府設立,管轄原安西大都護府所轄天山北路、熱海以東的西突厥故地,安西大都護府只管轄天山南路、蔥嶺以東的地區,以抵吐蕃對絲綢之路的北侵的戰略目的。[3]安西都護府全盛時代所統率的精銳騎兵又稱「安西兵」,唐肅宗至德年間(756年-758年),為平定安史之亂,唐政府在河西、隴右徵兵,[4] 安西兵組成「安西行營」奉詔平叛,[3] 幫助收復了兩京。但由於安西、北庭及河西、隴右駐軍大部內調,吐蕃乘機陸續佔領隴右、河西,因此安西都護府與唐朝的通道中斷,但安西四鎮留守軍隊仍孤軍堅守。[1]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河西軍鎮多被吐蕃攻陷。[4] 有舊將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護府,二鎮和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不下。[4]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郭昕派遣使者間道奏事,德宗對其進行了嘉獎,封李元忠為北庭都護,郭昕為安西都護。[4] 隨後,吐蕃急攻沙陀、回鶻部落,北庭、安西變得孤立無援,德宗貞元三年(787年),被吐蕃攻陷。[4]安西最後陷落的時間,史料並無確切記載,這可能不僅是情報斷絕所造成的,而是事實上唐朝已經放棄了對安西的控制。[8]安西四鎮的於闐陷落於貞元六年(790年)。[9] 有學者推論,安西最後的陷落時間是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10]

玄奘西遊史載,玄奘本洛陽緱氏縣(今河南偃師市)人。又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和《續高僧傳·玄奘傳》所述,他俗姓陳名禕,出身於儒學世家,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凈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年十三,依兄長捷出家於洛。」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凈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與兄長捷離開洛陽往長安,接著又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著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尋典西行在四五年裏,通過眾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嶽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以下簡稱「波頗」)諮詢佛法。早在南北朝時,佛教學術界就開始了「一闡提眾生有無佛性」的論爭。到玄奘時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成實》、《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通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武德九年(626年),由中印度那爛陀寺來我國傳授那寺學說的高僧波頗到達長安,在善興寺譯《大莊嚴經論》,傳播戒賢的學說。這年,玄奘正在長安大覺寺,想必是受到波頗的啟發,得知印度有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和佛學大師戒賢在那裡講授《瑜伽師地論》的信息,因而決心西行,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發足西行。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回到長安,結束了十七年的遊學生涯,可謂滿載而歸。此後,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他於長安弘福寺組織譯場,開始譯經。在此期間,他「專精夙夜,不墮寸陰」。譯經之外,「每日齋訖,黃昏二時講新經論,及諸州聽學僧等,恆來決疑請義」。譯經講法之餘,玄奘還口授由弟子辯機執筆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一書,全面記載了他遊學異國的所見所聞。

唐太宗對遼東的徵討唐朝初立,曾與高麗互派使者通好。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李淵冊封高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當時朝鮮半島並存三個獨立國家,北部為高句麗,南部偏東為新羅,南部偏西為百濟。其中新羅一直與唐廷保持朝貢關係。貞觀十七年九月,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司農丞相里玄獎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徵高句麗。唐太宗李世民則以高句麗據有的「遼東」(當時的「遼東」的概念略同於漢朝四郡的範圍,即中國東北遼河以東地區以及朝鮮半島的北部)為「舊中國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決心將對高句麗的征伐作為中國統一戰爭的最後部分。十八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句麗(即「唐太宗攻高麗之戰」)。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徵。五月初二,張亮率水軍渡海襲佔卑沙城(即卑奢城,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十七日,李績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今遼寧遼陽),斬俘兩萬餘人,以其地置遼州。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句麗北部耨薩(相當於唐的都督)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軍擊敗,餘眾歸降。高句麗舉國震恐,自後黃城(今遼寧瀋陽南)至銀城(今遼寧鐵嶺南)一帶空無人煙。七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句麗的預期目的。二十一年二月,唐太宗決定再次東徵。朝議認為高句麗依山為城,易守難攻,應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唐太宗採納這一建議,命牛進達和李績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唐軍數次擊敗高句麗軍,高句麗王被迫於十二月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即鴨綠江),在泊溝城(即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句麗軍。唐軍偏師連續騷擾,使高句麗已窮困凋弊,唐太宗乃決定二十三年徵發30萬大軍,一舉滅掉高句麗,並命人大造艦船。後因是年五月唐太宗病逝,東徵之役遂罷。高宗李治即位後,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幾年內相安無事,百濟還曾遣使入朝。

滅薛延陀唐朝貞觀初年,其首領夷男率領部眾7萬帳歸附突厥頡利可汗。唐太宗打敗頡利以後,轉而歸附於唐並在鬱督軍山建立了薛延陀汗國。統治著「東室韋,西金山,南突厥,北瀚海」的廣闊地區。貞觀二年(628)﹐西突厥大亂﹐乙失缽之孫夷男率領其部帳7萬重返漠北鄂爾渾河流域﹐暫附於東突厥頡利可汗(620~630在位)。時頡利政亂﹐薛延陀聯合附近九姓鐵勒中回紇等部共起反抗﹐受到突厥北邊鐵勒諸部落的擁護﹐共推夷男為首領。此年﹐唐太宗派將間道持詔書﹑鼓﹐封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受命﹐遣使入貢。次年夷男聯合回紇助唐朝攻東突厥﹐立牙帳於鄂爾渾河南鬱督軍山﹐勝兵20萬。汗國疆域東起大興安嶺﹐西抵阿爾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境內包括回紇﹑僕固﹑同羅﹑拔野古﹑阿跌﹑霫諸部。東突厥破亡後﹐回紇勢力壯大﹐立牙帳於土拉河上﹐但仍附屬於薛延陀。當時﹐唐朝採取扶助回紇抑制薛延陀的政策﹐貞觀十二年﹐下詔封真珠毗伽可汗二子大度設﹑突利失為小可汗﹐各賜鼓﹐以分其勢﹔翌年立頡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為可汗﹐建牙帳於河(套)南﹐名義上使其統治內遷河套南的東突厥舊部﹐實際上是監視薛延陀。因此﹐引起夷男疑懼﹐於貞觀十五年乘唐太宗封泰山之機﹐命長子大度設率回紇等部追擊李思摩﹐直抵長城﹐在山西朔州遇唐將李績大軍﹐大敗而歸。次年﹐夷男遣使於唐﹐獻馬3000匹﹐謝罪請婚。唐太宗以絕婚挫其勢。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朝冊封薛延陀首領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當時,薛延陀的能戰之士有20餘萬,而且同活動在北方的回紇、僕骨、奚族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繫。薛延陀與唐朝之間也建立了聯姻關係,唐朝將新興公主下嫁薛延陀首領。唐太宗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以前,汗國與唐朝的關係基本保持友好。此後,因唐朝將東突厥的部眾安置在以「白道川」為中心的漠南地區,與唐朝產生矛盾,舉兵進攻駐牧於白道川的東突厥部眾。唐軍數路並出,與突厥、契丹、奚等聯合,迫使薛延陀離開白道川,並在「諾真水」一帶(位於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境內)與其交戰,擊敗了其首領大度設統領的部隊。此後,薛延陀時叛時和,唐太宗貞觀十九年至二十年(公元645~646年)被唐朝滅掉,薛延陀汗國滅亡。其餘眾有的歸於後來的突厥默啜可汗,有的歸順了唐朝。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融合在其他各族之中。貞觀十九年(645)﹐夷男死﹐嫡子拔灼自立為頡利俱利失薛沙多彌可汗。他乘唐太宗東徵高麗未還﹐引兵攻河南朔方郡﹐但唐朝有備﹐引兵北退﹔其內部因多殺貴臣﹐遂致騷亂。貞觀二十年﹐多彌可汗知大勢已去﹐自行遁去﹐後被回紇人所殺﹔國人另立夷男侄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遣使向唐朝表示「願保鬱督軍山」。唐遣將李績征伐﹐遂滅其國。咄摩支於當年降唐﹐封后武衛將軍。原屬薛延陀統治的鐵勒各部附唐﹐「請置唐官」。貞觀二十一年﹐唐於其地共置6府7州﹐各以其部首領為都督﹑刺史。又設燕然都護府於單於臺(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 以統上述6府7州。於是大漠南北均屬唐﹐而回紇於鐵勒諸部中始獨強。在關係融洽時期,薛延陀經常以馬、牛、羊、駝、貂皮等進貢唐朝。數量之大,動輒千萬,甚至數萬。由此可見其畜牧業和狩獵業的發展水平。

王玄策の打擊與安西都護府、堅昆都督府王玄策(?-?),唐朝人,生於河南洛陽。唐太宗與唐高宗時期曾4次出使印度地區,促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天竺(北印度)摩伽陀國王戒日王朝戒日王在641年(唐太宗貞觀十五年)派使節來唐朝訪問。643年(貞觀十七年),唐派使節正使李義表、融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縣)縣令王玄策為副使,去天竺,這是他第1回赴天竺。647年(貞觀二十一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以正使身份再次出使天竺戒日王朝,副使蔣師仁。途經吐蕃、泥婆羅。戒日王已死,北印度混亂,戒日王臣下阿羅那順篡位,要抓捕他們。王玄策逃脫髮檄文請求援軍,7000泥婆羅軍和1200吐蕃軍,合計8千人餘兵。王玄策、蔣師仁率兩國軍隊大破天竺軍,生擒阿羅那順,史載「其王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虜男女12,000人、牛馬20,000餘以詣闕」。648年(貞觀二十二年)、王玄策向太宗獻俘虜阿羅那順,升任朝散大夫。方士那羅邇娑婆寐,自稱200歲,隨王玄策一起前來。657年(顯慶二年)、王玄策第3回赴天竺。10年間,升任和糴副使左監門長史、道王(李元慶)友(陪臣)、右驍衛率府長史。661年(龍朔元年)訪婆慄闍國,後任驍衛長史。後來又第4回出使天竺。著有《中天竺國行記》,已亡佚。堅昆-黠嘎斯唐代,堅昆被稱為「黠戛斯」。當時,他們在政治上十分活躍,和唐朝建立了密切的聯繫。貞觀二十二年(648),黠戛斯首領俟利發失缽屈阿棧親自到唐朝朝貢。唐太宗隆重設宴招待。在宴席上,俟利發失缽屈阿棧向唐太宗表達了做唐朝臣子的願望:「臣既一心歸國,望得國家官職,持笏而已。」唐太宗就在黠戛斯生活之地設立堅昆都督府,授予俟利發失缽屈阿棧左屯衛大將軍軍銜,任都督,隸屬燕然都護。此後,唐高宗時,黠戛斯兩次派遣使者前往唐都長安。景龍二年(708),黠戛斯使者又前往長安貢獻地方特產,受到唐中宗的熱情款待。唐中宗提起黠戛斯人中有一部分是漢將李陵後代的傳說,以示親近,使者聽後很受感動。開元六年(718),唐朝派30萬大軍徵討後突厥,堅昆都督右武衛大將軍骨篤祿毗伽可汗及其部眾也參加了這次戰爭。在這次戰爭中,黠戛斯兵眾英勇善戰,受到唐玄宗的誇獎,稱讚其軍隊「弧矢之利,所向無前」。在此前後,後突厥與唐朝關係趨於緩和,交往增多,這種氣氛對於黠戛斯與唐朝友好關係的發展十分有利。開元十年(722),堅昆大首領伊悉缽舍友者畢施頡斤與後突厥大首領一起前往唐朝,唐朝分別授予其中郎將、將軍之號。第二年,堅昆大首領俱力貧賀忠頡斤與後突厥大首領一起前往唐朝,唐朝又分別授予其郎將、將軍之號。第三年,堅昆又遣使前往唐朝貢獻良馬。7世紀中葉,回鶻人推翻了突厥在蒙古高原的統治,建立了回鶻汗國,黠戛斯又處於回鶻的統治之下。840年,黠戛斯人趁回鶻汗國統治階級內部發生政權內訌之際,聯合其汗國內部的反對派,裡應外合,一舉推翻回鶻汗國,建立黠戛斯汗國,並恢復了與唐朝的聯繫與友好往來。唐朝對黠戛斯恢復與唐朝關係一事非常重視,特地命令大臣將黠戛斯朝貢之事繪圖並撰文,「以示後世」,稱為「王會圖」,由宰相李德裕親自作序,以曉諭後世。此外,唐朝還將黠戛斯可汗編入宗室屬籍。大中元年(847),唐朝還下詔命鴻臚卿李業持節前去冊封黠戛斯可汗為「英武誠明可汗」。直至鹹通年間,黠戛斯共向唐朝朝貢3次。後來的朝貢及冊封情況,史書缺乏記載。安西四鎮安西四鎮,指中國唐代前期在西北地區設置、由安西都護府統轄的四個軍鎮。貞觀十四年(640)八月唐滅高昌國,九月置安西都護府於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交河故城遺址),管理西域地區軍政事務。二十二年,唐軍進駐龜茲國以後,便將安西都護府移至龜茲國都城(今新疆庫車),同時在龜茲、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於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築城堡,建置軍鎮,由安西都護兼統,故簡稱安西四鎮。貞觀以後,安西四鎮時置時罷,軍鎮也有所變動。調露元年(679),在唐安撫大使裴行儉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後,以碎葉水旁的碎葉鎮城代焉耆。從此安西四鎮是碎葉、龜茲、於闐、疏勒。開元六年(718),唐玄宗任命湯嘉惠為四鎮節度經略使,從此四鎮由專設的節度使統領。四鎮節度使或稱磧西節度使。節度使常駐安西府城龜茲,由安西都護兼領,又稱安西節度使。七年,湯嘉惠建議以焉耆鎮代替碎葉鎮,故開元七年以後的安西四鎮又是龜茲、於闐、焉耆、疏勒。安史之亂後,安西、北庭以及河西、隴右駐軍大部內調,吐蕃乘虛陸續佔領隴右、河西諸州,安西四鎮與朝廷的通道中斷,然而,四鎮留守軍隊仍堅守各鎮。不久,北庭及安西四鎮相繼陷於吐蕃。9世紀中葉,回鶻據有天山南北及安西四鎮。唐安西四鎮在歷史上存在了一個半世紀,它對於唐朝政府撫慰西突厥,保護中西陸上交通要道,鞏固唐的西北邊防,都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

破車鼻可汗阿史那斛勃本突厥同族,世為小可汗。東突厥滅亡後,迫於薛延陀,斛勃退保阿爾泰山。646年,薛延陀滅亡後,斛勃自立為乙注車鼻可汗,意欲統治漠北鐵勒諸族,不向唐朝進貢。引起了唐朝的不滿。649年,唐右驍衛郎將高侃發回紇、僕骨等兵襲擊,650年六月,高侃至金山擒車鼻可汗,九月,高侃執車鼻可汗至京師長安,唐高宗赦免了車鼻,拜為左武衛將軍,其統轄之地置狼山都督府。

滅西突厥在唐同東突厥交鋒的時期,西突厥控制著西域地區,並擁有如高昌、焉耆、龜茲、于田、疏勒等附屬國。唐消滅東突厥之後,這些西突厥的附屬國與唐西部的疆域接壤,開始受到唐朝的影響,開始跟唐進行交往。628年,西突厥發生分裂,原來有十個主要部落(稱十姓部落)分裂為西南方的弩失畢五部(稱南庭)和東北方的咄陸五部(稱北庭),統葉護可汗在內亂中被殺死。之後雙方徵戰不斷,削弱了西突厥的實力。640年(貞觀十四年),侯君集率唐軍攻克高昌,至648年,唐軍又陸續攻取了焉耆、龜茲等地,原西突厥的附屬國都脫離西突厥轉而歸附於唐。[23]西突厥為阻撓這一趨勢,開始對唐發動戰爭。北庭(咄陸部)乙毗咄陸可汗於642年發兵入侵大唐伊州(今新疆哈密),被郭孝恪擊敗。644年,繼位的乙毗射匱可汗開始與唐修好,646年其下的葉護阿史那賀魯歸附唐,被封為左衛將軍,徵討其他不歸附唐朝的西突厥各部。651年,阿史那賀魯擊敗乙毗射匱,招降其餘西突厥部落,傭兵數十萬,自立為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見唐太宗逝世,覺得有機可乘,於七月脫離唐並發兵攻打唐的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唐高宗李治遂派兵平定西突厥叛亂,將軍梁建方和契苾何力配合失利,沒有成功。655年,唐高宗又派程知節、王文度等平定阿史那賀魯叛亂,亦無功而返,其中只有蘇定方因為能夠安撫邊民,被升任行軍大總管(即主帥)。[24]有觀點認為高宗派程知節出兵,目的就是為了對其治罪,以瓦解長孫無忌集團,因此平亂失敗是必然的。[25]顯慶二年(657年)閏正月二十一日,唐高宗又發大兵,分南北兩路討伐西突厥,這次北路的主帥就是蘇定方,南路則由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彌射和左屯衛大將軍阿史那步真統領。蘇定方在作戰的同時還招降了許多西突厥部落,使他們為唐軍作戰。沙缽羅以10萬突厥兵在曳咥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包圍了蘇定方一萬餘人的部隊,蘇定方在挫敗對方三次衝鋒之後率騎兵反擊成功,大敗突厥部隊,斬獲數萬人。一些突厥部落歸降,沙缽羅則向西逃走。蘇定方部隊克服惡劣天氣,追擊200餘裏,在金牙山(今中亞塔什干)大敗沙缽羅,斬俘數萬人。之後,蘇定方恢復原西突厥領地內的生產,將缽羅擄掠的牲畜、財物歸還百姓,並命蕭嗣業率兵繼續追擊。沙缽羅逃至石國,被石國俘虜交給唐。自此,西突厥汗國亡,唐朝廷在當地設置了昆陵、蒙池兩個都護府,大唐行政區劃擴大至中亞。

唐滅百濟與擴地吐火羅唐朝於遼東攻打高句麗效果不大後,調整了針對朝鮮半島的策略。確定:先派兵渡海,與新羅聯手打擊百濟,渡海遠徵軍在半島取得立足點後,再與遼東方面的唐軍南北夾擊高句麗。其時,大將劉仁軌建議:「欲吞滅高麗,必先誅百濟,留兵鎮守,制其心腹。」顯慶五年(660年)三月初十,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大軍13萬渡海,進行登陸作戰。任命新羅王金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率新羅兵5萬與蘇定方配合作戰。  八月,蘇定方率唐水陸大軍船隊從城山(今山東榮成)啟航,橫渡黃海,至熊津江口(今韓國錦江)。百濟軍據熊津江口拒守。唐軍先鋒搶灘登陸,上山結陣,與百濟守軍展開激戰。後續唐軍船隊正逢漲潮,源源開到,一時揚帆蓋海,無比壯觀。百濟軍根本抵擋不住,迅即被擊潰,死傷數千。唐軍順利攻下了熊津江口,取得了穩固的立足點。從陸路助攻的新羅軍,進展卻不大順利,遭遇百濟名將階伯所率的五千士卒殊死抵抗,最後勉強慘勝。  唐軍水陸大軍剛一站穩,就齊頭並進,沿江而上,直趨百濟都城泗沘城(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距城20餘裏,百濟傾國來戰,唐軍再次大破百濟軍,斬首萬餘,又窮追殘敵直抵泗比城下。  百濟義慈王與太子扶余隆逃向北部邊境,次子扶余泰自立為王,率兵固守。扶余隆的兒子扶余文思率左右逾城歸降,百姓皆從之。蘇定方乃命士卒登城立幟,扶余泰處境窘迫,只好獻城請求處置。此後,扶余義慈、扶余隆及各城城主亦相繼投降。百濟宣告滅亡。擴地吐火羅公元前2世紀中葉,吐火羅國滅掉以巴里黑(今阿富汗馬扎裏沙里夫西巴爾赫)為都城的大夏,於其地建國,是為貴霜王朝。3世紀中葉,貴霜王朝為波斯薩珊王朝(見薩珊朝波斯)及印度笈多王朝所顛覆,吐火羅名稱重新見於史籍。5世紀30年代,自阿爾泰山南下的白匈奴人據有其地,遂與白匈奴雜居。563~567年,突厥與波斯薩珊王朝合力滅噠,其地遂為突厥所有,突厥派通設﹑呾度設統治吐火羅故國。629(或630)年,玄奘行經該地,記吐火羅國領域:東起帕米爾,西接波斯,北據鐵門(今蘇聯烏茲別克南部布茲嘎拉山口),南至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南北千餘裏,東西三千餘裏,相當於今阿富汗北部地區。此地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西域與伊朗﹑印度等地交通往來必經之處。玄奘時,吐火羅王族已絕嗣數百年,酋豪林立,分為二十七國(玄奘實際列出二十九國)。吐火羅國多為土著人,女少男多。當時的吐火羅,信仰佛教的人會被當地土著認為是異教徒而驅逐出境,然而無邊的佛法還是逐漸感召了世人。堪稱世界之最的巴比揚大佛就是一個歷史的見證。8世紀初,大食東來,在薩珊王朝末代諸王﹑突厥和吐火羅國故地的君主與大食交戰的時期,吐火羅故地的君主號為葉護,可能是突厥葛邏祿部的首領。大食進逼,吐火羅君主曾要求唐朝保護。8世紀中葉以後,大食人取得決定性勝利。安史之亂時,曾有吐火羅兵助唐平亂。13世紀後,吐火羅國一名逐漸消失。

白江口之戰百濟既亡,但百濟將軍武王從子鬼室福信與浮屠道深等人率部死守周留城,誓死抵抗唐軍。同時,鬼室福信為迎回以前赴日本為人質的王子扶余豐回國即位,遣使去日本,同時向日本乞師求援,並獻上戰爭中俘虜的唐軍百餘人,天皇將此百餘人安置在美濃國不破郡、片縣郡二地,這裡也就是今天位於本州中部的岐阜地區。百濟的覆滅,對日本來說是極大損失。如果聽任百濟亡國,則日本在朝鮮半島上的勢力將被全滅。日本齊明天皇七年(661年)正月,以天皇親徵的形式,向百濟發兵數萬。齊明天皇隨軍西徵到九州,突然病逝於朝倉宮,太子中大兄回京素服稱制,是謂天智天皇。齊明天皇之死,並沒有動搖日本出兵百濟的決心。8月,另派安曇比羅夫等為前將軍,阿倍引田比羅夫等為後將軍,統帥全軍開赴百濟。9月,新天皇天智天皇派狹井檳榔等率軍五千護送王子扶余豐回國,至百濟境,鬼室福信等前來迎入周留城,即王位。唐高宗在出兵百濟獲勝後,於龍朔元年(661年)4月,遣仁雅相、蘇定方率軍進攻高句麗。高句麗與鬼室福信聯合,共同抵抗唐軍。鬼室福信率軍曾一度圍困劉仁原軍於百濟王城,但遭劉仁軌與新羅軍夾擊,被迫撤軍,遂解圍城之危。高句麗惟恐鬼室福信兵敗,使本國遭南北夾擊,因而也遣使於662年3月赴日本乞師,敦促日軍迅速開赴戰場,與唐軍作戰。決心參戰的日本政府,遂命令百濟戰場的日軍立刻投入戰鬥。662年6月,日本前將軍上毛野稚子等率軍二萬七千人進攻新羅,奪取沙鼻歧、奴江二城,使新羅與唐軍的聯繫通道受到威脅。這時的戰爭形勢已非常微妙,朝鮮半島形成南北兩個戰場。在北方戰場,高句麗與唐軍基本形成了對峙的局面,由於地形限制的緣故,唐軍的進展始終不大。而在南方戰場由於日軍的介入,戰爭形勢已經轉向日軍和百濟軍方面了。唐軍兵源在南方得不到補充,雖然唐軍與新羅的聯軍的還未遭到敗績,但總體上已經開始居於守勢。但是不久,百濟發生驟變,棟樑大將鬼室福信功高震主,不容於百濟王扶余豐,以謀反之罪被殺,百濟國人心思動,其戰力受到極大的削弱。663年8月初,日本援軍將至,百濟王豐率部分軍隊自周留城赴白江口(今錦江口)迎接。白江口系朝鮮半島上的熊津江(今韓國之錦江)入海處形成的一條支流白村江的入海口。周留城則有百濟王子及日軍聯合守衛。這時,唐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率七千援軍與劉仁軌會師後,分兵兩路進攻周留城。劉仁原、孫仁師以及新羅王金法敏統帥陸軍,從陸路進攻周留城。劉仁軌、杜爽率領唐水軍和新羅海軍從熊津進入白江口,溯江而上夾擊周留城。8月十三日,劉仁原所部進逼周留城周邊。而百濟則因鬼室福信之死,士氣極其低落,儘管有日軍相助,但還是難以抵抗唐軍的進攻。周留城周圍的城池,逐一被唐軍攻克,百濟守軍相續投降。但周留城外的任存城地勢險要,為周留之扼口,將軍剋死用兵,唐軍圍攻一個月依舊不曾攻克,周留城因此得以保全。在劉仁原率軍向周留城進軍的同時,劉仁軌率唐和新羅海軍駛向白江口,企圖溯江北上進逼該城。當劉仁軌所率海軍駛抵白江口時,與先期前來的日本海軍相遇。「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濟精騎,岸上守船」。劉仁軌立刻下令布陣,170艘戰船按命令列出戰鬥隊形,嚴陣以待。663年8月27日上午,日軍戰船首先開戰,沖向唐軍水陣。由於唐軍船高艦堅利於防守,日軍船小不利於攻堅,雙方戰船一接觸,日軍立刻處於劣勢。日軍的指揮員慌忙下令戰船撤回本隊,其指揮互相計議說:「我等爭先,彼當後退。」遂各領一隊戰船,爭先恐後毫無次序地沖向早已列成陣勢的唐海軍。日軍坐井觀天,妄自尊大,竟然認為將智兵勇,唐軍見之,必然自動退去,於是浩浩蕩蕩地闖進了唐軍的埋伏圈。唐軍統帥見日軍軍旅不整,蜂擁而至,便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在陣中。日軍被圍,艦隻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日軍指揮樸市田來津雖然「仰天而誓,切齒而釁」,奮勇擊殺,直至戰死,但亦無力挽回戰局。不過片刻之間,日軍戰敗,落水而死者不計其數。《新唐書》記載:唐軍與日軍海戰,「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百濟王先在岸上守衛,見日軍失利,乘亂軍之際,遂逃亡高句麗。唐海軍白江口大捷的消息傳到周留城,9月7日守城的百濟王子餘忠、勝忠等率守軍投降。日本陸軍忙自周留城及其他地區撤離,百濟境內日軍集結於以禮城,於9月19日撤回本國。唐日海軍白江口之戰,結束了新羅與百濟間的長期糾紛,同時使日本受到嚴重打擊。日本失敗的直接後果是停止了對朝鮮的擴張,大約在九百餘年之內未曾向朝鮮半島用兵;另一方面,唐滅百濟,五年之後滅亡高句麗,與唐友好的新羅強大起來,終以統一朝鮮半島。

設立西南永徽二年(六五一)八月,朗州(今湖南常德)白水蠻進攻唐麻州,左領軍將軍趙孝祖率兵前去鎮壓,白水蠻酋長禿磨蒲等帥領部眾據險抗拒,被趙孝祖斬殺。趙孝祖率兵乘勝西進,將小勃弄酋長歿盛殺死,俘獲大勃弄酋長楊承顛,並擊破當地的聚落,壓服西南蠻。麟德元年,即664年,唐朝設置姚州都督府,統轄滇西地區。以此,唐朝建立了對雲南大部分地區的統治。

九州既定,唯此一隅乾封元年,高句麗泉蓋蘇文死,長子泉男生繼任莫離支,與其弟泉男建、泉男產不和,男建自稱莫離支,發兵討伐男生。男生派其子泉獻誠到唐朝求援。六月初七,唐命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領兵救援泉男生;命泉獻誠為右武衛將軍,擔任嚮導;又命左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共同討伐高句麗。九月,龐同善大敗高句麗軍,與泉男生會合。高宗詔命泉男生為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十二月,唐命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司列少常伯郝處俊為副大總管,契苾何力、龐同善亦為副大總管併兼安撫大使,水陸諸軍總管和運糧使竇義積、獨孤卿雲、郭待封等亦受李績節度,諸路合擊高句麗。徵調河北諸州縣的全部租賦以供遼東軍用。二年九月十四日,李績兵取高句麗軍事重鎮新城(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留契苾何力鎮守,並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泉男建派兵襲擊龐同善、高侃在新城的營地,左武衛將軍薛仁貴將其擊敗。高侃率軍進至金山(在今遼寧昌圖西),與高句麗軍交戰不利,高句麗軍乘勝追擊,薛仁貴引兵從側面襲擊高句麗軍,大敗之,斬首5萬餘級,攻下南蘇(在今遼寧撫順東蘇子河與渾河交流處)、木底(今遼寧新賓西木奇鎮)、蒼巖(今吉林集安西境)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師。郭待封率水軍從別道趨平壤。郝處俊在高麗城下擊敗高句麗軍。總章元年二月二十八日,李績等攻佔扶余城(今遼寧四平),斬俘萬餘人,扶余川中40餘城亦望風歸降。泉男建遣兵5萬妄圖奪回扶余城,在薛賀水(又稱薩賀水,即今遼寧丹東西南趙家溝河)與李績軍遭遇,唐軍大勝,斬俘3萬餘人,乘勝攻佔大行城(今遼寧丹東西南娘娘城)。各路唐軍會師,推進至鴨綠柵。高句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追奔200餘裏,攻振辱夷城(今朝鮮永柔境),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餘,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皆敗。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衝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唐分其境為9都督府、42州、100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2萬鎮守其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