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今天,滿耳朵都是商譽,很多自媒體都在跟進說商譽,實際上,舊年我們曾經寫過的商譽的內容有很多很多次,連帶股權質押和融資問題。很多分析師等到遍地雷的時候再提示風險,似乎太晚,故而我們今天不談商譽。

保險行業也暴雷,A股還可有安全的? 財經 第1張

內地人壽業績暴雷,在舊年我們談過保險業的擔憂。很多投資人認為財務分析是從報表上得出結果,而實際上,大多數財務分析起於行業現狀和常識。

我們瞭解一下內地的人口歷史,我們國家有三次人口出生高峯,第一次是1949到1957,戰爭結束的嬰兒潮,美國從1945開始,我們建國開始。第二次是1962到1973,和第一次僅僅隔三年自然災害。第三次是1981到1990,經濟復蘇,第一次嬰兒潮的人口到了生育高峯,從而就出現了人口最多的80後。

保險行業也暴雷,A股還可有安全的? 財經 第2張

然後你再打開各保險公司的報表,看主營業務收入中各險種的佔比,你會發現實際上大多數的保險公司,如今主力險種都是壽險及健康險。這幾年這兩個險種的比例都很高,而且大多數保險公司佔比還在進一步提高,成為業績主要驅動力。

你看明白了嗎?所有保險業最近幾年收入的增加,主要因為第一和第二人口洪峯的老人為養老做安排,增加了壽險和健康險的支出。

我們當然知道保險公司一定要留下一些保障金用來支付養老保險,但是這些保障金必須要有收益,大概在10年前,我計算了下當時有個叫“瀟灑聽日”的保險很火,當時我用年金復利算,大概是6%的年復利,而如今我大致看了下現在的保險,算了下年化復利是4.8%左右(這種計算非常復雜,在此略過,八九不離十)。也就是說,我們僅僅看現在的保單,保險公司為了保證支付,每年大致上復利收益率不能低於5%。

另外還有,保險要支付傭金,大約是5%,分期支付,還有些七七八八的損耗,故此大致上,保險公司每年必須賺到保費的8%,才能平衡合同,如果能賺到10%,那麼可以成為優秀的保險公司。

如果一年投資能夠賺到20%,對,那個人叫巴菲特,伯克希爾哈撒韋就是這麼家保險公司。可是,全世界也就一個巴菲特能夠堅持這麼多年的復利勝利。

保險行業也暴雷,A股還可有安全的? 財經 第3張

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說過:“超過6%的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人壽為乜受到股票市場如此大的影響,就是因為,其不可能通過固定收益產品來獲得8%收益。

我不知道內地平安如何,情況應該好於人壽。但是即使內地平安現階段能夠獲得好的回報,但問題亦是同樣存在,他能否通過投資保持這個收益,不是一兩年,是幾十年穩定的投資收益。如今巴菲特垂垂老矣,我們對伯克希爾哈撒韋都看不透徹,何況是內地平安。

看過上面的內容,你對於保險業的困窘大致瞭然。由於老齡化,內地大部分保險公司都將側重點轉移到了壽險及健康險,這些年保持的高增長實際上來源於保費收入的增加,而這些收入的增加同時代表未來更多的義務。

同樣因為老齡化,無論是養老金還是保險公司,未來都會造成支付壓力,而這個壓力必須要靠投資收益來解決。

保險類股票,暫時不能久持。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未來幾年保費會突然減少,這是個潛在而持久的過程。有人也許又覺得一場牛市可以支撐保險公司這個趨勢,個人不覺得,實際上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應該來自企業的盈利能力,而不是股市差價,因為保險公司的週期很長,今年的差價,很容易明年就虧沒了,比如人壽。

故此,說到底,還是宏觀面增加企業利潤的問題。而保險行業靠保費支撐的巔峯,也就是最近幾年,未來都要靠類似巴菲特那樣的投資,還要靠內地經濟長期高水平的發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