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布最新財報的同時,好萊塢巨頭迪士尼終於坐不住了,宣布要進軍流媒體,同時將撤回在Netflix平台上的迪士尼電影。這樣一家好萊塢傳統影視公司,要做互聯網平台,能成嗎?


儘管迪士尼的財報不及預期,令二級市場對其財務預期做出一些調整,但沒有人能否認,引發這些「不及預期」的併購和流媒體轉型項目是至關重要,而且必要的。

從長線來看,迪士尼的中興正在穩步推進。這個老牌的文娛媒體帝國自我革新後,正在煥發出一個成長型公司的氣質。

  • 流媒體亂戰,迪士尼勝率很大

自去年正式布局流媒體後,迪士尼財報里就開始出現持續的凈支出項。

首先是收購了BAMtech,花重金令其研發流媒體播放技術。體育內容流媒體ESPN+最先上線,迄今已超10個月,註冊人數超過200萬,預期國內會員上限在1600-2000萬左右。美國觀眾對體育內容付費習慣已經非常成熟,ARPPU非常高。目前ESPN+與有線電視ESPN內容有不小區別,力圖儘可能減少流媒體對原業務的衝擊。

Hulu是一塊優質資產,以往控制權分散,因而在Netflix爆發時落得後手。從福克斯併購案拿到另外30%的Hulu股權後,迪士尼也開始安排這一老牌流媒體的位置,與即將在11月上線的Disney+「合家歡」路線打差異化,面向成年人。Hulu去年註冊用戶從1700萬猛增至2500萬。值得注意的是,Hulu的業務模式一開始就與Netflix有區分,更像愛奇藝,三檔會員中只有最高標準的可以免廣告。

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在不久前的文章中(點擊藍字回顧)也分析過,跟$100-150的有線電視月費相比,即便同時買下Netflix,Disney+,HBO Max以及Amazon Prime的會員,仍然要比有線便宜。Netflix管理層也在不斷強調,流媒體戰爭不是零和。

但事實是,在迪士尼、福克斯、時代華納、蘋果、亞馬遜、ATT、康卡斯特等紛紛湧入流媒體戰場背景下,又逢Netflix提價,Netflix遭遇了阻擊:在不久前公布的Q2季報中,新增付費用戶270萬,遠遠低於500萬預期;美國本土的付費用戶則首次出現環比下滑,從6020萬下降到6010萬。

與此同時,Netflix正在不斷失去用戶觀看最多的版權內容,《老友記》和《辦公室》,迪士尼旗下全部內容……

(財報發布後,Netflix股價下跌約20%)

今年全球最賣座的3部電影是《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驚奇隊長》和《阿拉丁》,2018年最賣座的《黑豹》《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和《超人總動員2》,2017票房前三的《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銀河護衛隊2》和《美女與野獸》,都是迪士尼的。

三張王牌在手,迪士尼還在財報發布期間宣布,Disney+、ESPN+和Hulu的流媒體套餐價為12.99美元。這一定價與Netflix最受歡迎的訂閱套餐價格相當。考慮到迪士尼三大平台的內容層次搭配,以及未來漫威、皮克斯、迪士尼等全球頂級IP從Netflix撤回,Disney+成為獨家平台,這個價格的吸引力巨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迪士尼此前表示,將花費約15億美元從其工作室獲得授權內容、10億美元用於迪士尼+的原創內容。到2024年,這些數字將分別增加到25億美元左右。

這跟Netflix如今120億美元的內容投入仍相去甚遠。

但迪士尼的優勢是龐大而有用戶粘性的內容儲備,預計僅Disney+平台就將提供大約7000集電視和500部電影。轉為平台之後,迪士尼的打法與Netflix的演算法驅動相比,預計會更IP化。從其目前公布的流媒體內容項目中,如Loki個人衍生劇、《曼達洛人》、《星球大戰:克隆戰爭》等,就可看出這一特點。

(據公開資料整理)

迪士尼為其流媒體訂閱設定了一個5年規劃:到2024財年,全球將有6000-9000萬的訂閱,其中大部分在美國以外,流媒體業務整體達到收支平衡。

從業務覆蓋地域來看,面對目前Netflix引以為傲的本土化落地措施,迪士尼完全不怵,或許採取Netflix式本土化方式,或許通過IP內容的影響力優勢曲線競爭。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視頻網站的必爭之地印度,Netflix最近表示要用低價策略去滲透,而福克斯旗下也已經有一個主要面向印度市場流媒體Hot Star,定價也很有誘惑力。

現在所謂的「流媒體戰爭」才剛拉開帷幕,要說鹿死誰手還言之過早。但至少已經有一位分析師已經公開宣布,押華特·迪士尼贏。

華爾街投行Needham分析師Laura Martin在周三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預計迪士尼將贏得(而Netflix將輸掉)美國SVOD(訂閱視頻點播)大戰。」理由是,美國消費者不願再增加他們的三項SVOD服務,到2024年迪士尼將有2000-3000萬美國訂閱用戶,其中大部分來自Netflix的6000萬美國用戶。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Benjamin Swinburne「越來越看好「迪士尼將在2020年拿下訂閱目標,因此他將迪士尼股票目標價調整為160美元,較周三大跌後的收盤價高出19%。

  • 迪士尼轉型,兵貴神速

迪士尼日前公布了第三財季業績,傷筋動骨自我革命帶來的影響比市場預期的要嚴重。

第三財季營收為202.5億美元,同比增33%,遠低於市場預期214.78億美元;凈利潤為19.82億美元,同比下滑35.21%,也遠低於市場預期25.66億美元。

迪士尼管理層將盈利下滑歸咎於福克斯正在進行的娛樂資產整合。因收購21世紀福克斯,迪士尼的自由現金流由前一年的24.59億美元轉為負29.25億美元。

分業務來看,主題公園與度假區營收66億美元,同比增7%,整體向好,但國內入園人數出現下滑卻引發擔憂,要知道迪士尼5月才在阿納海姆開放了星球大戰主題園區。不過主題樂園仍是迪士尼長期穩定優質、不可複製的線下資產。

被流媒體擠壓的媒體網路業務營收為67億美元,同比增21%,在有線電視觀眾數量下滑的大背景下,逆勢增長。收購福克斯,令迪士尼獲取了更多電視台渠道。但運營收入僅增長了7%, 主要原因是ABC的節目銷售和廣告收入下滑。

影視業務營收為38億美元,同比大增33%,《復仇者聯盟4》票房打破影史最高紀錄,《驚奇隊長》《獅子王》《玩具總動員4》及《阿拉丁》均獲得成功,但從福克斯交易中拿到的《黑鳳凰》則不盡如人意。漫威影業上個月發布了未來5年的電影、流媒體內容計劃,盧卡斯影業的《曼達洛人》等流媒體內容也順利推進,新的星戰電影系列即將開始籌備,而福克斯的有些內容則被延期、擱置,如《阿凡達》、X戰警系列等。福克斯內容資產的融合需要時間,據迪士尼CEO Bob Iger,2021年才會看到明顯成績。

「直面消費者和國際業務」是去年才有的新業務部門,是迪士尼進行流媒體轉型的關鍵部署。營收和虧損均大幅提升,主要與流媒體業務擴張有關,包括拿下Hulu控股權、加大ESPN+的投資等。

總結了這麼多,迪士尼的傳統業務並無大的差錯,流媒體新業務卻值得特別關注。

直面消費者和國際業務去年同期的營收只有8.27億美元,而今年則一躍達到38.58億美元,較本季度尤為出色的傳統影視業務還勝一籌。

迪士尼面臨流媒體競爭,蹉跎日久,而真正下定決心以後,執行力驚人。在去年內部結構調整時表示流媒體是公司命運所系之後,迪士尼的傳奇CEO Bob Iger又表示,沒什麼比把流媒體做對更重要了。

迪士尼的戰略很堅定,對市場表示,本季度直面消費者和國際業務虧損的5.53億美元,下季度還會擴大至9億美元。這直接影響到投資者對迪士尼業績短期和中期預期的變動,短期內因未及預期股價應聲而跌。然而對龐大的迪士尼帝國來說,燒錢並不可怕,反而是這家巨頭重新表明自己具備成長性的實證。

而投資者也給出了自己的投票:橫盤了4年之後,迪士尼股價2019年重拾漲勢,創下新高。

發佈於 2019-08-0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德外5號德外5號CTR媒體融合研究院官方賬號

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逐漸離開傳統的付費電視,轉而投向Netflix等互聯網平台,迪士尼的在線服務正在不斷擴展。有消息指出,Bloomberg,Hulu將成為迪士尼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重要業務部分,包括在線體育平台「ESPN+」以及針對兒童和家庭的流媒體服務「迪士尼+」。後者擁有海量的節目庫,並且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迪士尼囊括福克斯、漫威宇宙、皮克斯以及盧卡斯影業等影視公司,具有相當龐大的媒體市場份額,已經成為一個頗有保障的行業巨頭。用漫威作比,Hulu或將成為滅霸手套上的一顆新寶石——儘管迪士尼並不需要,但Hulu無疑會幫助該公司吞併更多娛樂領地。

德外5號:如果成功吞下Hulu ,迪士尼或成「滅霸」俯瞰流媒體行業 |德外獨家?

zhuanlan.zhihu.com圖標發佈於 2019-08-07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王錚看傳媒王錚看傳媒微信公號:王錚看傳媒(wangzhengkanchuanmei)

迪士尼必須要做流媒體。整個好萊塢的格局都受到流媒體的巨大挑戰。作為在傳統的娛樂內容窗口期享受收益的巨頭們,如果不轉型流媒體,很有可能會被淘汰掉。

可以參考專題研究:好萊塢的流媒體時代,電影業的分水嶺大變局

流媒體對於好萊塢的變革至少體現在三大方面:

1.規模化的內容供給,高粘性的「暴看」服務,爭奪用戶娛樂時間:2018年Netflix計劃推出80部原創電影,並在年內全部完成發行;這意味著,他們平均4天半就要產出一部影片。通過規模化的內容供給,Netflix試圖利用其最大優勢——無上限的內容存放空間、展示平台和過億付費用戶,鼓勵用戶進入」暴看」(binge-watching)模式,榨乾用戶時間。

2.傳統發行窗口期銳減,娛樂支出分配轉移:隨著全球用戶的家庭娛樂習慣向在線流媒體遷移,傳統六大的影片院線放映、家庭錄像發行窗口期銳減。流媒體讓電影在各窗口期的總收益面臨縮水挑戰,全球娛樂支出的分配正在從傳統發行窗口轉向在線流媒體平台。

3.挖掘多元內容,打響人才爭奪戰:近十年來,好萊塢六大通過提高電影預算、收購製片公司等手段導致市場空前集中,原創氛圍下降,美國電影市場基於當代文學的創作主題份額銳減。以Netflix為代表的矽谷公司則不斷開拓小眾、獨立製片、以及全球多元文化內容而初獲成功。2017年以來,Netflix連續挖角六大金牌製片人;亞馬遜工作室則一直以取悅影評人為宗旨,並與知名導演合作,拍攝了大量中等預算的影片和劇集。

電影VS劇集:娛樂時間爭奪戰

在全球範圍,家庭數字娛樂支出都呈現出遠超票房增長的趨勢。隨著年輕人日益習慣即時消費的互聯網娛樂、視頻流媒體在全球範圍的主流化,流媒體平台上擁有絕對優勢的電視內容儲備,不斷爭奪電影觀眾的娛樂時間。好萊塢仍然以「影院-DVD-電視"為主要發行窗口的電影業迎接分水嶺大變局。

穩中有降的北美人均觀影次數:根據MPAA統計,2017年北美地區人均觀影次數為3.6次,較2016年3.8次下滑6%,為10年來最低。

資料來源:MPAA

高頻觀影人群同時為重度流媒體設備使用者:北美票房49%由月均觀影1次以上的高頻觀影人群貢獻,而高頻觀影人群對各類視頻流媒體設備的擁有率高於整體水平,為重度視頻流媒體設備使用者。尤其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成長於即時消費的互聯網時代,他們已習慣於通過各種終端,隨時隨地觀看流媒體平台上的視頻內容。

資料來源:MPAA

全球範圍家庭數字娛樂支出增速遠超票房增長:與票房相對平穩的趨勢相比,全球家庭的數字娛樂支出則高速增長。2017年北美地區家庭數字娛樂支出增長20%,全球範圍除北美以外地區的家庭數字娛樂支出增速則高達41%。

資料來源:MPAA

在線觀看集中於電視內容,流媒體激化電影與電視內容的用戶爭奪戰:美國用戶的在線觀看主要集中於電視內容;這與好萊塢的電影內容仍然以「影院-DVD-電視"為主要發行窗口有密切關係。流媒體對於電視內容儲備的絕對優勢,不斷爭奪電影觀眾的娛樂時間;流媒體主流化激化了電影與電視內容之間的用戶爭奪戰。

資料來源:MPAA

大變局:電影傳統窗口收入縮水

好萊塢電影的收入仍然主要來自家庭娛樂與電視網授權兩大窗口,但在流媒體日益主流化的收視環境里,兩大重要的收入窗口均面臨挑戰。好萊塢大製片廠積極推動電影發行線上化,在六大進入他們的流媒體時代之後,電影發行商業模式或將重塑。

電影商業模式的核心:通過發行窗口期管理實現規模經濟。

好萊塢將每部電影都按照時間分為不同授權的形態:點播權利、下載權利、包月付費視頻服務、免費觀看;通過發行窗口期對一部影片在各個播映渠道不同的授權形態進行管理。

電影完整的發行窗口期為:「影院上映—家庭娛樂產品(如DVD)—各平台付費點播(Pay)—付費電視和有線電視台播放(Free)—流媒體視頻點播」。影片首先在影院上映6個月;隨後家庭娛樂窗口開啟,各平台付費點播/下載,為期大約6-8個月;之後進入有線電視播放窗口,為期1-2年;最後進入長期的包月觀看和免費觀看。

電影的生產有很高的固定成本,且多為沉沒成本,而複製的可變成本極低;這種成本結構要求巨大的規模經濟來實現盈利。發行窗口因此成為電影商業模式的核心:有序的長期發行安排——高價值的發行格式優先於低價值的發行格式的窗口期,是電影產業實現規模經濟從而盈利的關鍵。

好萊塢電影的發行窗口期

六大的電影收入主要構成:家庭娛樂與電視網授權。

受益於窗口期的長線發行,六大的電影內容在影院以外的渠道收入佔比遠超放映收入,在歷史上一度高達80%以上;其中家庭娛樂與電視網授權構成了主要的收入來源。在DVD市場繁榮時期,2004年美國家庭娛樂市場的銷售額是249億美元,當時的影院票房市場是92.9億美元;到了2016年,家庭娛樂市場縮水到了120.5億美元,仍然高於影院113.7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以時代華納為例,2011年以來電影來自影院以外的收入佔比在60-70%之間,家庭娛樂收入佔比從40%下滑至26%左右,但來自電視網的收入佔比則從23%上升至30%。維亞康姆2011年以來電影來自影院以外的收入佔比則多在70-80%之間,家庭娛樂收入佔比從巔峰期超過50%下降至30%,來自電視網的收入佔比從23%上升至超過40%。

在流媒體日益主流化的收視環境里,電影業無論來自DVD為主的家庭娛樂發行收入還是傳統電視網的授權收入都將面臨縮水的挑戰。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好萊塢的流媒體時代,電影發行欲轉戰線上。

美國大部分電影在院線公映約90天後才會進入第二個窗口期,但隨著DVD市場周期越來越短,電影公司需要找到新的方法來提高家庭娛樂收入。好萊塢大製片廠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一直對調整發行窗口期蠢蠢欲動,幾次三番地單方面挑起對家庭娛樂窗口期提前的討論。

比如,大型院線Regal和Cinemark考慮在電影上映後17天內通過流媒體在線點播技術(VOD)上線影片。消費者如果要同步觀看上映電影,需多支付50美元的點播費用。院線上映17天後單片訂閱費用也為50美元,訂閱時長為48小時。福克斯和華納希望在電影上映後30-45天推出點播,並讓租借費降低至30美元;而環球則強硬地提出要在20天後就把電影引入家庭影院。獅門影業、派拉蒙影業和索尼影業也都先後加入了與AMC、Regal和Cineple等院線的談判,積極地將電影發行推向線上。

電影在上映後在多長的窗口期後進入線上點播,如何定價最有利於擴大消費仍然是困擾好萊塢巨頭的問題;且由於反壟斷法的限制,每一家製片廠都需要和每一個放映商單獨談判,建立全新的窗口制度尚需時日。

六大的流媒體化也意味著電影發行將走向線上化。2019年迪士尼將推出流媒體服務,意味著迪士尼和皮克斯出品的所有電影作品都將成為新平台的獨家內容,加上新收購的21世紀福克斯,票房份額約40%的好萊塢影片存在線上發行、商業模式重塑的可能。背靠康卡斯特的環球影業,以及剛剛被ATT收購的時代華納在縮短院線窗口期的談判中十分激進,兩家公司與母公司在流媒體業務上的協同潛力,決定了他們推動電影線上發行的進取態度。


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逐漸離開傳統的付費電視,轉而投向Netflix等互聯網平台,迪士尼的在線服務正在不斷擴展。有消息指出,Bloomberg,Hulu將成為迪士尼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重要業務部分,包括在線體育平台「ESPN+」以及針對兒童和家庭的流媒體服務「迪士尼+」。後者擁有海量的節目庫,並且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迪士尼囊括福克斯、漫威宇宙、皮克斯以及盧卡斯影業等影視公司,具有相當龐大的媒體市場份額,已經成為一個頗有保障的行業巨頭。用漫威作比,Hulu或將成為滅霸手套上的一顆新寶石——儘管迪士尼並不需要,但Hulu無疑會幫助該公司吞併更多娛樂領地。

德外5號:如果成功吞下Hulu ,迪士尼或成「滅霸」俯瞰流媒體行業 |德外獨家?

zhuanlan.zhihu.com圖標發佈於 2019-08-07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王錚看傳媒王錚看傳媒微信公號:王錚看傳媒(wangzhengkanchuanmei)

迪士尼必須要做流媒體。整個好萊塢的格局都受到流媒體的巨大挑戰。作為在傳統的娛樂內容窗口期享受收益的巨頭們,如果不轉型流媒體,很有可能會被淘汰掉。

可以參考專題研究:好萊塢的流媒體時代,電影業的分水嶺大變局

流媒體對於好萊塢的變革至少體現在三大方面:

1.規模化的內容供給,高粘性的「暴看」服務,爭奪用戶娛樂時間:2018年Netflix計劃推出80部原創電影,並在年內全部完成發行;這意味著,他們平均4天半就要產出一部影片。通過規模化的內容供給,Netflix試圖利用其最大優勢——無上限的內容存放空間、展示平台和過億付費用戶,鼓勵用戶進入」暴看」(binge-watching)模式,榨乾用戶時間。

2.傳統發行窗口期銳減,娛樂支出分配轉移:隨著全球用戶的家庭娛樂習慣向在線流媒體遷移,傳統六大的影片院線放映、家庭錄像發行窗口期銳減。流媒體讓電影在各窗口期的總收益面臨縮水挑戰,全球娛樂支出的分配正在從傳統發行窗口轉向在線流媒體平台。

3.挖掘多元內容,打響人才爭奪戰:近十年來,好萊塢六大通過提高電影預算、收購製片公司等手段導致市場空前集中,原創氛圍下降,美國電影市場基於當代文學的創作主題份額銳減。以Netflix為代表的矽谷公司則不斷開拓小眾、獨立製片、以及全球多元文化內容而初獲成功。2017年以來,Netflix連續挖角六大金牌製片人;亞馬遜工作室則一直以取悅影評人為宗旨,並與知名導演合作,拍攝了大量中等預算的影片和劇集。

電影VS劇集:娛樂時間爭奪戰

在全球範圍,家庭數字娛樂支出都呈現出遠超票房增長的趨勢。隨著年輕人日益習慣即時消費的互聯網娛樂、視頻流媒體在全球範圍的主流化,流媒體平台上擁有絕對優勢的電視內容儲備,不斷爭奪電影觀眾的娛樂時間。好萊塢仍然以「影院-DVD-電視"為主要發行窗口的電影業迎接分水嶺大變局。

穩中有降的北美人均觀影次數:根據MPAA統計,2017年北美地區人均觀影次數為3.6次,較2016年3.8次下滑6%,為10年來最低。

資料來源:MPAA

高頻觀影人群同時為重度流媒體設備使用者:北美票房49%由月均觀影1次以上的高頻觀影人群貢獻,而高頻觀影人群對各類視頻流媒體設備的擁有率高於整體水平,為重度視頻流媒體設備使用者。尤其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成長於即時消費的互聯網時代,他們已習慣於通過各種終端,隨時隨地觀看流媒體平台上的視頻內容。

資料來源:MPAA

全球範圍家庭數字娛樂支出增速遠超票房增長:與票房相對平穩的趨勢相比,全球家庭的數字娛樂支出則高速增長。2017年北美地區家庭數字娛樂支出增長20%,全球範圍除北美以外地區的家庭數字娛樂支出增速則高達41%。

資料來源:MPAA

在線觀看集中於電視內容,流媒體激化電影與電視內容的用戶爭奪戰:美國用戶的在線觀看主要集中於電視內容;這與好萊塢的電影內容仍然以「影院-DVD-電視"為主要發行窗口有密切關係。流媒體對於電視內容儲備的絕對優勢,不斷爭奪電影觀眾的娛樂時間;流媒體主流化激化了電影與電視內容之間的用戶爭奪戰。

資料來源:MPAA

大變局:電影傳統窗口收入縮水

好萊塢電影的收入仍然主要來自家庭娛樂與電視網授權兩大窗口,但在流媒體日益主流化的收視環境里,兩大重要的收入窗口均面臨挑戰。好萊塢大製片廠積極推動電影發行線上化,在六大進入他們的流媒體時代之後,電影發行商業模式或將重塑。

電影商業模式的核心:通過發行窗口期管理實現規模經濟。

好萊塢將每部電影都按照時間分為不同授權的形態:點播權利、下載權利、包月付費視頻服務、免費觀看;通過發行窗口期對一部影片在各個播映渠道不同的授權形態進行管理。

電影完整的發行窗口期為:「影院上映—家庭娛樂產品(如DVD)—各平台付費點播(Pay)—付費電視和有線電視台播放(Free)—流媒體視頻點播」。影片首先在影院上映6個月;隨後家庭娛樂窗口開啟,各平台付費點播/下載,為期大約6-8個月;之後進入有線電視播放窗口,為期1-2年;最後進入長期的包月觀看和免費觀看。

電影的生產有很高的固定成本,且多為沉沒成本,而複製的可變成本極低;這種成本結構要求巨大的規模經濟來實現盈利。發行窗口因此成為電影商業模式的核心:有序的長期發行安排——高價值的發行格式優先於低價值的發行格式的窗口期,是電影產業實現規模經濟從而盈利的關鍵。

好萊塢電影的發行窗口期

六大的電影收入主要構成:家庭娛樂與電視網授權。

受益於窗口期的長線發行,六大的電影內容在影院以外的渠道收入佔比遠超放映收入,在歷史上一度高達80%以上;其中家庭娛樂與電視網授權構成了主要的收入來源。在DVD市場繁榮時期,2004年美國家庭娛樂市場的銷售額是249億美元,當時的影院票房市場是92.9億美元;到了2016年,家庭娛樂市場縮水到了120.5億美元,仍然高於影院113.7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以時代華納為例,2011年以來電影來自影院以外的收入佔比在60-70%之間,家庭娛樂收入佔比從40%下滑至26%左右,但來自電視網的收入佔比則從23%上升至30%。維亞康姆2011年以來電影來自影院以外的收入佔比則多在70-80%之間,家庭娛樂收入佔比從巔峰期超過50%下降至30%,來自電視網的收入佔比從23%上升至超過40%。

在流媒體日益主流化的收視環境里,電影業無論來自DVD為主的家庭娛樂發行收入還是傳統電視網的授權收入都將面臨縮水的挑戰。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好萊塢的流媒體時代,電影發行欲轉戰線上。

美國大部分電影在院線公映約90天後才會進入第二個窗口期,但隨著DVD市場周期越來越短,電影公司需要找到新的方法來提高家庭娛樂收入。好萊塢大製片廠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一直對調整發行窗口期蠢蠢欲動,幾次三番地單方面挑起對家庭娛樂窗口期提前的討論。

比如,大型院線Regal和Cinemark考慮在電影上映後17天內通過流媒體在線點播技術(VOD)上線影片。消費者如果要同步觀看上映電影,需多支付50美元的點播費用。院線上映17天後單片訂閱費用也為50美元,訂閱時長為48小時。福克斯和華納希望在電影上映後30-45天推出點播,並讓租借費降低至30美元;而環球則強硬地提出要在20天後就把電影引入家庭影院。獅門影業、派拉蒙影業和索尼影業也都先後加入了與AMC、Regal和Cineple等院線的談判,積極地將電影發行推向線上。

電影在上映後在多長的窗口期後進入線上點播,如何定價最有利於擴大消費仍然是困擾好萊塢巨頭的問題;且由於反壟斷法的限制,每一家製片廠都需要和每一個放映商單獨談判,建立全新的窗口制度尚需時日。

六大的流媒體化也意味著電影發行將走向線上化。2019年迪士尼將推出流媒體服務,意味著迪士尼和皮克斯出品的所有電影作品都將成為新平台的獨家內容,加上新收購的21世紀福克斯,票房份額約40%的好萊塢影片存在線上發行、商業模式重塑的可能。背靠康卡斯特的環球影業,以及剛剛被ATT收購的時代華納在縮短院線窗口期的談判中十分激進,兩家公司與母公司在流媒體業務上的協同潛力,決定了他們推動電影線上發行的進取態度。


迪士尼必須要做流媒體。整個好萊塢的格局都受到流媒體的巨大挑戰。作為在傳統的娛樂內容窗口期享受收益的巨頭們,如果不轉型流媒體,很有可能會被淘汰掉。

可以參考專題研究:好萊塢的流媒體時代,電影業的分水嶺大變局

流媒體對於好萊塢的變革至少體現在三大方面:

1.規模化的內容供給,高粘性的「暴看」服務,爭奪用戶娛樂時間:2018年Netflix計劃推出80部原創電影,並在年內全部完成發行;這意味著,他們平均4天半就要產出一部影片。通過規模化的內容供給,Netflix試圖利用其最大優勢——無上限的內容存放空間、展示平台和過億付費用戶,鼓勵用戶進入」暴看」(binge-watching)模式,榨乾用戶時間。

2.傳統發行窗口期銳減,娛樂支出分配轉移:隨著全球用戶的家庭娛樂習慣向在線流媒體遷移,傳統六大的影片院線放映、家庭錄像發行窗口期銳減。流媒體讓電影在各窗口期的總收益面臨縮水挑戰,全球娛樂支出的分配正在從傳統發行窗口轉向在線流媒體平台。

3.挖掘多元內容,打響人才爭奪戰:近十年來,好萊塢六大通過提高電影預算、收購製片公司等手段導致市場空前集中,原創氛圍下降,美國電影市場基於當代文學的創作主題份額銳減。以Netflix為代表的矽谷公司則不斷開拓小眾、獨立製片、以及全球多元文化內容而初獲成功。2017年以來,Netflix連續挖角六大金牌製片人;亞馬遜工作室則一直以取悅影評人為宗旨,並與知名導演合作,拍攝了大量中等預算的影片和劇集。

電影VS劇集:娛樂時間爭奪戰

在全球範圍,家庭數字娛樂支出都呈現出遠超票房增長的趨勢。隨著年輕人日益習慣即時消費的互聯網娛樂、視頻流媒體在全球範圍的主流化,流媒體平台上擁有絕對優勢的電視內容儲備,不斷爭奪電影觀眾的娛樂時間。好萊塢仍然以「影院-DVD-電視"為主要發行窗口的電影業迎接分水嶺大變局。

穩中有降的北美人均觀影次數:根據MPAA統計,2017年北美地區人均觀影次數為3.6次,較2016年3.8次下滑6%,為10年來最低。

資料來源:MPAA

高頻觀影人群同時為重度流媒體設備使用者:北美票房49%由月均觀影1次以上的高頻觀影人群貢獻,而高頻觀影人群對各類視頻流媒體設備的擁有率高於整體水平,為重度視頻流媒體設備使用者。尤其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成長於即時消費的互聯網時代,他們已習慣於通過各種終端,隨時隨地觀看流媒體平台上的視頻內容。

資料來源:MPAA

全球範圍家庭數字娛樂支出增速遠超票房增長:與票房相對平穩的趨勢相比,全球家庭的數字娛樂支出則高速增長。2017年北美地區家庭數字娛樂支出增長20%,全球範圍除北美以外地區的家庭數字娛樂支出增速則高達41%。

資料來源:MPAA

在線觀看集中於電視內容,流媒體激化電影與電視內容的用戶爭奪戰:美國用戶的在線觀看主要集中於電視內容;這與好萊塢的電影內容仍然以「影院-DVD-電視"為主要發行窗口有密切關係。流媒體對於電視內容儲備的絕對優勢,不斷爭奪電影觀眾的娛樂時間;流媒體主流化激化了電影與電視內容之間的用戶爭奪戰。

資料來源:MPAA

大變局:電影傳統窗口收入縮水

好萊塢電影的收入仍然主要來自家庭娛樂與電視網授權兩大窗口,但在流媒體日益主流化的收視環境里,兩大重要的收入窗口均面臨挑戰。好萊塢大製片廠積極推動電影發行線上化,在六大進入他們的流媒體時代之後,電影發行商業模式或將重塑。

電影商業模式的核心:通過發行窗口期管理實現規模經濟。

好萊塢將每部電影都按照時間分為不同授權的形態:點播權利、下載權利、包月付費視頻服務、免費觀看;通過發行窗口期對一部影片在各個播映渠道不同的授權形態進行管理。

電影完整的發行窗口期為:「影院上映—家庭娛樂產品(如DVD)—各平台付費點播(Pay)—付費電視和有線電視台播放(Free)—流媒體視頻點播」。影片首先在影院上映6個月;隨後家庭娛樂窗口開啟,各平台付費點播/下載,為期大約6-8個月;之後進入有線電視播放窗口,為期1-2年;最後進入長期的包月觀看和免費觀看。

電影的生產有很高的固定成本,且多為沉沒成本,而複製的可變成本極低;這種成本結構要求巨大的規模經濟來實現盈利。發行窗口因此成為電影商業模式的核心:有序的長期發行安排——高價值的發行格式優先於低價值的發行格式的窗口期,是電影產業實現規模經濟從而盈利的關鍵。

好萊塢電影的發行窗口期

六大的電影收入主要構成:家庭娛樂與電視網授權。

受益於窗口期的長線發行,六大的電影內容在影院以外的渠道收入佔比遠超放映收入,在歷史上一度高達80%以上;其中家庭娛樂與電視網授權構成了主要的收入來源。在DVD市場繁榮時期,2004年美國家庭娛樂市場的銷售額是249億美元,當時的影院票房市場是92.9億美元;到了2016年,家庭娛樂市場縮水到了120.5億美元,仍然高於影院113.7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以時代華納為例,2011年以來電影來自影院以外的收入佔比在60-70%之間,家庭娛樂收入佔比從40%下滑至26%左右,但來自電視網的收入佔比則從23%上升至30%。維亞康姆2011年以來電影來自影院以外的收入佔比則多在70-80%之間,家庭娛樂收入佔比從巔峰期超過50%下降至30%,來自電視網的收入佔比從23%上升至超過40%。

在流媒體日益主流化的收視環境里,電影業無論來自DVD為主的家庭娛樂發行收入還是傳統電視網的授權收入都將面臨縮水的挑戰。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好萊塢的流媒體時代,電影發行欲轉戰線上。

美國大部分電影在院線公映約90天後才會進入第二個窗口期,但隨著DVD市場周期越來越短,電影公司需要找到新的方法來提高家庭娛樂收入。好萊塢大製片廠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一直對調整發行窗口期蠢蠢欲動,幾次三番地單方面挑起對家庭娛樂窗口期提前的討論。

比如,大型院線Regal和Cinemark考慮在電影上映後17天內通過流媒體在線點播技術(VOD)上線影片。消費者如果要同步觀看上映電影,需多支付50美元的點播費用。院線上映17天後單片訂閱費用也為50美元,訂閱時長為48小時。福克斯和華納希望在電影上映後30-45天推出點播,並讓租借費降低至30美元;而環球則強硬地提出要在20天後就把電影引入家庭影院。獅門影業、派拉蒙影業和索尼影業也都先後加入了與AMC、Regal和Cineple等院線的談判,積極地將電影發行推向線上。

電影在上映後在多長的窗口期後進入線上點播,如何定價最有利於擴大消費仍然是困擾好萊塢巨頭的問題;且由於反壟斷法的限制,每一家製片廠都需要和每一個放映商單獨談判,建立全新的窗口制度尚需時日。

六大的流媒體化也意味著電影發行將走向線上化。2019年迪士尼將推出流媒體服務,意味著迪士尼和皮克斯出品的所有電影作品都將成為新平台的獨家內容,加上新收購的21世紀福克斯,票房份額約40%的好萊塢影片存在線上發行、商業模式重塑的可能。背靠康卡斯特的環球影業,以及剛剛被ATT收購的時代華納在縮短院線窗口期的談判中十分激進,兩家公司與母公司在流媒體業務上的協同潛力,決定了他們推動電影線上發行的進取態度。


提到迪士尼,可能大多數人想到的是一個夢幻般的童話王國,不過日前的一則消息,則或將讓這個「童話王國」不再那麼純真無邪了。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迪士尼決定在全美範圍內禁止影院播放20世紀福克斯的老電影,比如一些試圖在周年特別放映會上放映的《搏擊俱樂部》、《異形》等。雖然迪士尼方面暫時還沒有對這一政策本身,及執行辦法發表官方聲明,但有不少分析認為,其此舉或是希望用戶將注意力集中到正在熱捧的流媒體業務上。

今年4月11日,迪士尼正式推出了自家的互聯網流媒體平台Disney+,而這一新平台所要面對的最大敵人,一個是來自近年口碑收益雙豐收的流媒體行業巨頭Netflix,另一個則是預計將在11月正式面世,並且上來就要大打價格戰的蘋果Apple TV+。顯然,不管老將還是新兵,都不是易與的對手,因此在這個關鍵時期再曝出迪士尼拿收購來的20世紀福克斯版權開刀,也就難怪外界們會往這個方向猜測了。

實際上,通過版權資源獨佔來謀求市場地位的操作,在國內互聯網行業中也曾出現過,而且主角還不是看上去「我上面有人」的愛奇藝、優酷,或者騰訊視頻,而是由樂視拉開的帷幕。昔日樂視曾憑藉樂漾影視製作的自製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爆紅,因此嘗足了甜頭之後也開始瘋狂投入到影視版權的搜刮中。在2016年11月9日的2017年度資源推介會上,時任樂視視頻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的張曙光就曾表示,樂視視頻已經儲備了超過15萬集電視劇、8萬集動漫、5000部電影的資源。

樂視的思路其實非常清晰,當市場上只有一家掌握觀眾喜聞樂見的影視內容資源,難道還怕廣告商不來踏破門檻嗎?當觀眾只能通過購買平台付費會員追劇補番時,難道還怕會員付費的收入不漲嗎?但儘管樂視在相關版權採購方面的費用不斷提升,但在後期卻沒有一部復刻了《太子妃升職記》的奇蹟,也使得平台投入資金的增長與用戶增長呈反比。最終,樂視沒有再等來下一個「奇蹟」,版權「獨播」帶動收入猛漲的故事自然也就沒能再講下去。

如果說樂視的案例告訴我們,版權積累不要想走快車道,那麼發生在網易雲音樂身上的案例,則如同寓言一般告訴著大家,縱使版權積累前期看上去再難再賺不到錢,依然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培養自己的版權優勢,才不會在本該笑得最燦爛的時候,哭的最委屈。

雖然一直在用戶中有著不錯的口碑,但現在回顧網易雲音樂的發展歷程,確實將音樂版權忽視得太過徹底,以至於當騰訊已經吞下環球、華納、索尼的資源,阿里已經抽走滾石、華研的版權,甚至連百度都與太和麥田簽訂合作後,連用戶都開始著急上火紛紛表示願意解囊相救時,網易雲音樂似乎依然是一幅「不動如山」的狀態。直到大面積的音樂因版權問題灰屏下架時,才似乎恍然大悟版權原來是個致命的東西。

但是隨後網易雲音樂在無法通過正規渠道挽留周杰倫音樂的情況下,自作聰明的小九九又再一次成為其暴露在競爭對手面前的巨大破綻。而這個傷口直到前段時間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出爐後,還在隱隱作痛——錢都被騰訊一家賺了個盆滿缽滿,能不疼嗎?

再回頭來看前文中我們提到的迪士尼,雖說20世紀福克斯也是迪士尼「買買買」後享有的資源,但本質上迪士尼的底蘊讓它有了更為充足的消化空間,而且微妙的地方在在於,雖然此舉在觀眾中影響甚大,但涉及的版權資源在相關行業內離「壟斷」還差得多。換而言之,迪士尼或者說是被它收購的21世紀福克斯,多年來一步一個腳印的版權積累為其在流媒體行業的競爭中,換來了一條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而對於國內同樣面臨版權戰的視頻平台來說,確實少有平台能夠有這麼長的周期去進行積累,但也絕不能因此冒進、或者忽視了版權對於競爭的重要性。


老牌娛樂帝國的流媒體之變,迪士尼battle Netflix的背後是是早有預謀的精心策劃,在流媒體巨頭Netflix提價和自製爆款劇集乏力的「至暗時刻」,迪士尼的組合拳正在發揮奇效。豐富IP內容矩陣、高性價比月費定價以及跨設備技術支持,幾乎每一拳都硬生生打在老大哥的七寸上,不得不佩服迪士尼在流媒體轉型表現出的強烈重視和誠意。


在經過多年被動之後,內容運營商也希望擁有平台運營商的收益,畢竟,平台上最重要的內容資源在內容商手裡。這個故事在很多行業會被複制,資源擁有者任被平台渠道主宰的時代不會一直都合理。每個行業都在試圖向上或向下整合,打破原有的利益鏈割據,從而獲取上或下游的能力及利益。

不如用Disney任期長達15年的前CEO 鮑勃·艾格的原話回答:https://sourl.cn/V7UYHS

文內含視頻鏈接、字幕文稿內容提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