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凌晨1點,蘋果的2019春季發佈會如期舉行。緊跟時事的小夥伴想必都已經知道了,這次“零硬件發佈會”一共發佈了四款服務產品,包括了虛擬信用卡Apple Card、原創視頻訂閱服務Apple TV+、新聞訂閱服務Apple News+和遊戲付費暢玩平臺 Apple Arcade。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庫克用幾個跟中國用戶幾乎沒啥關係的服務,向中國著名的“生態化反”公司致敬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發佈會是在喬布斯劇院拉開大幕,開場還特意播放了致敬“喬教主”的宣傳片《think different》。但整場看下來,還真沒發現有什麼不一樣。幾乎每項業務,都能精準對標到某些產業巨頭身上,發佈會變成“連連看”也是沒誰了。

  而其中受衆面最廣、最具“錢景”的應該就是流媒體業務了,Apple TV+此前更是被《華爾街日報》爆料爲“Netflix 殺手”。

  但神奇的事情很快發生了,儘管發佈會現場邀請了斯皮爾伯格、奧普拉、安妮斯頓(《老友記》)、海王Jason Momoa等集體站臺,然而發佈會結束後,蘋果股價收盤時就跌了1.75%,Netflix的股價反而上漲了1.45%。是不是很打臉?

  流媒體賽道早已是馳名中外的“吸金怪獸”,在主流平臺的瓜分下也市場空間也已經相當擁擠,蘋果硬要擠進來分一杯羹,還得跟Netflix/Hulu/Amazon等勁敵對打,怎麼想怎麼詭異。這次輸了可不能賴中國市場不爭氣了啊!

  冷靜之後,我們來好好聊一聊,蘋果加入流媒體大軍的行爲,是如何在矛盾的二元對立中又高度統一的。

  史上明星最多的科技發佈會,但是,“然並卵”

  這場對中國用戶來說毫無意義的發佈會,讓媒體和輿論開始集體聲討蘋果的“生態戰略”。

  但咱們客觀地說,蘋果在虛擬創意產品上的實力在硬件廠商中還是領先的,“服務+平臺”這套商業邏輯在蘋果的龐大硬件和現金流支撐下也能夠講得通。

  而庫克頻繁往大陸跑,除了帶回“生態化反”這套土特產,說不定也真有可能讓有關部門網開一面。量大質優的中國用戶一旦用上Apple TV+,蘋果的“生態夢”也就有了中堅支撐。

  但這些都是後話。具體業務的表現如何,一方面考驗的是庫克的GR(政府公關)能力(發佈會前夕,庫克還曾現身“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另外則需要創造獨一無二的用戶體驗。

  圍繞後者,庫克特別強調了Apple TV+的兩個能力:

  一是將原本各自爲戰的內容渠道整合在一起。

  計劃中的視頻訂閱業務Apple TV+,將集成 HBO、SHOWTIME 和 Starz 等電視頻道,同時爲觀衆提供超過 150 款流媒體平臺的內容,其中包括 Amazon Prime 、 Hulu 以及iTunes自帶的電影(當然,最大的視頻流媒體平臺 Netflix 不在其中)。

  用庫克的說法是,這樣用戶就不必因爲一部部劇集從一個平臺跳轉到另一個平臺,在TV App就能夠同時擁有它們。

  (新蘋果TV Channels將包含的節目)

  二是更加安全、愉悅、個性化的觀看體驗。

  在家庭流媒體場景中,大量終端還存在着設備交互不成熟、偷跑用戶隱私、智能化程度低、廣告彈窗等情況,而Apple TV+的出現就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爲此,蘋果還推出了全新的Apple TV App支持視頻服務,沒有廣告、支持離線觀看,可以在家人之間共享。

  智能體驗方面,蘋果將機器個性化推薦與編輯人工推薦相結合,幫助用戶找到喜歡的內容。

  內容質量上, 蘋果還將化身內容生產方,投入十億美元參與原創劇集製作,其中包括了斯皮爾伯格的科幻電視劇《驚異傳奇》(Amazing Stories),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的兩部紀錄片,芝麻街衍生兒童節目等等。

  而蘋果常年強調的“安全私密”(Private and Secure)自然也貫穿了Apple TV+,庫克號稱:不會對用戶行爲進行追蹤,不會獲取用戶的消費和使用偏好等數據並開放給廣告商等等。

  以上就是Apple TV+的全部亮點,每月盛惠10-15美刀。不知道大家感受如何,反正我是滿頭佛光問號:

  去廣告、離線下載、進度記錄、“稍後再看”……這些功能難道不是視頻網站的標配嗎?智能電視是不是也能輕鬆“一鍵整合”?僅 《Amazing Stories》每集就需要500萬美元的成本,十億究竟夠拍幾部戲?

  總之,Apple TV+的確試圖解決了一些流媒體領域的現實問題,但各角度看都缺乏讓人眼前一亮的驚喜感。至少,配不上“think different”這個劃時代的片頭。這就讓蘋果切入流媒體的“念頭”顯得疑點重重了。

  疑雲背後的迷思:活在矛盾中的蘋果TV

  對於蘋果來說,數十億量大質優的用戶,強大的品牌號召力,是其介入流媒體市場、與Netflix等對手正面剛的底氣。但在實際行動中,蘋果的腳步卻又充滿了矛盾和言行不一,不妨來玩一個“大家來找茬”遊戲:

  1.10億PK100億

  製作原創劇集十分燒錢,導致虧損已經是流媒體平臺的常態了。Netflix每年在原創內容上投入上百億,花費了將近10年才實現盈利,而迪士尼、hulu、亞馬遜的年投入也在百億美金規模。

  蘋果的優勢是現金流充沛,可以通過“買買買”來彌補原創的短板,但每年10億的規模怎麼看都不足以在水漲船高的流媒體原創市場砸出水花。

  如果蘋果對標的是Netflix,那麼它的投入是否能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如果它不打算成爲下一個Netflix,它的打包式流媒體業務又憑什麼吸引用戶買單?

  2.裁判員PK運動員

  以Apple TV+切入視頻流媒體領域,蘋果直接將自己擺在了Netflix、迪士尼+等其他服務商的對立面,如何平衡平臺與開發者之間的關係,似乎並沒有給出合理的說明。

  而不久前,流媒體音樂公司Spotify就曾向歐盟遞交投訴,指控蘋果不正當競爭。一邊通過30%的App Store佣金提高Spotify的運營成本,一邊大力推廣自家的Apple Music訂閱服務。

  顯然,蘋果擠進流媒體的賽道,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如此矛盾的位置上,面對同業的詬病和有關部門調查只是早晚的問題。

  3.偏執PK主流

  蘋果之所以酷,正是因爲在一些原則上顯得執拗而堅定,比如牴觸個性化推薦和信息流,軟硬件一體化等等。而這些策略,正在一一與流媒體業務發生衝撞。

  在視頻流媒體中,個性化觀看體驗已經是平臺和用戶間心照不宣的慣例,Netflix更是以此橫掃全球市場,而蘋果顯然在相關技術上準備不足。

  至於兼容不同的設備和系統,就要打破“極致硬件+流暢IOS體驗”的蘋果式思維,恐怕更需要艱難的心理建設。

  如此看來,蘋果實在很難令人相信,它能弄出一個碾壓Netflix的流媒體產品。而通過它矛盾重重的行動,可以看出它並非對爭議一無所知。既然如此,爲何還硬要讓自己陷入兩難的窘境呢?

  攪和的“生態”盛會,可能還會再來幾回

  既缺乏基礎,又欠奉誠意,用“攪和”來形容蘋果的流媒體服務並不爲過。但從庫克對於“服務轉型”這件事的強硬態度來看,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那麼問題來了,明知會成爲衆矢之的,蘋果爲什麼還是堅持要“攪亂一池春水”?

  我們不負責任地猜測一下,首先,蘋果需要尋找“下一個護城河”,搶佔智能生活服務場景成爲首選。

  作爲一家以移動硬件爲“營收擔當”的科技公司,蘋果需要在5G+AI時代展現出更多的場景服務能力。

  而流媒體的使用場景往往需要在各個設備、不同地點之間來回切換,能夠充分連接 iOS 、macOS 、 Apple TV等多類型終端,同時還需要調動雲存檔等平臺能力。自然也就成爲蘋果“硬件+軟件+服務”生態中必不可少的選項。

  另外,蘋果也需要新的業績增長點,以挽救硬件下滑的頹勢。

  從2017年開始,iPhone的整體銷量就開始大幅下滑,去年蘋果更是停止披露iPhone的銷量數據。2019財年第一季度(截至2018年12月29日)的數據顯示,當季iPhone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滑15%,大中華區營收下滑了27%。而這已經是三輪降價之後的成績了。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蘋果需要不斷尋找新的增長點。因此,庫克在Apple Music訂閱、iCloud存儲等業務上,都顯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此次Apple TV+等服務的推出,只是蘋果生態王國中的一步棋子。

  但是,內容和服務產品的推出,真的可以引領蘋果進入下一個盈利週期麼?恐怕得打一個問號。

  依靠“賣會員”賺錢,顯然並不現實。每月15美元的入賬,2000 萬Apple TV+訂閱用戶也只能給蘋果的利潤帶來 1% 的提高,這樣的營收力度不足以成爲蘋果的核心利潤來源,更無法支撐最優質的服務留住用戶。

  那麼,依靠“軟服務”曲線救國賣硬件呢?視頻流媒體等服務可能會提高iPhone等硬件產品的黏性,但這是建立在大規模投入的基礎上。剛剛起步的Apple TV+,想要憑藉14億部硬件和10億美元一舉完成“打土豪分田地”的流媒體革命,恐怕Netflix亞馬遜迪士尼都不能同意。

  更何況,離開手機銷量的增長,付費服務的規模化就是浮雲。在硬件創新乏力的前提下,想要通過付費訂閱服務把用戶綁住,甚至以此尋求下一輪換機熱潮,真以爲消費者“人傻錢多”嗎?

  看到這裏我們或許可以發現,無論是“以軟帶硬”還是“以硬促軟”,被蘋果寄予厚望的“生態化反”,只是尷尬現狀和縹緲未來夾縫中一個別無他法又勉力爲之的選擇,最終可能淪爲一種虛假繁榮。

  硬件、軟件和服務,蘋果真的都比別人厲害嗎?如果答案是不一定,那它憑什麼能割三茬“韭菜”?

  無論庫克如何勾勒蘋果的未來,想要完成生態迭代,靠的不是畫餅,更不是Apple TV+這樣粗糙的產品,反而有可能直接給競爭對手送人頭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