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 W. Hiesboeck所发表的"5 Bold Steps for Taiwan’s Future"被翻成"禀蔡总统,台湾必须「放弃东南亚」政策才能重返荣耀", 结果让很多人以为在打脸空心菜, 所以到处转. 但真的有在打脸空心菜吗? 其实南向是正确的, 但应该是在西进成熟时就开始. 问题是西进整整晚了12年, 台湾已经没有机会走自己的一带一路了, 这才是大问题.

至于那五个"Bold Steps", 里面老生常谈的太多, 甚至还有相互矛盾之处, 例如:

1. 停止南向(Move South)政策: 这是很多人转的原因, 可是里面所提的解方, 如"想办法投资、发展最新的科技", 这谁都知道, 可是你没有市场就没有用. 早在向下沉沦上台时, 李远哲这些人就鼓吹过"要投资Know how, 让人家来买". 当年有一家赛亚科技, 找了一堆国外的生技博士, 也聘了一些国内的博士, 号称要从know how前进世界. 没有多久, 连向下沉沦都还在任的时候, 这家Know how公司在"我军转进迅速, 敌军追赶不及"的情况下, 转成代工定序, 代理进口药品的老路. 我们一直讲产业要升级, 可是厂商就是做不下去啊. 你说台积电世界第一, 鸿海郭董超霸气, 问题是他们都做不出这里面所讲的"发展最新的科技"的自有品牌, 那还是人家有通路的情况下. 我个人倒是很认同"让他们为了未来工作,而非维持现状", 只是现在的情况是既没有维持现状, 也没有未来.

2. 停止堆存外汇存底: 这个我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外汇存底是我们的货币准备金, 台湾之所以在几次金融海啸里一直维持金融稳定, 一方面是台湾的银行体系极为封闭保守, 反而没有被金融海啸冲击,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有足购的准备金进行货币操作. 那几个欧猪N国之所以经济崩盘, 至少有一半的原因是他们无法进行货币操作(都用欧元). 早在爱台十二项建设时, 贪扁政府就想搞外汇存底, 小夫也大张旗鼓要搞, 这都是没搞清楚我们的外汇存底是干嘛用的, 眼中只看到钱钱钱. 至于"现存的台湾创投都太过守旧,不愿意承担风险", 这我不敢说什么, 就外表看起来是这样没错, 但台湾的创投资金只能搞出三流文创, 这创投本身就很有问题, 只是这跟外汇存底真的一点狗屁关系都没有.

3. 支持制造科技领域: 我也非常同意, 但问题还不光在支不支持制造科技领域, 而是制造业与科技业就是污染产业. 你政府不去协助去污染设备的产业, 只会对制造业与科技业一边开铡一边要钱, 环团无限上纲的下场就是现在台湾的情况. 还有就是这个其实跟第一点很像, 你没有市场就没有用, 台湾从老板到政府, 甚至个人都只想要"一年投资, 两年打平, 三年赚钱". 我们以前想要申请经济部的计划, 申请书下载下来之后就放弃了, 因为他里面有个必填的是"这项研究在未来三年的获利率是多少". 如果那是一个成熟的产业, 你要这么问其实很理所当然, 任何一个经理人都该问这样的问题. 但我们要申请的是生物能源的基础研究, 那也是你这个计划的目的, 结果你问我们未来三年的获利率..... 基本上我对"中研院与工研院有这个星球上最棒的菁英,点子却都被老美整碗拿去赚钱,而不是台湾自己拿来赚"这段话超嗤之以鼻, "这个星球上最棒的菁英"这种马屁就免了, 中研院的PI大概都没什么人敢这么自认了(当然有人还是会啦, 但我也没看过那些人回到台湾后有什么NSC), 但工研院一直都有技术转移给本国厂商, 而且一直是任务导向, 也就是政府与厂商希望你做什么, 工研院就做什么, 那本来就是工研院的任务. 但中研院一直都不是技术导向, 所以本来也没有什么"被老美整碗拿去赚钱"这种鸟事. 中研院的问题 - 先不论高层 - 并不是在基础研究, 而是台湾人跟政府问一样的问题: "这项研究在未来三年的获利率是多少"... 任何一个科技强国都是有很强大的基础研究, 不管那基础研究在未来20年是不是有获利能力. 可是台湾追求的是浅碟式的研究, 这其实与第一和第三点相互冲突的.


4. 砸钱在台湾强力的医疗领域中: 标题正确, 内文严重不符(我能告诈欺吗~XD). 台湾的医疗水准号称世界第一, 跟台湾的农业一样有著世界第一的称号. 我们先不看医学, 看农业. 既然我们台湾的农业是世界第一, 怎么我们的花卉的收益跟荷兰比只是零头? 为什么我们的水果卖不过东南亚的水果? 拿钢弹的例子来讲好了, 我们最好的水果是钢弹试作机等级, 很贵, 品质很好, 可是无法量产. 我们能量产的东西有加强型吉姆, 吉姆, 钢球(?!), 数量是品质由低到高成指数递减, 人家的东西可能没有试作机等级强, 但绝对是有非常一致性的加强型吉姆! 那更别提有些地方的水果是把试作机直接量产(日本). 这就是台湾的医疗界. 其实马政府时代也要在航空城搞境外医疗, 结果被哪些人挡下来? 我想到现在还没几年, 应该不致健忘至此吧, 结果你递药方给同一群人, 这也太好笑了吧.

5. 欢迎国际人才: 这点跟第1, 3, 4各点有严重冲突, 既然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人才, 那我们为什么又要欢迎国际人才? 当然欢迎国际人才是对的, 可是我们自己的高阶人才都被当成奴才来用了, 又有什么国际人才想过来? 因为我们台湾"诚恳"吗? 你还不如找些爱上夜店的CCR来招募, 成效说不定还大些.

他的小结其实很有意思, "千万不要再问那些 70 几岁老人的意见,他们脑子里都是自己的利益跟中国。" - 这点实在很有趣, 70几岁老人的脑子里都是自己的利益跟中国吗? 或许吧, 连白毛辜都跟大陆做生意了, 可是那也是全世界各国的商界菁英的脑子里的想法耶. 再说了, 台湾的"年轻创业家、创新者"到底弄出了些什么? 有啦, 如果嘴砲算产业的话, 台湾的年轻创业家与创新者居第二, 真的没有人敢当第一!

这篇文虽然不到废文的地步, 但绝对夸大了台湾的能力与严重弱化了市场的重要性. 作者在搞行销, 如果是一个"推销台湾"的文案, 那或许很有趣. 但如果是用来当成产业建言, 那就真的免了, 作者还不如先说服欧盟放弃中国市场, 转而跟台湾建立紧密的经济与外交关系还有用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