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吃这个瓜

  这两天视觉中国霸屏热搜,

  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尖浪口!

  那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时间线!

  1

  黑洞发布

  视觉中国维权

  4.10号晚上21::00

  中国与全球多地公布了

  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

  而正当大家拿着黑洞照片玩梗

  玩的不亦乐乎时

  有人却扔了一枚炸弹出来

  什么?

  黑洞照片已被视觉中国注册了?

  在视觉官网一查还真的是...

  第二天,

  “视觉中国”还在微博上还发表了声明

  视觉中国声称已获得此版权

  如果要用就需要向他们交钱,

  新闻传播用途800

  商业用途价格在3000以上!

  2

  视觉中国被怒怼!

  网络质疑声一片!

  关于黑洞版权问题,

  有人咨询了中科院,

  中科院院士发表声明:

  这张图片,是属于全人类的。

  更离谱的是,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也表示,

  从未,也不能将他们的图片版权

  转让给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

  且视觉中国从未就黑洞图片联系过ESO,

  一时激起千层浪,

  共青团中央直接点名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

  各大知名企业也发现自己的logo和商标

  被打上了“视觉中国”的标签

  苏宁

  360

  联想

  凤凰

  新浪

  百度

  最惨的是海尔,

  一不小心裤衩都成别人家的了

  3

  网信办连夜约谈

  视觉中国被关停!

  11号的时候,

  此事热度一直维持高位,

  晚间,天津市网信办连夜约谈“视觉中国”

  并责令公司网站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

  采取措施消除恶劣影响。

  紧接着,视觉中国在微博发表致歉信称,

  将接受广大网民和媒体的监督批评,

  全面配合监管部门彻底积极整改。

  目前,

  视觉中国官网已经关闭

  网站首页变成了一封致歉信

  4

  视觉中国究竟是如何赚钱的

  作为一个号称“维权卫士”的版权公司,却明目张胆地干着侵犯著作权的勾当。“视觉中国”的大量图片都没有获得授权,却运用合法的手段向使用人、甚至向肖像权人谋取非法的利益。

  “视觉中国”自己才是真正的“黑洞”,无论是国家的标志、企业的标识、个人的肖像,甚至宇宙的“黑洞”,都是“视觉中国”的。

  “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其实早已备受诟病。

  上海证券报在2018年9月的报道《“视觉中国”,王者还是贡臣》一文中提到,接近视觉中国人士透露,视觉中国并不追求直接判决赔偿,主要是为了将维权变为销售,转被告为独家签约客户。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为上市公司贡献 80%营收的核心业务“视觉内容与服务”,正是被众多企业质疑“钓鱼维权”的部分,其主要方法是“诉讼盈利、维权获客”。

  视觉中国表示,大多客户会在诉讼判决前与其达成和解,成为长期合作客户,最终通过法庭诉讼生效判决的金额不超过0.1%。

  版权诉讼,“视觉中国”、图片版权所有人、图片使用人,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请看运用iCourt智能检索系统的大数据分析:

  上图为汉华易美(天津)图像技术有限公司与华盖创意(北京)图像技术有限公司的组织架构,可以看出,上述两家公司均为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关联公司。

  上图为近五年著作权(图片)纠纷案件中作为原告主体的前五名,可以看到,汉华易美(天津)与华盖创意(北京)位列其中。

  上图为汉华易美(天津)近三年作为原告参与著作权(图片)侵权纠纷案件的数量。

  上图为华盖创意(北京)近五年作为原告参与著作权(图片)侵权纠纷案件的数量。

  假设每个案件能够取得5000元的赔偿款,那么两家公司近五年共计可取得约1250万元的收益,这还不包括没有进入诉讼程序的大量案件。

  使用权人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那么,图片的版权所有权人是否获得了收益?又获得了多少收益呢?

  正如新华社微信刊文所言:

  “打着版权保护的幌子做起了生意,

  怕是不太合理。”

  综合天鸿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