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望江樓迎來它的130歲誕辰!

  本週,一場莊重、復古、儀式感滿滿的“祭樓大典”在成都望江樓公園崇麗閣廣場隆重舉行再現了當年望江樓開樓的歷史盛況!

  茂林修竹、華燈閃耀

  夜色掩映下,翹角飛檐、雕樑畫棟更具別緻之美

  構成了夜遊望江一幅獨特的絕美畫卷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130年的歲月滄桑

  賦予瞭望江樓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內涵

  它,屹立在錦江邊,是成都文脈之所在

  它,見證了成都、武侯的繁榮發展與進步

  它,守護着一方城市記憶

  小微這就帶你坐上時光機

  穿越百年,品味歷史

  時光傳送門

  清末:望江樓落成

  大多數人都曉得,望江樓是爲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的。其實除了觀景、遊玩,它更多的是寄託了提振川蜀文運的希望。

  清代,科舉制度開始衰落,成都很多年都沒人考取進士,大家就認爲成都的文脈風水隨着錦江流走了,所以必須要在錦江邊弄一個建築來鎮風水,有人就提議在這個地方建一座樓。

  光緒八年,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望江樓落成了。望江樓建成以後,四川的文運彷彿一下就興盛起來,當年考取進士12名,幾年之後又考出了四川首名狀元,就這樣,望江樓成了四川文脈的聚集地,學子紛紛來參拜,希望能夠高中科舉。

  1903年的望江樓。攝影:布萊克特

  1908年,成都望江樓。攝影:英國植物學家—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

  望江樓始建於1886年,於1889年開樓,是成都歷史文化名城標誌性的建築。樓下面兩層四方飛檐,上面兩層八角攢尖。一 開始取西晉詩人左思《蜀都賦》中的名句“既麗且崇,實號成都”而命名爲崇麗閣,後因該樓位於錦江邊上,又被成爲望江樓。

  上個世紀20年代日本人拍攝,編入亞東映畫輯發行

  望江樓高27.9米,爲全木穿榫結構,獨懸天下絕對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

  相傳此樓建好後,曾經有一個來自江南的才子到此遊玩,當他登上望江樓後,環顧四周,發現美景妙不可言。腳下是蜿蜒的錦江,眼前是無邊的美景,不由得興致勃發,揮筆寫下了一句“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寫完後,他還覺得意猶未盡,想接着把下聯也寫出來,於是就按照自己上聯的意境苦思冥想,寫了好多下聯,卻始終與上聯不甚吻合,只得把上聯題於望江樓上,然後悻悻然的離去。

  消息傳出後,一時間無數的讀書人,不管來沒來過望江樓,都想把下聯對出。可是一百多年過去了,下聯也出現了無數次,卻沒有一個能把上聯的意境完美的帶進下聯。所以望江樓上,本該寫下聯的那塊木板至今還是空蕩蕩的,而它對面的木板上面,那句“江流千古”已經孤獨了一百多年了。

  60-80年代:老成都的記憶

  望江樓公園在40、50年前是很多成都人都喜歡來遊玩的地方,許多老成都都在這裏留下了自己的記憶

  1969年的望江樓公園。圖據:望江樓公園管理處

  40年前,成都人耿阿姨和家人一起到望江公園遊玩,來到望江樓下的荷花池邊拍攝下了這張老照片。圖據:望江路街道

  1976年年後,當時只有12歲的徐曉英住在新南門附近,偶遇上了曾經一起玩耍的老鄰居,於是和自己的堂姐、自己的親妹,一起到望江樓公園遊玩,拍下了一張4人的合影。圖據:望江路街道

  1955年的望江樓公園。圖據:望江樓公園管理處

  1985年的望江樓公園。圖據:望江樓公園管理處

  21世紀的望江樓公園

  青青翠竹,清新雅緻;

  清茶一杯,敘談古今;

  望江樓公園隨處可見的就是這份簡單和舒適、怡然與愜意,千年古樓、亭閣樓臺、翠竹相映,歷史與景色並存,文化與娛樂皆有。這,應該就是很多人嚮往的成都生活。

  2005年的望江樓公園

  2016年7月29日-10月31日,崇麗閣進行維護及局部排危工程,上一次如此大規模的維護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作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望江樓使用的油漆也是被稱作“國漆”的土漆。

  2016年7月29日開始到10月31日,望江樓打圍施工,進行全面的漆面翻新。攝影:漫成都

  2017年,樹木成蔭的望江樓公園是成都的城市綠肺之一。圖據:華西都市報

  從2017年開始,望江樓公園按照“花重錦官城”城市增花添彩總體規劃,在錦江水岸沿河一線栽植了數百株花木。2018年春,一條800米長的“望江春色”沿江觀花長廊正式亮相,形成一條粉色彩帶,吸引了衆多遊客駐足觀賞拍照。

  在過去的一百年間,在無數人的記憶中,望江樓就是成都,成都就是望江樓。這裏,曾經是學子出川的希望之路;這裏,也曾經是遊子思歸的回家之路。枇杷門前,薛濤井邊,幽篁竹下,詩詞唱和,絕句名聯。江流千古,江樓千古,文風千古。

  “望江樓自清代建樓以來,一直都是文人雅客談詞頌詩之地,是成都文化的天然守護者,樓中那一對千古絕對更是享譽世界,很多文人墨客至此,皆搖頭嘆息,無人敢出下聯。今天我們以更加包容、開放的姿態創新天府文化,不斷髮揚巴蜀優秀的文化精髓。”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說。

  圖@藍鏡頭

  圖@Melody_Yu

  現如今的錦江已經開啓新紀元,脫下歷史的外衣,搖身一變成爲了繁華的代名詞。

  一年治污、兩年築景、三年成勢。2017年,錦江綠道開工建設。2020年錦江綠道基本建成後,將還原成都一個碧水長流、生機盎然的宜居濱水廊道。

  帶着歷史的餘韻,望江樓也將在新的時代煥發新機!

  錦江綠道千年畫卷段望江樓“望江雅竹”

  130年望江樓,見證成都繁華歷史變遷

  你與它的記憶是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