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对太平洋战史有些研究,有时候写点东西发在网上,发稿时经常喜欢发一些照片来和文字内容搭配,也有人说笔者找图的能耐比较大,比如为《浩瀚的大洋是赌场》配的图就很有一些有趣的图片,其实那些图片搜寻起来也要花很大力气,是在美、英、澳、荷、日等好几个国家的军史网站上搜来的图片。

  但前段时间发现很多图片在企鹅号上不能上传了,会出现“此图片受版权保护,要收费”的警告信息,而且在统计上也出现了“用了多少张图片,多少张是付费图片”的数据,很迷惑不解,这些照片明明不在版权保护之列,而且还有不少朋友也中招,然而大家都弄不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知道该去问谁。

  到现在才知道这其实还是腾讯公司在保护我们,这种警告信息使得我们避免了被一个叫“视觉中国”的图形网站敲诈勒索,这个公司将几乎所有的图片都声称为己有,用律师向用户索要费用,小用户因为无法和上市公司打法律战,就只能选择交赎金或者保护费。

  但这个“视觉中国”有点过于利令智昏了,前几天居然声称那张黑洞的照片也是他的,要收钱,这就激起了太大的民愤以至于不可收场。

  从今天一早开始,企鹅号上这种警告信息和数据统计都不见了,看来和“视觉中国”的联系被断开了。

  为“视觉中国”洗地的人总喜欢拿“保护版权”来说事,似乎在“保护版权”的幌子下就可以肆意作恶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版权”和“这个作品有没有版权”以及“你有没有这个作品的版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混淆这些概念来说事就是流氓。

  版权,COPYRIGHT,也称著作权。现代社会的版权主要是着眼于保护社会成员的劳动成果和经济利益,理解版权首先要从这个定位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1条里对于照片等摄影写真作品的版权规定是这样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著作权法中对其他形式的作品保护年限是“作者去世后50年”,之所以对摄影等写真作品另作规定是基于人类社会这样的一个共识:“应该把50年前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公开告诉下一代“。

  维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就是版权的法理。

  只有了解了法理才能真正理解法律,照片版权只有50年的道理就在这里,所以50年之后,照片就可以无偿地在媒体上发表,哪怕是什么“视觉中国”创始人的柴继军自己拍的也一样。

  还有一些照片是生来就没有版权的,因为创作者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版权。前面说过版权是保护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手段,而有些创作者没有要保护的经济利益或者本身就是为社会服务的公权机构等用社会税收养活的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比如美国海军、陆军和陆战队在二战中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在美国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里面都可以查得到,也可以复制出来,可以随便使用,没有版权这么一说,发表时提一句来源更好,不提也无所谓,从来没有见过美国国家档案馆和人打板权官司,这一次的黑洞照片其实也是这样。

  美国国家档案馆,发这里的图片本来应该没事的

  大家都知道一个有名的图片网站叫Getty,Getty上有很多很好的历史照片,上面都打了水印,给他钱可以把水印消掉。但是如果你不在乎那个水印,就这么用,他也不会来找你,因为他没有这些历史照片的版权,他有版权的那些照片你去试试?

  没有见过吐槽Getty的,那才是健全的图形网站应有的经营模式。

  而“视觉中国”则是先定义“全世界的所有图片都是他的”,用爬网的方式去满世界寻找图片回来打LOGO,谎称他拥有那图片的版权,再向用户勒索钱财,像黑手党收保护费一样。就是一个这样的黑社会商业模式,和版权毫无关系,你“视觉中国”怎么会有二战时期甚至19世纪的照片的版权?

  被“视觉中国”索要费用的图片里有很多本来就没有了版权的保护,还有很多版权根本就不在他那儿的,这种谎称版权进行敲诈的行径都不仅是欺骗了,根本就是寻衅滋事的流氓。用“维权”来为“视觉中国”洗地是没用的,那是一个以碰瓷为主业的黑手党公司。

  但这次的黑洞照片碰到了铁板上了,昨天股价一字跌停板,下周一看来还是只能一字跌停,因为那个碰瓷商业模式无法继续,不可能再盈利了,这种流氓公司退市最好。

  总算一字跌停了

  再说几句在照片上非常容易混淆的“所有权”和“版权”的关系,有人可能有些老照片,但他所有的只是这些照片的所有权,并没有版权,旁人偷盗了这些照片肯定犯罪,但是“盗用”了这些照片就还真不好说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