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2019年2月14日下午3:15分左右,印度克什米爾地區的中央後備警察部隊遭到恐怖分子襲擊,襲擊至少造成42人死亡。[ 1 ]

爆炸現場,地點為克什米爾的斯利那加市附近高速公路約20公里處

消息人士稱,襲擊者是當地一個稱作「瓦卡斯突擊隊」的隊員,名字叫阿迪爾·艾哈邁德·達爾,是當地卡卡波拉村的居民,去年加入恐怖組織。

印度總理莫迪當天譴責了這一「令人髮指的」襲擊事件,並在推特上寫道:「勇敢的安全人員不會白白犧牲。」

印度總理莫迪當天關於爆炸事件的推特

印度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暗中指責巴基斯坦:「我們呼籲巴基斯坦停止支持在其境內活動的恐怖分子和恐怖組織,……」但巴基斯坦外交部否認巴基斯坦與此事有任何牽連。

隨後據目擊者和一名印度警察的說法,數百名印度政府軍封鎖了該地區約15個村莊,開始進行逐屋的清剿。[ 2 ]

爆炸襲擊後,雖然巴基斯坦政府極力否認,但印度仍然誓言報復。[ 3 ]

外科手術2.0行動

為報復2月14日在南克什米爾普爾瓦瑪地區發生的導致40餘名印度後備警察部隊恐怖襲擊,印度在2月26日凌晨實施了所謂「外科手術2.0」空襲行動。並在空襲行動後發表聲明稱:

In an intelligence led operation in the early hours of today, India struck the biggest training camp of JeM in Balakot. In this operation, a very large number of JeM terrorists, trainers, senior commanders and groups of jihadis who were being trained for fidayeen action were eliminated. This facility at Balakot was headed by Maulana Yousuf Azhar (alias Ustad Ghouri), the brother-in-law of Masood Azhar, chief of JeM.

譯:在今天凌晨的行動中,印度襲擊了在巴拉科特附近的最大的穆罕穆德軍訓練營。在這次行動中,大量的恐怖主義分子、教唆者、高級指揮官和正在接受自殺行動訓練的聖戰組織被清除。巴拉克特的這個設施由Maulana Yousuf Azhar(別名Ustad Ghouri)領導,他是穆罕穆德軍首腦Masood Azhar的姐夫。[ 4 ]

據報道,整個行動的經過如下:[ 5 ]

2月15日,印度空軍參謀長B·S·達諾亞提出將空襲作為報復性回應,被印度政府採納。

2月16日至20日,印度空軍和陸軍派出從以色列引進的「蒼鷺」無人機沿印巴實際控制線偵察收集情報。

2月20日至21日,印度空軍和情報機構列出空襲目標選項表。

2月21日,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Ajit Doval)從列表中選出了空襲目標。

2月22日,印度空軍選中了第1「老虎」中隊和第7「戰斧」中隊執行此次任務,兩支中隊總共12架幻影2000戰鬥機參與任務。

2月24日,被選中的幻影2000戰鬥機開始在印度中部進行演練,由「天空之眼」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提供行動支持。

2月25日,行動開始。12架幻影2000戰鬥機分批次從瓜廖爾起飛,掛載了激光制導炸彈。同時一架印度空軍「天空之眼」預警機從巴廷達起飛,一架伊爾-78加油機從阿格拉起飛,還有一架「蒼鷺」無人偵察機從一處祕密機場起飛。

26日凌晨3時20分至3時30分,幻影2000戰鬥機飛行員對多個目標進行最終確認,指揮所隨後下達投彈命令。印度戰鬥機沿著穆扎法拉巴德附近的印巴控制線低空飛行,使用激光瞄準吊艙指引目標並投下炸彈。

2月26日,印度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向總理莫迪做情況彙報,政府領導層對行動進行了評估。

環球時報繪製的空襲行動示意圖

據最初的報道,襲擊的目標包括巴拉克特[ 6 ]、穆扎法拉巴德、查克提等三地,並取得了驚人的戰果,大約有300名恐怖分子在空襲中喪生。[ 7 ] 甚至有這樣的描述:[ 8 ]

"the sleeping terrorists were sitting ducks for the Indian bombing," said one source.

譯:消息人士稱:「睡著的恐怖分子就像坐著的鴨子等著印度的轟炸」。

在印度人看來此次空襲是繼卡吉爾戰役後,印度空軍又一次風險很高、壓力很大,卻成功的行動。印度空軍使用其「最好的飛行員」、「最好的飛機」、」最現代化的武器「精確空襲了巴拉科特附近賈巴哈(Jabha)高地的穆罕穆德軍營地。空襲從凌晨3點45分左右打響,持續了8分鐘。英國廣播公司引用至少兩名當地目擊者談到「五次爆炸」和「5-10分鐘的地震般的震動」。[ 9 ]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空軍在空襲前使用了蒼鷺無人機[ 10 ]對目標地域進行了偵察與情報收集,以支持武器的精確打擊任務。

蒼鷺無人機

在空襲過程中,12架幻影-2000在4架蘇-30 MKI護航下組成編隊,從印度腹地的機場起飛在2架伊爾-78加油機與1架費爾康和1架印度自研預警機支援下,從穆扎法拉巴德地區穿越實際控制線,以地形為掩護」出其不意「的對巴基斯坦境內的目標進行了打擊。

巴基斯坦軍方的反應

據巴基斯坦方面報道,印度空襲機羣,進入實際控制線約3-4英里(4.8至6.4千米)然後發射了空對地武器。從印度快報披露的情況看,印度飛機發射的應該是SPICE-2000制導炸彈和水晶迷宮 MK2導彈(AGM-142)兩種1000Kg級的空對地武器。

SPICE-2000制導炸彈

SPICE-2000制導炸彈是一種由以色列拉斐爾公司在標準的MK 84炸彈上安裝導向安裝套件以實現精確轟炸的制導炸彈。導向安裝套件包括一個前置部分套件,用於安裝感測器組件,控制部分取代標準MK 84炸彈的尾部,具有頭部、尾部和中間控制平面,共計12個控制面,分為三組,每組四個。該武器射程約為60公里,圓形誤差概率(CEP)小於3米,能夠精確地擊中地面目標。由於採用IR / CCD-TV雙模導引頭和先進的場景匹配演算法,這種武器具有白天、夜晚和惡劣天氣的能力。在近距離範圍內,武器識別目標並將其與存儲在存儲器中的智能圖像相關聯。此功能可克服目標位置錯誤和提供抗GPS幹擾的能力。

大力水手空對地導彈

水晶迷宮 MK2導彈又稱大力水手 II 導彈,也由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研製。該導彈由單級固體火箭提供動力,射程可達75千米以上。該導彈採用衛星制導與IR / CCD-TV雙模導引頭末尋的,並支持數據鏈。

從這次空襲行動已披露的細節看,印度空軍表現出了一定的體系作戰能力,特別是防區外空對地武器的實戰應用是卡吉爾戰役以來印度空軍的重要進步之一。

巴基斯坦軍方公佈的空襲現場照片

不過從巴基斯坦公佈的空襲現場照片看,這次空襲的主要受害者似乎是賈巴哈高地的松樹。而根據進一步的報道,空襲中唯一受傷的是一位叫Nooran Shah的六十多歲老人。他的頭部不幸被由於爆炸衝擊波掀起的門板砸中,不過萬幸的是他已經脫離危險出院了。[ 11 ]

印度空軍使用其「最好的飛行員」、「最好的飛機」、」最現代化的武器「精確空襲了巴基斯坦的巴拉科特附近賈巴哈高地的松樹。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專家,以Planet Labs Inc.提供的衛星照片對印度空軍的空襲目標地域的毀傷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三個明顯的彈坑偏離附近的建築物達150以上。而以SPICE-2000的命中精度,這一偏離應不大於10米。這說明印度聲稱的空襲戰果是不可靠的。

圖中黃色區域為彈著點

黃圈內的植被遭到破壞

而對健康植被區域的分析也確定三個明顯的撞擊區域距離設施邊緣150到200米之間。

美國智庫大西洋協會下屬的數字鑒證實驗室則對巴軍發布的空襲現場照片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三點結論:

空襲使用的武器的確是以色列生產的SPICE-2000制導炸彈;巴軍提供的照片確實是空襲目標地域的照片;空襲形成的彈坑距離最近的建築物不少於100米。

武器殘骸分析

由於SPICE-2000制導炸彈的制導模式有三種:1、衛星制導;2、衛星+圖像制導;3、衛星+圖像制導+人在環路修正,其中前兩種是屬於發射後不管方式。這次深入巴境內,為避免被巴方雷達過早發現,載機可能採用低空進入、到達投彈區突然拉起投彈,投擲高度應該較低,這使得射程大為降低。而且可能因為使用單座機投彈,為了減少巴境內停留時間,飛行員忙於加速脫離,無法分神進行最後鎖定操作,也沒有使用更可靠的「人在迴路」的導引方式,很多可能採用了第二種制導方式。可能由於目標圖像製作或者進入角度等原因,儲存的圖像與導引頭探測的圖像有較大偏差,導致導引頭無法識別出目標,炸彈只能依靠GPS制導。從落點集體平行偏移來看,印度方面似乎預設的目標參數位置沒有對地圖進行GPS糾偏,使得炸彈越過目標落在後面的山坡上。

印度空軍的作戰參謀是否直接從谷歌地圖上截取的目標坐標

而對於巴基斯坦軍隊而言,其現有的地空導彈主要以中國產的FM-90中近程導彈和LY-80中程導彈為主,缺乏FD-2000這樣的遠程防空武器似乎已經成為其國土防空體系的主要弱點。[ 12 ]

巴基斯坦反擊行動

在印度空襲後的第二天(2月27日),巴基斯坦空軍迅速進行了反擊。巴基斯坦軍方稱該國空軍在巴基斯坦空域擊落了兩架印度戰鬥機,其中一架戰鬥機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墜毀,飛行員被俘;而另一架墜毀在印控克什米爾境內,兩名飛行員情況未明。

巴基斯坦軍方在2月27日的戰況介紹

根據進一步報道,墜毀於巴控克什米爾境內的印軍戰機為米格-21 BISON(編號:CU2328),飛行員為印度空軍第51「持劍之臂」中隊的中隊長 Abhinandan Varthaman [ 13 ] [ 14 ]。

被擊落米格機的編號是CU2328
被擊落的米格機部分殘骸

被俘飛行員隨身攜帶的文件
被擊落的米格機殘骸正面
被擊落的米格機殘骸尾部

據報道,這名飛行員是印度前空軍元帥 Simhakutty Varthaman的兒子,該元帥曾擔任印度空軍東部司令部司令。

Abhinandan is the son of retired Air Marshal Simhakutty Varthaman, who currently lives in Chennai』s Tambaram in Tamil Nadu and last served as Eastern Air Command chief.

圖中左三為被俘的印軍中隊長 Abhinandan Varthaman

有報道稱巴基斯坦氣候變化國務部長Zartaj Gul Wazir在推特上分享了一段視頻,據稱巴基斯坦空軍飛行員 Hassan Siddiqui 在當天早些時候擊落了至少一架侵犯巴基斯坦空域的印度飛機。[ 15 ]

視頻封面

00:17巴飛行員慶祝擊落印度戰機

Hassan Siddiqui 屬於巴基斯坦空軍白沙瓦基地的第26 」黑蜘蛛「中隊 [ 16 ],據巴基斯坦每日時報報道,該中隊目前裝備的戰機為中巴合作研製的JF-17 」雷霆「多用途戰鬥機 [ 17 ]。 該戰機的主要空空導彈為PL-5EII(近距)和SD-10A(超視距),其中PL-5EII增加了一個雙頻段、多元紅外導引頭以及類似於PL-9的激光近炸引信。根據中國出口/進口機構CATIC的說法,PL-5E具有全向作戰能力,導引頭在發射前的最大偏離視軸角為±25°,發射後的偏視角為±40°;而SD-10A則是一種捷聯慣性制導+數據鏈校正+主動雷達終端制導的中遠程空空導彈,射程不少於70千米。

根據印度政府的聲明,當天被擊落的飛機是米格-21 BISON [ 18 ]。該飛機是米格-21的出口升級版,印度空軍是第一個客戶。配備PhazotronKopyo(Spear)機載雷達,探測距離達57 千米,能夠同時跟蹤8個目標並使用半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如Vympel R-27)攻擊其中的2個。雷達還使戰鬥機能夠部署主動雷達尋的空對空導彈,如Vympel R-77。俄羅斯聲稱這個版本相當於早期的F-16。此後印度空軍通過增加頭盔式瞄準具(HMS)、升級其航空電子設備,能夠發射像R-73(導彈)這樣的高瞄準線導彈,並具備戰術數據鏈接,進一步提高其已經強大的WVR戰鬥能力,在Cope India和Red Flag Exercises中對F-15C Eagles的表現也非常出色。

由於JF-17可發射的SD-10A射程超過米格-21 BISON 的最大雷達探測距離,因此在視距外在預警機協助下採用SD-10A(使用離散桿戰鬥部)進行超視距空戰無疑是最合理的戰術方案。但據網上流傳的消息稱,這架印度米格機是被PL-5E擊落的,同期被擊落的還有一架蘇-30 MKI。

網上關於印巴27日空戰的傳言

2月28日,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發表談話,稱:

Two Indian Mig-21 fighter planes crossed border and, in retaliation, were shot down,」

譯:兩架印度的米格-21戰鬥機穿過邊界,為了回擊,它們被巴基斯坦空軍擊落。

目前雖尚未有空戰的更多細節公佈,但巴基斯坦空軍迅速而有力的反擊仍然讓人印象深刻

2月28日,印度發布了一張疑似在印佔克什米爾撿到的AIM-120C-5導彈殘骸,並認為是巴基斯坦的F-16 C/D參戰的證據。

印度發布的導彈殘骸照片

2月28日晚,印度新德里電視臺發布消息稱:27日,巴基斯坦空軍的由包括8架F-16、4架幻影-3飛機、4架中國製造的JF-17「雷霆」戰鬥機組成的編隊企圖攻擊印度目標。該編隊於上午9時45分被發現,當時它們距離控制線10公里。印度的八架包括四架蘇-30 MKI、兩架升級的幻影-2000和兩架米格-21 BISON 起飛攔截。指揮官 Abhinandan Varthaman 緊追一架巴基斯坦的F-16,他的雷達鎖定了它並發射了一發 R-73空對空導彈。然後巴基斯坦的F-16 發射的AIM-120-5 擊中了他的座機。[ 19 ]

印度公佈的導彈合同號

針對印度方面的報道,真是無力吐槽,編的就像寶萊塢的劇本,無畏的印度空軍用八架俄國機和法國機攔截了十六架美國機和中國機,取得了1:1的戰果,一時間空中AIM-120C-5亂飛,畫面感十足,洛馬和成飛的老闆則在畫面外罵mmb……當然最經典的是,傳言擊中米格機的導彈是中國臺灣從美國購買的,嘿嘿……

網上關於導彈來源地的傳言
文件顯示導彈出售給了中國臺灣

2月28日晚七點左右,印度三軍召開了聯合媒體吹風會,在會上印度軍官展示了之前提到的在拉傑裏以東找到的導彈碎片,以證明巴基斯坦的F-16戰鬥機在克什米爾的拉古裏上空發射了AMRAAM導彈,這與伊斯蘭堡聲稱她在27日沒有在空襲中使用F-16噴氣機相矛盾。更進一步強調,由於將噴氣式飛機賣給伊斯蘭堡的美國不允許這些平臺用於進攻使用,因此證據對於證明在攻勢中使用F-16噴氣式飛機至關重要。[ 20 ]

印度軍官在新聞發布會上展示導彈碎片

不過會上發布的新聞稿似乎為我們證實了一些27日在克什米爾上空進行的空戰細節:

  • 空戰發生在克什米爾的拉傑裏(Rajauri);
  • 印軍出動了米格-21 BISON、蘇-30 MKI、幻影-2000等機型以攔截巴軍的空襲編隊。
印軍28日新聞稿第一頁
印軍28日新聞稿第二頁

有趣的是在吹風會的第二天(3月1日),印度宣佈第51中隊所屬的印度空軍西部司令部司令 Chandrashekharan Hari Kumar 退役。[ 21 ]

Air Marshal [ 22 ] Chandrashekharan Hari Kumar PVSM AVSM VM VSM ADC, Air Officer Commanding-in-Chief, Western Air Command Indian Air Force retired on 28 February 2019 after an illustrious career spanning over 39 yrs.

為更好的釐清真相,不妨先整理一下時間線,根據ANI的一篇報道,印度方面掌握的主要時間節點(註:印度當地時間)如下:[ 23 ]

09:45 印度由預警機與地面雷達組成的空防預警系統發現位於拉瓦爾品第薩戈達伊斯蘭堡巴基斯坦空軍基地的有異常情況,大量戰機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空域聚集。

09:50 十架巴基斯坦空軍飛機飛行至距離實控線約十公里 [ 19 ],試圖從西面進入克什米爾Jhangar地區空域襲擊印度目標。 印度空軍的防空網路立即被激活,包括兩架米格-21 BISON和三架蘇-30 MKI在內的五架戰鬥機從阿瓦恩蒂波拉斯利那加機場起飛(這些機場最接近侵入空域)。

引自英國衛報報道:A visual guide to the Kashmir tensions

09:5X 三架巴基斯坦空軍戰鬥機從拉傑裏西面進入印佔克什米爾上空,並停留了2-3分鐘,期間向一個印度陸軍旅總部和一個油料貯存區投下數枚非制導炸彈。然後遭遇了印軍飛機的攔截,並發生空戰。隨後印軍哨所的士兵看到一架飛機墜落於巴控克什米爾的藍谷(Lam valley )並有一名飛行員跳傘。

10:05 一架印度空軍的米-17 V5救援直升機在距離斯里那加國際機場約十千米的加蘭德卡蘭村(Garend Kalaan)墜毀 [ 24 ] [ 25 ],機上全部六人與一名地面平民死亡。據目擊者描述,該機分解成兩部分,墜地後立即起火。

直升機墜機現場

而根據巴基斯坦方面的說法 [ 26 ],在印度當地時間09:15左右,在距離實控線7千米的畢穆巴(Bhimber)的霍蘭村(Horran),村民Mohammad Razzaq Chaudhry注意到附近空域異常情況。不久他看到天空有兩架飛機在交戰,一名飛行員降落於離開他家一千米的地方,他同時打電話給村裡的幾個年輕人,要求他們在軍隊人員到達之前不要靠近殘骸,但要抓住飛行員。此後巴基斯坦軍隊在村民幫助下拘捕了這名飛行員,也就是中隊長 Abhinandan Varthaman。

視頻封面

01:24Abhinandan Varthaman回答問題

被俘後這位印度飛行員這樣說道:[ 27 ]

"I am a fighter pilot in the Indian Air Force. I was in search of the target when your [Pakistan] Air Force shot me down. "

譯:「我是印度空軍的一名戰鬥機飛行員。當你們的(巴基斯坦)空軍擊落我時,我正在尋找目標。「

根據印巴雙方提供的不多細節,整個空戰過程可能是這樣的:

首先這次行動是巴基斯坦空軍的北部與中央司令部的聯合行動。

巴基斯坦空軍北部司令部所轄主要空軍基地
巴基斯坦空軍中央司令部所轄的主要空軍基地

出動的部隊包括中央司令部所屬第38聯隊的飛行中隊(F-16戰鬥機、幻影戰鬥機等)與北部司令部所屬的第33(JF-17戰鬥機與薩博2000預警機等)、35(伊爾-78加油機等)、36聯隊的飛行中隊(JF-17戰鬥機等),分別組成中央集羣與北部集羣。[ 28 ]

北部集羣在伊斯蘭堡附近空域完成空中加油後,部分戰機(主要是JF-17)與由南向北飛行的中央集羣在距離實控線約十千米靠近拉傑裏的空域會合;然後三架中央集羣的戰機進入印佔克什米爾空域並向印軍目標投擲了非制導炸彈[ 29 ]。

印空軍發現了巴軍的作戰意圖後,從阿瓦恩蒂波拉與斯利那加起飛了兩架米格-21 BISON、三架蘇-30 MKI組成攔截羣從斯利那加西南方向的拉傑裏地區進入印佔克什米爾空域的巴軍機。

巴空軍發現了印軍的企圖後,迅速後撤吸引前出的印空軍米格戰機追擊。然後已佔據有利戰位並低空飛行利用地形隱蔽的北部集羣戰機突然拉高從側後方向印軍戰機發射空空導彈,已證實擊落印軍一架米格-21 BISON戰機。

當印軍發現有本方戰機被擊落、飛行員跳傘後,迅速從斯利那加起飛了一架米-17 V5救援直升機以實施救援。

巴軍發現這一情況後,由巴境內的F-16發射AIM-120C5導彈以BVR的方式在斯利那加南面約十千米處將印直升機擊落。[ 30 ]

整個行動,巴基斯坦空軍動用的戰機數量可能真如印度媒體所言的達到24架之多。

影響

印度以反恐為名,從空中入侵一個主權國家的領空,必然會激起反擊。正如印度快報的一篇評論中所言:

This airstrike also sets a precedent for future action by India: use of airpower in mainland Pakistan against terror camps. If it is Balakot today, it could be Bahawalpur or Muridke tomorrow. This new template for Indian response is going to create a public clamour in India after every terror incident to punish Pakistan, another reason that makes it a real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譯:印度的這次空襲也為今後的行動樹立了先例:在巴基斯坦大陸使用空中力量攻擊恐怖營地。 如果是今天的巴拉科特,明天可能是巴哈瓦爾布爾或穆裏德蓋。 印度應對(恐怖活動)的這個新模板將在每次發生恐怖事件並懲罰巴基斯坦之後在印度引起公眾喧囂,這是使其成為雙邊關係史上真正分水嶺的另一個原因。

印度政府自欺欺人的將對巴基斯坦領土的轟炸稱為情報引導的行動和非軍事先發制人的行動,必然不會得到巴基斯坦的認可,必然導致南亞次大陸的形勢空前緊張。[ 31 ]

有人認為,印度發動空襲的目的是國內選舉需要。那麼一個國家的一個政黨為了選票而將兩個國家甚至世界置於核戰的恐慌之中,非常的不道德

日前,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堡政策研究所(IPI)組織了多名專家對未來局勢進行了分析,他們指出由於在國內選舉方面的脆弱性,因此莫迪在現階段採取緩和措施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更為根本的問題是克什米爾問題一天沒法得到徹底解決,類似由於2月14日爆炸襲擊導致的危機會層出不窮。[ 32 ]

尾聲

事情還在繼續,一些真相也許被掩蓋了[ 33 ],印度在對外關係中確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具有深遠和令人擔憂的後果[ 34 ]。正如伊斯蘭國家組織就近期印巴局勢緊張而發表的聲明中所述:[ 35 ]

「Jammu and Kashmir remains the core dispute between Pakistan and India and its resolution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dream for peace in South Asia.」

查謨和克什米爾仍然是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核心爭端,其解決方案是南亞和平的夢想中必不可少的。

視頻封面

13:12你是雷霆本尊,你伴暴風雨而生

至此關於印巴近期衝突的介紹告一段落,留下了一些懸念,如印度的米格戰機是被什麼空空導彈擊落的?我想我已經給了足夠的線索,就給讀者們自己繼續去解謎吧

附錄一 米格-21 BISON 在印度空軍中的戰術地位

一些朋友在私信中和我就印度空軍是否擊落了巴基斯坦空軍的F-16交換了意見。對於這一問題,我持開放的立場。最近印度國防部長 Nirmala Sitharaman 曾在3月12表示已經掌握「被擊落」的巴基斯坦飛行員的身份信息 [ 36 ],對此我的態度是靜觀其變。

印度的米格-21 BISON是一種在二代戰鬥機基礎上進行了四代戰鬥機航空電子設備和感測器升級的戰鬥機。具體升級內容包括:

  • 一個玻璃駕駛艙、雷達警告接收器,用於發射高瞄準線R-73短程空對空導彈的頭盔式指示系統。雖然沒有公開,但它似乎也包括數據鏈路終端。
  • Phazatron Kopyo(「Spear」)輕型多模雷達安裝在噴氣式飛機的前錐上,也允許它使用R-77超視距空對空導彈。
  • 從以色列獲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設備,即固定式ELTA-8222 自我保護電子戰艙。這一設備雖然是21世紀初的產品,但即使在今天它仍然能夠對敵方雷達系統造成嚴重幹擾 - 特別是在大多數第四代戰鬥機上裝備的機械掃描陣列火控雷達。 [ 37 ]

To put it metaphorically, the Bison wasnt a cavalry soldier or a scout, it was a ninja.

打比方說,野牛不是騎兵或偵察兵,而是一個忍者。

在歷史上的 Cope India 2004 演習中,印度空軍向美國飛行員展示了一種米格戰鬥機與蘇-30 MKI的協同戰術:

  • 印度空軍蘇-30 MKI 使用其強大的雷達和光電設備來建立態勢感知,然後將數據通過數據鏈傳輸到或語音通信告知升級後的米格-21的飛行員。
  • 米格-21 BISON在雷達關機並發射很少甚至無線電靜默的情況下接近美國的F-15,在使用ELTA-8222電子戰艙對F-15 C 的強大的AN / APG-63雷達進行強幹擾,並結合米格-21自身很小的雷達和視覺特徵,米格機可以出現在F-15的視距範圍內。
  • 最後米格機飛行員使用頭盔瞄準系統向F-15發射具備高離軸發射能力的R-73紅外格鬥導彈。

當然這次演習中,美國飛行員被限制使用AIM-120,並且沒有得到預警機的幫助。

如果印度空軍的米格-21 BISON能夠擊落巴基斯坦空軍的F-16 MLU,其戰術應該是類似的,並且由於印空軍預警機的可能參戰而獲得更強的態勢感知能力。[ 38 ]

總之,核心問題是誰掌握了電磁空間

附錄二 一些似乎可信的細節

2019年3月27日,印度斯坦時報似乎透露了一些2月27日那場空戰的細節:

印度的四架蘇-30 MKI在超視距的距離上被巴基斯坦空軍的F-16使用AIM-120攻擊了,而當時印軍的蘇-30 MKI則未能鎖定對手。

兩架印軍的幻影-2000鎖定了一些巴基斯坦的戰機,迫使其不得不提前丟棄攜帶的南非制防區外武器,但扔有一枚擊中了瑙謝拉旅(Nowshera brigade)的司令部大院。

印軍的六架米格-21 BISON利用比爾本賈爾嶺的掩護躲過了巴基斯坦預警機的偵察,讓空戰區域上空巴基斯坦空軍感到意外。但顯然巴基斯坦空軍的目標是把印度戰機引入預設的擊殺區。

由於通訊被幹擾導致Abhinandan Varthaman未能聽從地面管制而被誘入巴基斯坦空軍的預設「埋伏圈」。

(完)

腳註

  1. 見人民網相關報道。
  2. 見半島電視臺中文網相關報道。
  3. 見新華社相關報道。
  4. 穆罕穆德軍是活躍在克什米爾的巴基斯坦境內恐怖組織。該組織的主要政治要求是將克什米爾合併到巴基斯坦。
  5. 見環球時報相關報道。
  6. 巴拉克特位於巴基斯坦北部,曾在2015年的地震中被摧毀。
  7. 見今日印度相關報道。
  8. 見今日印度相關報道。
  9. 見印度快報相關報道。
  10. 蒼鷺無人機是以色列研製的一種中等高度長航時無人駕駛飛行器。它能夠在高達10500米(35,000英尺)的中高空連續執行長達52小時的飛行任務。印度空軍目前裝備有約50架,主要攜帶光電和合成孔徑雷達執行偵察任務。據新華社2017年12月7日報道,西部戰區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張水利就「印度無人飛行器侵入中方領空並墜毀」表示,近日,一架印度無人飛行器侵入中方領空並墜毀。印方此舉侵犯了中國領土主權,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中國邊防部隊採取專業和負責任的態度,對該裝置進行了識別查證。
  11. 見巴基斯坦黎明報相關報道。
  12. 有消息來源顯示巴方希望能夠引進2-3個營FD-2000防空導彈系統,一個標準FD-2000防空導彈營包括1部多功能相控陣雷達、1個指揮/火控中心、8部4聯裝導彈發射車以及後勤保障系統組成,導彈最大速度超過4馬赫,最大射程大約125公里,最大攔截高度27公里,可以同時攔截6個以上目標,FD-2000不但可以攔截空中作戰飛機,還能攔截近程戰術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根據2018年珠海航展消息,中國已經批准FD-2000改進型防空導彈出口,它的射程更遠,作戰能力更強。
  13. 見印度時報相關報道。
  14. 見巴基斯坦黎明報相關報道。
  15. 見巴基斯坦黎明報相關報道。
  16. 小說《國家意志》(現名 雷霆反擊)中的默罕默德·薩米(上校/少將/中將) 曾任巴基斯坦空軍第33聯隊第26(黑蜘蛛)中隊中隊長,是一位全程參戰的老兵,擊落過所有型號戰機,目睹了所有戰友的消逝和年輕人的犧牲。戰後成為國家英雄,官至空軍參謀長,後移居歐洲。薩米戰績計有飛機40架(包括預警機2架)、戰車5輛、師級指揮部2處、自行迫擊炮1輛、自行高射炮2輛、軍車若干,另有疑似戰績1架、集體戰績3架。實際上目前並無官方報道顯示 Hassan Siddiqui 是第26中隊的成員,或許仔細的朋友可以從錄像中發現線索。
  17. 巴基斯坦北部空軍司令部主要有卡姆拉空軍基地(第14、16中隊)和白沙瓦空軍基地(第26中隊)裝備了JF-17戰機,其中第14中隊於2017年裝備JF-17 Block II,第16、26中隊分別於2011年裝備JF-17 Block I。此外在2016年JF-17 Block II裝備第2中隊(屬南部司令部),2018年JF-17 Block II裝備第28中隊(屬南部司令部)。
  18. 見印度外交部在2019年2月27日發表的官方聲明。
  19. 見新德里電視臺相關報道。
  20. 見印度斯坦時報相關報道。
  21. 見印度國防部公告。
  22. 空軍元帥(Air Mshl或AM)是一名三星級空軍軍銜,起源於並由英國皇家空軍使用。這個等級也被許多深受英國影響的國家空軍使用,包括英聯邦,它有時被用作具有非英國空軍特定國家的同等級別的英語翻譯。空軍元帥是相當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副海軍上將或英國陸軍與皇家海軍陸戰隊的中將軍銜。在其他北約部隊,如美國武裝部隊和加拿大武裝部隊,相當於三星中將。
  23. 見ANI相關報道。
  24. 見此報道。目測直升機墜毀地點距離拉傑裏約50千米,距離巴基斯坦邊境約70千米。
  25. 見印度經濟時報相關報道。
  26. 見巴基斯坦黎明報相關報道。
  27. 見巴基斯坦黎明報相關報道。
  28. 巴空軍第38聯隊駐紮於薩戈達,第35聯隊駐紮於拉瓦爾品第,第33聯隊駐紮於伊斯蘭堡以西的卡馬拉,第36聯隊駐紮於白沙瓦。
  29. 從空襲投擲的是非制導炸彈這一情況看,我認為進入印佔克什米爾空域的應是幻影戰機。
  30. 見新浪軍事相關分析。至於前面網上傳言的擊落蘇-30 MKI可能主要是因被俘飛行員曾擔任蘇-30 MKI飛行員,而當天俄羅斯衛星網一篇報道的配圖更誤導了廣大喫瓜羣眾。
  31. 見印度快報相關報道。
  32. 見巴基斯坦黎明報相關報道。
  33. 一直有傳言說在27日有印度媒體報道一架蘇-30 MKI在克什米爾墜毀,但這些報道現在都找不到了,消失了。
  34. 見巴基斯坦黎明報相關報道。
  35. 見巴基斯坦黎明報相關報道。
  36. 見印度師表相關報道。
  37. JF-17 Block 2 戰鬥機裝備的是KLJ-7 X波段火控雷達,參見此網站;而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F-16均已升級至F-16 MLU標準的技術水平,因此其裝備的雷達應為AN/APG-66(V)2,與中國臺灣地區採購的F-16相當。
  38. 參見Tyler Rogoway的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