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傳媒頭條(cmtt6636)授權轉載

11月29日,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成都發布《2017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在發布會現場,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周結著重從五大走向對網路視聽市場進行了解讀。

這五大走向分別是:網路視聽產業用戶規模和使用率進一步提升、網路自製內容全面進入精品化時代、網路視頻消費移動化趨勢日益顯著、用戶視頻付費意識已經養成、用戶內容需求細分化,網生內容有待提升。

本文就報道進行總結歸納整理,試圖描繪出一個清晰的網路視聽行業發展方向。

馬太效應加劇

騰愛優日活人數佔全網的77%

網路視聽已經成為網民信息獲取與文化消費的主要形態之一,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第40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路視頻用戶規模達到5.65億,佔網民總數的75.2%,繼續保持網路娛樂類應用首位。

具體到網路視頻的類別,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綜合性視頻兩極化發展。第一梯隊的騰愛優日活人數佔全網的77%,使用時長佔76%

2、移動端短視頻、音頻、直播移動端市場格局顯現。短視頻市場以快手為第一梯隊,以土豆、美拍、西瓜視頻、秒拍為第二梯隊;移動端 音頻用戶,以喜馬拉雅為第一梯隊,以蜻蜓、荔枝、企鵝為第二梯隊;

3、互聯網電視覆蓋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17年9月底,互聯網電視累計覆蓋終端達到2.55億台,激活終端1.56億台,激活率61.2%。

網路綜藝:騰訊視頻、芒果TV領跑

網路電影進入轉型調整期,等待質變

發布會上,周結首度公開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路視聽節目備案庫的數據:網路劇555部,6921集;網路電影5620部;網路動畫片659部,專業類節目2725檔(包括綜藝、娛樂、財經、體育、教育)。

從去年12月19日開始,所有視頻網站的網路大電影、網劇、網綜等網生內容都需填寫重點網路原創節目信息登記表,實行備案登記制度,並由視頻網站統一蓋章報送省局備案。

繼去年首次通過大會公開宣布網路劇內容管理政策後,今年國家新聞廣電出版總局的管理規範再次對外提前解讀,並首次提出未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的劇目,不得違規改為網劇上線播出。

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也明確提出,電視劇和網劇未取得許可證均不得上網播放。

不難看出,隨著監管政策的完善與加強,網路視聽行業更加規範化,「線上線下統一標準」對整個行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網路視聽節目數量在穩中有升的基礎上,進入了「精品化」階段——無論是網路劇、網路電影還是網路綜藝都「從粗放的數量增長變為追求精品的質量增長」,周結表示。

具體到網路視頻的類別,呈現以下幾個特點:1、網路劇市場繁榮背後的二八定律;2、網路電影進入轉型調整期,等待質變;3、網路綜藝:騰訊視頻、芒果TV領跑;4、在線視頻廣告增長精準化、場景化。

超四成用戶不再接觸傳統媒體

視頻碎片化消費卻並不理想

傳統媒體地位日漸式微,周結指出,根據調查數據,已有超四成用戶不再接觸傳統媒體。

此外,從網路視頻用戶終端設備的使用情況來看,視頻消費向移動端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95%的視頻用戶會使用手機收看網路視頻節目。但同時,一直以來被看好的視頻碎片化消費卻並不理想,調查顯示,大部分觀眾收看視頻的場景發生在晚上在家(55.1%)和睡覺前(48.1%)。

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對網路影視劇的衍生消費,即購買以影視劇內容或人物為核心的周邊產品,用戶的接受程度也較低,仍需長期培養。數據顯示,大多數用戶(54%)並未為網路影視劇的衍生品進行付費。

具體來看呈現以下幾個特點:1、視頻用戶進入全民化時代;2、超四成用戶不在接觸傳統媒體;3、PC端使用情況進一步下滑;4、視頻碎片化消費並不理想;5、近一半用戶觀看影視劇無互動行為;6、為娛樂而生,衍生消費行為不強。

用戶的付費意識已經養成

「付費用戶擴大≠付費意願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國內網路視頻用戶的付費比例繼續增長,有超過四成的用戶曾為視頻付費,付費意識已經養成。並且相比去年,用戶的付費能力也有較大提升,每月支出40元以上的付費會員從2016年20.2%增加到了2017年的26.0%。

具體來看呈現以下幾個特點:1、用戶付費比例進一步提升;2、過半用戶對付費業務滿意;3、付費動力下降;4、包月付費佔主流;5、用戶付費能力提高;6、節目版權意識有所提升;7、超六成未付費用戶不考慮付費。

周結在現場還提出了一個需要行業共同思考的問題。在他看來,「付費用戶擴大≠付費意願提高」,全網付費內容比例擴大所帶來的付費用戶增量,並不代表付費已經成為穩定的業務收入來源。在他看來,如何以審慎的態度分析細分付費意願,是網路視頻營收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從業者們需要思索的問題。

除此之外,用戶內容需求細分化,網生內容有待提升,呈現以下一些特點:1、網路視頻用戶偏好:電影>大陸電視劇> 綜藝節目 > 新聞資訊;2、搞笑幽默類影視作品最受歡迎;3、不同類型的用戶畫像明顯;4、用戶記憶度最高的節目:網路自製內容佔比較低;5、用戶最期待藝人:胡歌、迪麗熱巴、趙麗穎、鄧超 。

總結

我國網路視頻用戶規模達到5.65億,佔網民總數的75.2%,繼續保持網路娛樂類應用首位。綜合性視頻兩極化發展,移動端短視頻、音頻、直播移動端市場格局顯現,互聯網電視覆蓋規模快速增長。

隨著監管政策的完善與加強,網路視聽行業更加規範化,「線上線下統一標準」對整個行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網路視聽節目數量在穩中有升的基礎上,進入了「精品化」階段——無論是網路劇、網路電影還是網路綜藝都「從粗放的數量增長變為追求精品的質量增長」。

傳統媒體地位日漸式微,周結指出,根據調查數據,已有超四成用戶不再接觸傳統媒體。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