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和黃芩是用來做什麼的?

柴胡

【別名】才胡.山柴胡.硬柴胡,北柴胡.南柴胡。

柴胡,是傘形科植物。是一味「發散風熱葯。"生用 .酒炒或醋炒。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心包絡.肝.三焦.膽經。

【功效】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瘧疾,寒熱往來,脅痛,肝炎,膽道感染,膽囊炎,月經不調,脫肛。

【炮製理由】

1 .蜜炙後,可增加甙元的溶解度,而揮發則損失30℅,故有減低發散解表的作用。對身體虛弱的患者,無表證而患有肝鬱氣滯的病症,更為相宜。

2 .醋炙後,除去疏散作用而增強解郁疏肝止痛之功,因醋能和柴胡中的皂甙作用,增加溶解度。

【應用】

1.透表泄熱,為冶邪入少陽半表半里所致的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頭暈.目眩等證的要葯,常與黃芩.半夏等配伍,如小柴胡湯。

此外,柴胡又為治瘧疾寒熱往來的常用藥。

對於外感發熱,柴胡有解表泄熱之效,常與甘草同用,如柴胡湯。

2.柴胡不僅能疏泄少陰膽經之邪,又能疏肝解郁,為冶肝氣鬱結而見胸脅脹痛.頭暈目眩.耳嗚及月經不調等證的要葯,常與白芍.當歸等同用,如逍遙散。若用以治療肝膽濕熱鬱結者,常與茵陳.梔子等配伍。

3.用於氣虛下啗所致的氣短.倦怠.臟器下垂等證,有升舉陽氣效。常與升麻.党參等配伍,如補中益氣湯。

【用量】3一10克。

【使用注意】真陰虧損,肝陽上升者不宜用。

附:

柴胡,含揮髮油(為柴胡醇等).脂肪油(油酸.亞麻仁油酸.棕櫚酸 .硬脂酸等的甘油脂),a一波菜甾醇.側金盞花醇.三萜皂甙.葡萄糖.芸香甙等。

黃芩

黃芩,是唇形科植物。是一味 「清熱燥濕葯。」生用,酒炒或炒炭用。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膽.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發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胎動不安,癰腫疔瘡,目赤腫痛,吐衄下血。

【應用】

1 .用於濕熱蘊結的瀉痢.黃疸.濕熱等證,有清熱燥濕解毒之效。冶瀉痢腹痛,常與白芍.甘草同用,如黃芩湯;治濕熱發黃,多與茵陳.梔子等利膽清熱之葯配伍;療溫溫.發熱.脘痞.苔膩,則須配用白蔻仁.滑石.通草等滲利化濕之品,如黃芩滑石湯。

兼能利尿,用冶熱淋,小便不利。可與鴨跖草.車前草等同用。

2 .又善瀉火解毒,尤長於清泄肺熱。用治肺熱咳嗽,可用單味煎服,亦可與桑白皮.地骨皮配合,以瀉肺止咳。用於熱病.壯熱.煩渴者,多同石膏.山梔合用,以增強清泄氣分實熱之效。治咽喉腫痛.瘡癰火毒,常與連翹.銀花配伍使用。

熱毒熾盛,迫血妄行而出血者,單用黃芩炭煎服,有瀉"火,止血的作用,與白茅根.生地同用尤良。

3.用於高血壓症,有鎮靜.降血壓的作用,與釣藤.蓮子心.菊花配伍,降低血壓的效果更為顯著。

另外,黃芩尚有清熱安胎作用,常與白朮配合,以療胎熱不安。

【炮製理由】

1.酒制後可緩和苦寒之性,免傷脾陽。

2.制炭可止血。

【用量】3一 10克。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無濕熱實火者忌用。

黃芩,含黃芩甙.黃芩黃素.漢黃芩甙.漢黃芩素和黃芩新素等。黃芩水蒸後能破懷黃芩酶,保護黃芩的有效成份。黃芩經酒炒後,水浸時能增加有效成份的浸出量。


柴胡、炒柴胡、醋柴胡、酒柴胡、鱉血柴胡、蜜柴胡。

  柴胡適合人群:真陰虧損、肝陽上亢及陰虛火旺者禁服。  

柴胡食療作用:具有清熱解表、和解少陽,疏肝解郁,昇陽舉陷的功效;  

主治外感發熱,寒熱往來,瘧疾,黃疸,胸脅脹痛,頭痛目赤,耳聾口苦,月經不調,臟器下垂,脫肛陰挺。 

柴胡做法指導:1. 解熱生用量宜大,昇陽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陰虛骨蒸宜鱉血炒。  

2. 大葉柴胡的乾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3. 柴胡治療感冒常與葛根、羌活等同用。  4. 柴胡有較佳的退熱作用,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湯)。  

5. 對瘧疾症,柴胡又可與草果、青皮等配伍應用。  

6. 見肝氣鬱結所致的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均可與當歸、白芍、香附、鬱金等葯。

黃芩可以生用:一般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較好,

不過性味苦,寒.所以寒涼體質的人最好不要服用.

黃芩也可以炒後用:一般黃芩炒過以後苦寒之性會減弱,但清熱瀉火作用也會減弱

黃芩也可酒炒:主要功在清上焦熱.黃芩也可炒成炭:主要止血的作用好.


中藥各有其獨特的功能與主治。柴胡有極強的抗外感之功能,善於退熱。黃芩為清熱解毒藥之一,二味均為臨床上的常用藥。

在藥理學中,二味藥物均可抗菌,抗病毒,其藥理作用明顯,療效極高,因此被人廣泛使用之。二味藥物在方劑中,常聯合使用,使得藥用價值更高,抗病能力更強,特別是在抗病毒的方面,得到了醫者與患者的共同認可。中草藥相對而言,毒副作用小,傷害輕微,又厲經千年驗證,療效靠譜。所以是健康與養生的良好的選擇了。

關注幕後老牛,守護健康生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