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案子揭開跨國性奴販賣的冰山一角;一個案子展現網路水軍修羅場。

永無完結的案子?

mp.weixin.qq.com
圖標

無法完結的案件有兩種。一是破不了,即冷案。二,卻是偵破到審判的過程,只佔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只是個開始」。

這類案子不在少數,因果相生,在社會中猶如石頭投向水面,激起一陣又一陣的騷動。

為什麼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可能是受害者正義不能伸張,施暴者背景深厚吧。

比利時白色三月「White March」

1996年10月20日,布魯塞爾被白色氣球和白色鮮花淹沒,比利時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遊行示威達到高潮。據官方統計,參與人數大於30萬,並且都是自發聚集,延續長達1周。

隨後示威遊行發展到整個比利時。

人們要求政府必須進行司法系統徹底的改革和清洗。這一系列的抗議活動,史稱「白色三月」。

這一切源於高等法院撤去了地方法官Jean Marc Connerotte的職位,這位法官正在調查一起綁架、性虐待以及殺害多名兒童的案件。

Jean Marc Connerotte

Connerotte法官曾經哭訴,這是他調查過程中,受阻最嚴重的案子。對方用盡招數,讓調查和起訴無效,甚至遭到黑手黨的謀殺。

檢方被謀殺的證人多達20人。

當他們的調查,挖掘出這個兒童性犯罪網路的第13人時,調查被迫停止。

令Connerotte法官團隊唯一欣慰的是,救出了兩名女孩,她們分別是12歲和14歲。

即使如此大規模抗議,直到2004年纔再次啟動該案。

然而,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國際性奴販賣網路

這個案子不止涉及比利時本國的政要高層,甚至牽扯到跨歐洲,美洲的性奴販賣組織和兒童色情行業。

維基解密等網路媒體曾有揭露一些國際性質的兒童慈善機構與比利時綁架兒童案有牽連,其中提到主要的一個慈善機構ICMEC(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Missing & Exploited Children國際救助失蹤和綁架兒童中心 )。

其實ICMEC的創建,就是為了回應公眾對比利時兒童綁架醜聞的強烈抗議。

而網路偵探們,卻發現這家機構背後大佬們與比利時這件案子的千絲萬縷聯繫。這些大佬們的名號可以自行搜索,這裡暫且只當做如廁的消遣吧。(言論來自網路,非官方公佈)

ICMEC官網

Marc Dutroux

回到比利時,這個案子的主要嫌犯,名叫Marc Dutroux。

Marc Dutroux

Dutroux這人的性犯罪、兒童性犯罪、綁架、販毒等罪行記錄,是從1980年開始。他多次入獄。

1996年8月15日被捕後,除了救出兩位被囚禁的女孩,還挖出兩具女孩的屍體和一具男性綁架共犯的屍體。及大量的色情影像製品。

1989年因強姦和虐待5名年輕女孩,Dutroux曾被扔進監獄。

而當時的司法部長,特批提前釋放許多性犯罪者。因此Dutroux的13年有期徒刑,就變成了3年。1992年被釋放後,他家附件就開始頻繁出現年輕女孩和兒童失蹤案件。

在調查這些失蹤案時,有不少線索已經明確指出Marc Dutroux的嫌疑,但警方人為的忽略了。

包括後期監視Dutroux家時,布控人員竟然到點下班,甚至下班後關閉了Dutroux家附近的監控器。這是「監控」下班的第一案吧。失蹤案調查期間,Dutroux家被搜查過,然無果。其實被囚女孩就在一道門之隔的房間內,且房間不隔音。叫喊聲被搜查人員屏蔽了。
Dutroux家的監禁室

這位主犯在被捕的當年,就以強姦和謀殺罪入獄,不過只有22年而已。

這確實不能讓人安心。

2018年Dutroux再一次申請假釋,這也再一次激起了民眾和受害者家屬和民眾的憤怒。

Dutroux的上下線

Dutroux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兒童色情網路,並沒有詳盡記錄,只有些隻言片語流出。

比如,下線說,Dutroux付給他綁架女孩的價格是3,000至5,000美元一人。

1995年,Dutroux的母親去往一幢空置的房產,發現兒子已經在著手建立兒童賣淫場所,以開拓業務面。

Dutroux 1956年11月6日出生在布魯塞爾,兄弟姐妹共5人。

他常被母親毆打,父母離異後離家出走。做過流浪漢和同性男妓。他在19歲開始的第一段婚姻,這階段是有正當職業的——電工,不過還是以失業告終。此時他已經找到了第二任妻子,並有3個孩子。一貧如洗的他重操舊業,繼續犯罪。直到他被捕時,已經積累起不少的財富,供囚禁兒童及拍攝色情影片的房產就有7處。
Jean Michel Nihoul

與上線聯繫主要的一人名叫Jean Michel Nihoul,他是一名比利時的組織狂歡趴的中介,就在被逮捕的13人之一(見前文)。

他只供出幾名低職位的政府官員和一位前歐盟專員,及阻礙司法的9名警察。(再次回到文章開頭部分。)

據一名叫Regina Louf的倖存證人說,他曾經目睹過 Nihoul 組織並參加的虐待派對,一位名叫Veronique的女孩被刀子折磨致死。

檢方證人被滅口,Nihoul 也參與其中。但是,調查於1997年初停止。

朱令案

這件清華才女中毒的案子,已經人盡皆知,它最契合本文主題思想——永無完結。

案件本身只經歷了報警、審訊,而後就不了了之。

但它的社會效應,卻是此起彼伏,幾乎每隔幾年就會被翻出來炒一炒。

1995年4月5日 《北京青年報》的一篇關於朱令的報道將朱令的病情公諸報端。

2000年10月14日 《北京青年報》發表文章《朱令又挺過來了》。2005年11月30日天涯文 《天妒紅顏:十年前的清華女生被毒事件》。隨後曾經的嫌疑人孫某發帖回應,並動用水軍對峙。隨後每一年媒體pk都要走一波。

2013年9月爆出朱令宿舍集體投毒。

最近的一次鋪天蓋地的高潮,在2018年。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炒得極其複雜。

可想而知,這個案件本身應該特別簡單。

但是為什麼有錢有閑把水攪渾,受害者及家庭反反覆復被拿出來曬。

其中必涉及多方利益,最簡單無害的,比如1999年受害者家屬起訴協和醫療事故敗訴。隨後媒體跟一波,然後2000年纔拿到僅10萬左右的賠償。

要是有興趣,可以對比這些媒體炒作的時間點和一些事件的時間,非常有意思。

就此打住,不管受害者是什麼人,身家背景幾許,總之法律至今沒能保護她的權益。

借用美國的諺語:「遲來的正義非正義」。

justic e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

就在這些鍵盤俠口沫橫飛,主流媒體煞有介事的跟風時。

真相離的越來越遠。反倒是「鉈」毒,繼「砷」和氰化物以後,慢慢的流行起來。

隨後「鉈」投毒案件越來越多,從祖國一直延伸到境外。有些外媒打趣地說,「鉈」投毒幾乎能映射出犯罪嫌疑人是中國籍。(就當是趣談,詳情google搜索Thallium即知。)

復旦黃洋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紀錄生活中真實的兇殺和連環殺手。

本文為原創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或其他用途

永無完結的案子?

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