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七獨瑪兒是瀘沽湖畔地地道道的摩挲人。她的家鄉就是省級非物質遺產「摩梭人傳統文化保護區」——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鄉溫泉瓦拉別村,瀘沽湖畔的「女兒國」。

之所以說地道,是因為阿七獨瑪兒已經開始走婚了。

坊間曾有一句笑言:摩梭人,就是晚上「摸」(摩)著露臺進去,早上梭著欄杆出來。

雖是笑言,卻也道出了他們摩挲族最重要的婚姻魅力!

阿七獨瑪兒13歲成年時,阿嬤就為她主持了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成人禮。行穿裙禮後,阿七獨瑪兒就正式成年,成為了一個獨當一面,當家做主的女性。從這一年開始,她就學做梭織手藝,學習織麻、紡麻、捻毛線,綉毛毯,編腰帶等。

以前村寨的姑娘16歲後就開始走婚,不過現在都是20歲才開始走婚。

阿七獨瑪兒的男朋友通常都是在入夜後悄悄「摩入」她的「花樓」。他們一起暢飲蘇裏瑪酒,他是她的「阿注 」,她是他的「阿夏 」。天亮之前「阿注 」必然會離開(「梭出」)。

他們只談感情不結婚,與一切外界條件均無關。以後阿七獨瑪兒會生下他的子女獨自撫養。阿七獨瑪兒撫養所依憑的正是她的梭織手藝。

她們的摩梭傳統手工紡織是千百年來摩梭人世代延用的麻棉線手工紡織工藝,需經過十道程序,2200多次的來回穿梭。

一針一線用心紡織,美麗的古老摩梭圖騰綻放異彩。村裡的老人總是對阿七獨瑪兒說,「一定要用最天然的棉線,最虔誠的態度,才能織出衣物的溫度」。

摩梭族的傳統手工紡織品,不僅成為麗江最著名的旅遊產品標誌,更是走進了日本、德國、韓國、香港、臺灣等地的博物館。

摩梭手工藝是摩梭族在歷史長河與特定的地域環境中積澱的優秀文化結晶,被譽為「原始社會走來的絢爛的手的舞蹈」。

本文由回答者撰稿編輯,作者:集彩文化


現在是春節期間,美美來講講當地住民摩梭人的春節吧。瀘沽湖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與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處,湖畔世代生活著摩梭人,據考證,他們屬於蒙古族的後裔,但有自己的本民族語言,他們更喜歡稱自己為摩梭人。與漢族一樣,農曆的大年三十是摩梭人每家每戶大團聚的日子,他們把新年成為「庫施」。因此,在春節期間去瀘沽湖旅遊,可以與當地摩梭人一起過新年,感受少數民族特有的新春風味。

摩梭人的春節從每年農曆十二月份的二十四號就開始了,從這天起,家家戶戶就要開始大掃除,以及洗衣、理髮,將內內外外都整理得乾乾淨淨。因為在傳說中,到了大年夜,每家的竈神都會去天庭彙報該戶人家的生活情況,若是亂糟糟的,就得不到天神的賜福。

摩梭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與講究,例如採集青翠的冬青葉,製作粘著麥芽糖的玉米花,用鮮花裝飾神龕,甚至在家中裝點大量的鮮花,洋溢喜慶的氣氛。其中,麥芽糖要儲備好幾筐,據說這是要喫上一年的零食。在美食方面,摩梭人還會釀造蘇裏瑪酒、醃製肥豬肉,用來款待賓客。對於遊人們,在春節無論你推開哪一家摩梭人的院門,都會受到款待。

除夕,每戶摩梭人都會在家中大廳慶祝,男人會在陽柱旁圍成一圈,女人在陰柱旁圍成一圈,喝酒唱歌、聊天、笑語歡歌,一派歡樂的景象。到了深夜,大家還會聚在一起跳傳統的鍋莊舞,這寄予了摩梭人對火的崇拜和對祖先的緬懷,在村寨中央的壩子會點起熊熊的篝火,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隨著清脆的笛聲,姑娘小夥手挽著手踏歌而舞,整個摩梭村寨都會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

線路方面,民族使者美美推薦:「環瀘沽湖遊玩線路」,你可以選擇騎單車環瀘沽湖:大落水→裏格村→裏格觀景臺→尼塞村→裏色島→小落水→盧源崖→大嘴村→凹誇→草海→大落水。也可徒步轉湖,更細膩的體驗瀘沽湖的美。

最後,到了瀘沽湖,一定要體驗豬槽船。這不僅是用於捕撈水產的工具,還能用於男女青年的訂婚習俗。男女青年或兩船相遇,以歌為話,一唱三嘆;或同舟共語.無拘無束,縱情歡笑;或相偎船中,娓娓細談,傾訴愛意。

瞭解更多民族旅遊詳細資訊,歡迎關注民族使者美美(shizhemeimei56)

56民族行旅遊網,帶你遊遍56個民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