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超╱先探1989期】

股市虽不会重演一模一样的历史,但总会不断出现更迭,除了产业的景气循环之外,台股每年也都会有些例行性的状况发生,包含营收、财报公布的日期、董事会、股东会、除权除息等,而当中就出现了些许的限制,其中因为股东会与除权息,会出现两次的融券强势回补,此时就有可能伴随轧空行情。

强制回补易见轧空行情

一般而言,高券资比或是融券余额绝对张数较高的个股,代表该档个股有相对较多的投资者借股票来卖,然而,当遇到股东会与除权息前的强制回补期,借出去卖的股票势必要进行回补,转化为买进的力道,此时,也容易让有心人士利用这样的机制,顺势造成一段轧空行情,还可以做为逢高出货的工具。

高券资比的轧空行情,基本上有两种状况,一是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同步增加,而券资比维持在一定的比率之上,至于比率为多少见仁见智,三成以上是个公约数;而第二种则是融资余额下降,但是融券余额持续攀高,此时券资比就会持续向上扬升,直到接近融券强制回补期间,成为轧空行情最后的烟火。

有融资才能够借券,因此,原则上融券余额不会大于融资余额,也就是券资比理论上不会大于一○○%,不过以近期的达欣工(2535)为例,券资比超过一一○%,从融资与融券余额角度来看,近期都有减少,但融资减少超过二四○○张,融券同一时间仅回补一一○○张,此时须以公开标借等方式取得该差额股票。

一般而言,若是发生标借股票,常常是因为融券户不愿认输,也就是不愿回补股票,甚至开始连续性标借,导致每天都必须要付出标借金额,当时间一旦拉长,到了必须要认赔回补时,则轧空行情就可望发酵,达欣工股东会将于六月十一日召开,届时除息时间将可望出炉,则对于融券户来说,压力将会加重。

除两个融券强制回补的时间点外,还可留意公司在财务方面的操作,例如办理现金增资、并购等融资活动,由于可能有套利空间,因此也容易出现所谓的锁单,造成融券张数大幅度增加,顺势拉抬券资比,不过此时除非与强制回补期间强碰,否则应只是短暂的现象,对于股价不一定会造成影响。

被动元件全面启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