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空间摄影的照片,应该听摄影师的?

_OOK1446.JPG

很多设计师在找摄影师拍摄空间照之前或是现场,应该都在思考,是不是该听摄影师的作法或说法?!……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试著解个惑:

 

好比设计师和业主之间,是不是也有很多美感的拔河呢? 颜色?!家具?!窗帘?!壁纸?!这种种的种种,表面上是沟通,但一定有相当程度的共识慢慢产生,向哪边倾斜,很难说,但最后达到一个妥协……

 

妥协一定好吗?很难说,毕竟人生总有意外……不过,妥协,势必是一起营造的结果,也势必有些单纯的美学不知不觉流失了!

 

摄影师有个不成文的思维: 原始拍摄档不给,完成品再给……为什么??????因为这关系到太多的变数,举例说明:曝光的明暗度、色彩饱和度、解析度、是否合成、是否需使用不同的软体(有时候还需要用不同软体控制变形)、用甚么软体来转档……以上简单举几个例子,希望您能明白!!!(上面不会举特效当例子,因为个人认为摄影师要对光影负责,特效是平面设计师的工作范围)

 

如果以上上的思维是成立的,那您应该明白,在现场要求摄影师的事,应该只剩下构图布置,其他都不应该存在(因为还有一个相机萤幕准不准的问题)

 

设计师在现场通常会跟摄影师互动的几个摄影层面的问题,我归纳如下:

  1. (摄影师)拍摄的角度,有些我想都没想到耶!(所以摄影师和设计师有可能会看到不同的空间喔!)
  2. 可不可以再广()一点?(但是太广角可能会有变形喔!)
  3. 可不可以再黄一些? (其实萤幕的颜色参考意义不大呢!)
  4. 可不可以再黄一些?(同上)
  5. 可不可以试试看只用太阳光来拍摄?(好方法,但会拍得较慢喔!)

 

所以,与其说拍摄时是不是要听摄影师的,不如来聊聊,究竟应该避免甚么状况发生。我归纳如下:

  1. 水平、垂直等关系到透视的空间轴线不能歪斜(但也看过刻意拍摄俯角和仰角的例子,不过是少数)
  2. 整体色调切忌有太多调性
  3. 拍摄前景若有较大件物体,则小心别把空间照拍成产品照了
  4. 情境照数量不要太多,毕竟是空间摄影
  5. 贪多的拍摄,有时难求细节的展现
  6. 物体摆设尽量避开风水小物(除非特定状况)

 

其实,拍照的心应该是要很自由的,因为自由度高,比较有多点空间去思考细节。拍空间照,设计师与摄影师绝对有沟通的必要,但绝不是在每个画面不断的沟通,而是培养默契,当默契形成,很多事情沟通在前,执行在后,这样,再不断的沟通、调整,我相信是一个对双方都比较好的思维,提供一点小小意见,还望多指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