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是一項複雜的工作,需要做長期而有效的準備工作,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提高認定成功率,必須提前佈局,早作準備!這不,小編髮現19年的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時間出爐了,這不立刻為你呈上來啦!不用謝。

2019年的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時間如下—以各地政策通知為準

掐著時間,距離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想要申報高企的企業是否已經準備好各項材料,特別是專利的數量是否足夠了?

根據以往的申報高企的資料,有關專利的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1個發明專利或者5個實用新型專利;

第二種:15-18個專利。

到底哪一種說法纔是正確的,或者說是有利於企業申報高企的呢?

我們今日就根據對高企申報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讀,詳細瞭解一下申報高企到底需要多少的專利,又是如何評定的。

高新技術企業評審的考覈指標,總分為100分,其中知識產權佔30分,科技成果轉化也佔30分,這兩項都是與專利息息相關的。

先不提知識產權方面,就看科技成果轉化,其得分的標準有6個層次:

1、平均年成果轉化5項及以上的得分為25-30分;

2、平均年成果轉化4項及以上的得分為19-24分;

3、平均年成果轉化3項及以上的得分為13-18分;

4、平均年成果轉化2項及以上的得分為7-12分;

5、平均年成果轉化1項及以上的得分為1-6分;

6、平均年成果轉化0項及以上的得分為0分。

從上述評分來看,平均年轉化不低於5個科技成果的才能得到最高一個檔次的分數。

所謂的科技成果轉化就是一個流程,即企業開展科研立項,並取得科研結果,該結果用於產品的生產,且新產品品質有所提高並帶動銷售的增加。

要說這其中與專利到底有什麼關係?往下看~

1、其一,就是科研成果。

想要證明科研成果,一是概括科研工作結束後取得的技術點,也就是所謂的技術訣竅;另一種方式就是通過知識產權證明,像是專利、軟著等等。

可是前者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你想,若是你的技術點都無法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那麼其技術含量與被認可的程度可想而知是如何的,評審自然更加清楚這一點。所以在沒有專利的情況下,其科技成果更加容易被否決

這就很明確的需要企業為自己的科技成果申請相關專利,以提高在科技成果轉化上的得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高企在一般情況下審核的是企業前三年的材料。從這一點來看,每年不低於5個科技成果轉化,即15-18個專利是相對保險的。

2、除了科技成果轉化,其他方面如何體現出專利的重要性呢,又該如何計算擁有多少專利才能申報高企?

知識產權

【8分】從知識產權上來看,發明專利為I類知識產權,實用新型專利、軟體著作權為II類知識產權。

1、1項及以上I類知識產權得分7-8分;

2、5項及以上II類知識產權得分5-6分;

3、3-4項II類知識產權得分3-4分;

4、1-2項II類知識產權得分1-2分;

5、0項知識產權得分0分。

由此可見,無論有多少實用新型專利,在這方面是無法獲得滿分的。

【8分】從技術先進程度來看,雖然發明專利佔有明顯優勢,但是不是絕對的。並非只有發明專利的技術性高,在實用新型專利數量足夠多的情況下,出現先進程度高的專利概率更大。

1、先進程度高7-8分;

2、先進程度較高5-6分;

3、先進程度一般3-4分;

4、先進程度較低1-2分;

5、無先進程度0分。

【8分】從關聯性上看,其關聯性就是指知識產權在產品上發揮的作用。在方面發明專利便沒有優勢了,而是需要實用新型專利。

1、關聯性強7-8分;

2、關聯性較強5-6分;

3、關聯性一般3-4分;

4、關聯性較弱1-2分;

5、無關聯性0分。

【6分】從知識產權獲得方式來看,自主研發可獲得3-6分;受讓受贈或併購則是1-3分。這裡跟知識產權的種類和數量無關。

所以,專利的數量越多,得高分的可能性就越大,並非一定要是發明專利。

知識產權

對於申報高企而言,合理的研發費用佔比越高,通過率也就越高。研發費用最明顯的表現方式就在於專利作為研發成果的出現,研發成果越多,與之相對的研發越容易獲得認可,產生的費用也就越高。例如,某企業三年內產生5個實用新型專利,其研發費用若是過高就顯得太假。一般來說15個專利,研發費用在15-20萬,纔是相對正常。

高新技術產品的銷售收入

在高企審核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的銷售也是很重要的,其收入要達到60%以上,即企業大部分收入都要來自於高新技術產品。高企中的高新技術產品不一定是取得高新技術產品證書,不過一定要擁有專利和檢測報告等證明文件的。從這方面來講,專利越多,覆蓋的產品範圍越廣,可計入高新技術產品的銷售收入越多。更有甚者,某些企業甚至可以達到100%的高新技術產品收入。

綜上總結

據上述所言,高企申報只需要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專利,這是對高企管理條例的膚淺解讀,看似是為企業省錢,其實卻讓企業承受了不通過的風險。

而要求企業提供15-18個專利則是正確的解讀結果,雖然對企業而言支付了不少的費用,但其實在申報高企的時候為企業提供了可靠且強大的保障。

為此,即將申報高企的企業你們的專利準備的是否充足呢?為了順利通過高企認證,對於還缺少專利的企業而言,目前只能選擇購買專利了,或者現在立刻申請專利,或許還趕得上下半年的申報時間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