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一篇經理人 2018/5/15 的文章

業績總是達標,目標就被年年提高?想留住業務人才,獎勵制度應該這樣做

你有什麼想法?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6061?utm_source=line&utm_medium=message&utm_campaign=%E6%A5%AD%E7%B8%BE%E7%B8%BD%E6%98%AF%E9%81%94%E6%A8%99%EF%BC%8C%E7%9B%AE%E6%A8%99%E5%B0%B1%E8%A2%AB%E5%B9%B4%E5%B9%B4%E6%8F%90%E9%AB%98%EF%BC%9F%E6%83%B3%E7%95%99%E4%BD%8F%E6%A5%AD%E5%8B%99%E4%BA%BA%E6%89%8D%EF%BC%8C%E7%8D%8E%E5%8B%B5%E5%88%B6%E5%BA%A6%E6%87%89%E8%A9%B2%E9%80%99%E6%A8%A3%E5%81%9A

這篇經理人文章寫的很好, 但實務運作上可能仍會遇到一些瓶頸, 原因是業績獎勵制度參考表的大方向是對的;多數公司也是依此方向運作,然文章卻有兩個實務觀點未及提到~


(一) 獎金發放可能不同分紅模式而有不定期,月,季,年度等,但我們也看到,不少公司的獎金發放,績效好的與績效一般甚至較為不佳的,中間設計的級距不足以突顯業務人員的潛力動機;有些嚴重的,甚至內部有形成大鍋飯的問題。簡單的說,最好與最差的,考覈獎金建議至少差到5倍以上甚至更多,然而實務上設計卻仍要考量相關配套。


(二) 依前述而言,就算你可能考量差到一定呈度的差距,但問題來了,我們許多是B2B的生產製造模式,就算業務用他的畢生功力,好不容易談到了客戶,但卻是需要後端完美的價值鏈來協同整合運作,才能創造產品及服務價值;何況,有些時候,業務就算畢其功於一役,但促使客戶接受公司訂單的原因,卻是綜合許多因素而成。因此我們在實務上看到的問題是,還有個大家忽略的核要素:

內部KPI設計,是怎麼坃的,這點很重要,超過9成5的公司,KPI(你以為真的是KPI嗎? 真的KPI會有那麼多指標嗎?)設計出來的,其實都是PI,甚至是與營運活動連結不起來的"行政指標".
還有更重要的問題,回想看看你所屬團隊內部,這些不論KPI/PI/行政指標的項目,有哪些真正有結構的去連結跨部彼此間的活動?還是一個指令下來,部屬就拼了命的依據過去的習慣與日常活動發想出來?然後主管在績效面談中,也"直覺式"的判斷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就過了呢?

以上,在我們實際看到下,真正的問題恐怕是後者,而文章所提到的問題,留意可能僅是第一層的現象表!

歡迎大家提供一些其他的想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