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4月22日外媒報道,東芝正考慮不再出售半導體業務,而是將該業務作為業績支柱繼續保留。

目前,東芝將半導體業務出售給貝恩資本牽頭財團的方案正提交至中國監管部門審查。如果在5月底前沒有獲得中國監管部門的批准,那麼出售將暫時停止。與此同時,東芝內部正出現「出售是否已失去意義」的質疑聲。

此前集微網報道,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中國正在放緩對高通對恩智浦、貝恩資本對東芝的收購交易的審核。東芝的一位高管甚至表示,由於貿易態勢緊張,中國的審核流程基本上已經暫停。

半導體業務佔東芝營業利潤的約90%。為瞭解決債務問題,在銀行的壓力下,東芝於去年9月決定出售半導體業務。然而,東芝內存晶元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排名第二,僅次於三星。因此對東芝來說,出售該業務是艱難的決定。

對東芝而言,出售晶元業務拖得越久,它面臨失去技術優勢的風險就越大。為了保持競爭力,東芝必須不斷進行規模達到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目前東芝正在主力的四日市工廠(位於三重縣四日市市)建設新廠房。還計劃在巖手縣北上市建設新工廠,並在年內開始建設廠房。東芝某高管透露,「我們今後沒有能力承受進行巨額投資的風險」,這是出售業務的原因之一。如果出售事宜一直僵持,東芝和東芝存儲器此前規劃的投資有可能被迫調整。對於財務狀況不穩定的東芝來說,這是一個挑戰。另一種觀點是,東芝的業績表現有所好轉,可以不用出售或者提高報價。

不過,繼續保留半導體業務也將帶來風險。如果希望該業務繼續維持競爭力,那麼東芝每年需要進行3000億日元的設備投資。但如果智能手機市場的需求下降,那麼這樣做可能導致東芝的財務狀況迅速惡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