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50923

 

鹿港古建築透過先人的文化智慧,把它無可取代的價值展現出來,

尤其當陪著孩子在老街中探索穿梭,那廟宇建築的一雕一鑿像是生活深層般的底韻,

更是引領著我們體會古蹟文物的美好。

 

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柯布西耶說:

「建築是最高的藝術,它達到了柏拉圖式的崇高、數學的規律、哲學的思想、由動情的協調產生的和諧之感。這纔是建築的目的。」

 

帶著孩子來鹿港玩,正是要體會這訴說著百年歷史軌跡的建築、古蹟、文物等等,

在靜態的賞析中,透過在地文史工作老師們的講述,讓每一磚一瓦都鮮活了起來。

 

尤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大約在小學五、六年級時),

會有一段時期對於「自然環境」與「故鄉」感受力特別強,

這段時期若能帶著孩子關心土地,走入歷史甬道中,

自然會影響他們對生命與對一切事物抱持著正面且善意的情緒,

這些或許很微小,但都將成為孩子在未來成長的內化契機。

 

P1350920 P1350922

 

走進充滿時代感的歷史建築,我們常常因為發現了一點不一樣而雀躍~ 

鹿港老街相連的紅磚街道,

連結著瑤林街及埔頭街兩條帶狀閩南式風格,

古老門板的窗櫺的古銅門環,

古意盎然的門簾隨著徐徐的風吹來,

穿透百年古厝的陽光依舊,

順著蜿蜒弧狀河岸所興築的街屋,

保留百年歷史,汲取歲月所遺留下的優雅風華。

 

「一府二鹿三艋舺」描述當時的盛況,口耳相傳的鹿港八景引發孩子對歷史的想像。

孩子依自己的喜愛收集各商家的印章與名片、繪下一張張鹿港老街的地方風情,旅行心得留下他們的學習與足跡。

事實上,家早已因這些學習足跡堆滿堆亂了空間,

但我不會限制他們,因為旅行就是這些風情的時間與空間的累積體驗。

 

P1350926 P1350928

 

帶著畫筆去旅行吧!

美育需要能量,在蘊含歷史文化的空間的鹿港老街穿梭,

孩子撿拾身邊任何的事物作為觀察的對象,四周環境的耳語,寫字、書情,鹿港老街的溫厚氣韻,

使孩子在隨身的空白筆記本中寫下童稚話語,成了繪製小繪本的故事腳本。

紙張上留下的畫稿塗鴉或文字筆跡,表達出現實生活中一再節制的情感。

 

美好生活的空間來自生活的美好體驗,每一處有著時令與季節的改變,

抬起頭來,看看光線映照在建築物的陰影形狀,

多層次的建築顏色、形狀、結構、比例、韻律、輪廓、容積。

帶著孩子體會建築的空間感覺,瞭解人們為什麼建造它?

在過去與現在的社會有什麼不同的功能?

這正是帶著孩子在地旅遊時,能實地考察所帶來的體驗與理解,

並且更積極的探索建築與周圍的建築物和環境發生的聯繫。

 

在十宜樓,孩子想像著好客雅士倚欄望月,走步吟詩於相連的──跑馬廊,

當年原鄉的情感的瑤林街,溪埔的起頭也是小型船行所在的埔頭街,

保持著完整的清代閩南式建築格局風貌的大有街,

老街不需要太多詮釋的語言就擁有古樸與色調。

建築藝術是一門空間的藝術,透過繪圖、文字與照片僅能想像,

最好的體驗其實就是實體的拜訪。

 

P1350918 P1350916

 

家長或許擔心歷史文物知識不足, 無法辨識建築形式或地方故事,

但是即便對知識未知,陪著孩子看看建築與天空連成一脈的色調,

體會陽光或黎明彩霞,聞著微風、空氣所飄築在巷弄的空氣,感覺你所處的空間,

說話時在建築裡的聲音是如何迴盪?

光線是如何滑動與跳躍?

長長的走廊是如何從一個空間過渡到另一個空間?

陪著孩子用眼耳鼻心,感受前人歷史與想像所凝結的奧祕,

是遇見生命感動與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萌芽,是陪伴的真諦。

 

在小巷穿梭中,除了將觀察事物導入設計思考,

孩子互動中所應用的創意,帶來現代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街旁集市偶有大型陀螺、蹺蹺板遊具,

透過觀察、觸摸、移動的參與式體驗,將在地印想銘刻在身,街道、街燈、行道樹、建築物等具象化的街廓,

傳統的美食小喫、麵茶、糕點,古早味的傳統衣裳、繡花鞋、古童玩,都是帶有浪漫的想像。

 

P1350911P1350908 

 

 

成長不能沒有探險,也不能受限於地理課本!

在地旅遊後的休憩,不妨為孩子設計一個小型設計工作坊,將居民生活搬進旅遊中:

用廢棄的硬紙板並為它噴漆、上色,孩子設計餐券讓爸媽自由入座,老街帶回的美食融合創意辦桌家家酒,不只桌面大玩創「藝」,

好喫又好玩的在地美食與故事,在內心持續增長發酵,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12188972_1731418957086163_8479755506474767628_n.jpg 16508657_1951574781737245_3936899261556429044_n.jpg

 

 

建築安靜佇立在小巷裡,一推開書屋的門就跌入土地深切的關懷與回應,

這些原鄉的殷殷期盼,成了市場中的春天,是夢想的基地,也是獨立書房的文化力量。

建築物的結構與不同的材質料給予不同的感覺,每一塊樸實的磚都有自己的想法,

觸摸溫暖的木質書架,牆上每一個開口都相似一個相框、一幅畫。

恍若時光錯置的情境中,架上的書本們被窗外滲入的光線打亮,木造建築的空間裡散發出靜謐的靈氣。

天井與書香中洋溢著房子的小故事,還有收藏的老物件與文化。

故事的陳述、氣味的深聞、視覺的清澈,還有孩子與父母互動的情懷,

海量的藏書,涵蓋各種類別的書籍,沉穩的氣質一路延續到走廊與樓梯。

 

P1350925  P1350919

 

走進建築就像翻閱一本書,行走其間眼目所及的一切,

充滿著對閱讀的熱愛與細緻,也感受時間在古老城市裡流動的軌跡。

樓梯下的牆面,貼著旅客分享「喜歡城鎮的樣子」的短文,孩子的心裡藏著詩人。詩意般的情感,

在有限的文字裡實現。書架上遇見與未知書本命定的緣分,

有趣的觀點或隱藏在文字裡的心思,手中的翻閱與搜尋,重新為閱讀創造機會,

找個好定點翻閱與深呼吸,我們便同步接受文字的洗禮!

慢走的旅行與學習,真切地豐富了孩子課業以外的視野,

心裡紮下的根是他們對這塊土地的情感。與環境好好共存,

欣賞每個城市的能量與優點,是這幾年親子旅遊所歸納出的心得。

 

 

童遊彰化:玩出大能力

書籍購買

天下網路書店:Link!

博客來:Lin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