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現在提到迪士尼和皮克斯,我們很容易就將二者生產的動畫片混淆,就比如下面這幾部,光看封面或片頭就可以看到兩個公司的標誌:

以上三部動畫電影封面都有「Disney」和「PIXAR"的標誌,所以我們會分不清到底是哪個公司做的動畫。其實是因為2006年迪士尼花了74億美元收購了皮克斯之後成為了兩個所屬迪士尼集團旗下的工作室,由約翰·拉塞特統領著皮克斯和迪士尼這兩個不同的動畫工作室。在收購後,迪士尼和皮克斯工作室的合作更加密切,比如以上三圖所示《尋夢環遊記》是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的動畫電影,《美食總動員》是由皮克斯動畫製作室製作、華特迪士尼影片出版的動畫電影,《賽車總動員》是由皮克斯動畫工廠製作,迪士尼發行的電腦動畫電影。

瞭解了以上皮克斯和迪士尼的關係後,我們從收購的原因可以窺見迪士尼和皮克斯的作品本質區別。其實迪士尼和皮克斯的作品本質區別可以歸納為創造力、想像力的區別。要說技術上的區別,迪士尼也毫不遜色於皮克斯,即使皮克斯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玩具總動員》,迪士尼憑藉其強大的集團資金和各方渠道資源完全不會在動畫科技的運用上輸給皮克斯,但是為何是由比迪士尼後出生又沒有其強大力量的小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生產出這個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的呢?為什麼迪士尼會想收購皮克斯呢?

迪士尼的動畫片向來依循傳統,時至今日依然會推出出2D的動畫片,他們動畫工作室為了防範風險,改編經典神話傳說是他們幾十年來的創作原則,這種保守的做法從他們的動畫片總是載歌載舞中也可以看出,他們一直信奉一部動畫電影一定得推出一部讓觀眾印象深刻的經典歌曲。製作團隊長年來謹慎地製作每一部大同小異的動畫片,絕不敢越雷池半步,故事、主題、造型遵循傳統,最後導致故事變得陳腐、創造精神枯竭,觀眾對迪士尼的動畫期待值不斷降低。當迪士尼看到皮克斯竟然能讓一個小檯燈動起來,而且還那麼生動,竟然能讓玩具而不是人類公主成為主角的時候(《玩具總動員》),他們按捺不住了,面對自己公司的困境,只能使出收購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皮克斯這招,來拯救已經僵化的迪士尼動畫。

果然,這些生動的故事、創意、想像力纔是皮克斯帶給迪士尼的法寶,他們二者強強聯合,使得皮克斯的創造力能夠有更大的後臺支撐,最後才成就了不斷超越的優秀動畫。


縱觀華納迪士尼在動畫創作上面的歷程,我們可以發現,迪士尼是較為側重於將「童話故事」的題材進行動畫的製作的,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白雪公主》、《美女與野獸》、《木偶奇遇記》、《小熊維尼》等等概莫如是,即使是到了千禧年之後創作過《閃電狗》、《無敵破壞王》、《超能陸戰隊》這樣的類皮克斯「總動員式」的動畫作品,但依舊仍然保留著過去的傳統,於13年的時候推出《冰雪奇緣》這樣的類「童話故事」式的作品(總體感覺就像美女與野獸)。

好了,既然上面已經說到了皮克斯的「總動員式」創作風格了,那下面就繼續展開來說說吧。

眾說周知,皮克斯在2006年的時候就已經被迪士尼公司全資收購了,而這家經由偉大的前蘋果CEO喬布斯創辦的動畫工作室,於成立至今的30多年時間中,也僅僅推出了不到20部創作,不過這些創作,基本都可謂是精良有嘉,甚至還在某一程度上開創了一個時代的先河。

比如《玩具總動員》這部動畫,就是動畫歷史上第一部完全經由電腦技術創作出來的動畫作品,而為了使得影片能夠呈現出理想逼真的效果,皮克斯在這一系列的創作過程中就投入了海量的技術研發資源進去,

創新發明瞭「機架焦點」技術,讓敘事鏡頭能夠無縫在不同人物身上進行攝錄,讓觀眾更好的感受角色的情緒。

研發了基於每個網格點的「全局照明」技術,讓角色人物的呈現更加活靈活現。

再比如為了協調內部動畫師和設計稿繪製師的工作,還為他們專門研製了一套「數字傳送系統」,降低了工作的繁瑣程度,讓員工的精力更好的幾種在「創意」這一維度上面。

此外,作為全球頂尖的動畫工作室,皮克斯在動畫系統軟體的使用上也並不假手於人,花費了九年的時間開發出了能夠更加協調自身創作的Menv系統,統一了工作室內部的各種開發軟體的「一致性」程度,使得員工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說到畫面技術的直觀呈現,相信最為影迷們津津樂道的還得屬皮克斯於01年上線的《怪獸公司》這部作品,這是皮克斯第一次運用成熟的毛髮系統進行創作的動畫,也得以使得這頭藍色毛髮稀鬆的大怪獸,成為了家喻戶曉,每逢談論皮克斯劃時代技術發明時必定繞不開的標誌之一。

在上述的這段內容當中,我們能夠知道了皮克斯動畫的一大「側重」---絕不為藝術的呈現妥協,以藝術來逼迫技術的發展,以技術來帶予藝術以靈感。

不過不僅這些,作為這個星球上面最受人敬仰的動畫創作公司,皮克斯的動畫還擁有著另外一大特點,那就是作品當中最為引人入勝的「寓意」。

相較起迪士尼動畫當中的那些「耐人尋味」的故事劇情,皮克斯動畫更為側重於去引起觀影者的共鳴。

拾部君在撰寫《尋夢環遊記》這部鐵定能夠斬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的動畫時就已然說過了這樣一段評價:

知道為什麼皮克斯的動畫都有那麼多人喜愛嗎?

他們的能耐就在於,他們並不需要在前面的劇情渲染多少多少的懸疑,然後再在最後一下給大家一鎚子的擊碎,全都推倒和重建。他們就是喜歡拿個小木棍,一下一下的敲擊我們的內心,無論劇情的進展到哪兒,他們都總是孜孜不倦的在那裡敲打著。。在意料中開始,又在意料中結束。

可是,每一部影片在觀眾心底裏濺起的漣漪,卻是會久久不能平息的蕩漾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扉裏。

是的,在《瓦力》中如是,在《飛屋環遊記》中也如是,就算是最新這部創作《尋夢環遊記》當中的劇情故事也都是如是。

是啊,在一個滿目瘡痍,經由垃圾廢墟堆積而成的世界當中,一位孤寂了數百年之久,卻又不知疲倦,勤懇耕耘的垃圾回收機器人,竟然能在有生之年遇到人生當中的白富美女神,並且還能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穿越爛漫星河,直面讓人生畏的人工智慧之後收穫到女神的芳心,這樣一輯故事,怎麼可能不能激靈起每一位觀眾的春心呢?

再來,一位執拗著自己的愛好,背棄家人來到亡靈世界,只為成就一生音樂理想,並在歷經艱難險阻,眼見夢想即將實現之際,竟然能夠為了家人的幸福,斷然的做出「妥協」的年輕人,怎可能不贏得現場觀眾的淚目讚賞呢?

上述這些就是皮克斯作品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技術探索的無止境,更是在於動畫劇情於觀眾情緒的拿捏之中。

如果覺得拾部君的回復對你們有幫助,麻煩給我點個「贊」吧!

關注【拾部動漫】,每天推送有態度的動漫推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