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男性,60歲,五個月前出現便血,以為是痔瘡,所以也沒太在意,自己到藥店買葯自行治療。前兩周,聽說中美醫院在搞大腸癌篩查活動,心想正好也要去醫院檢查檢查,就報名參加了篩查活動,意想不到的篩查結果發生了。。。。。。

腸鏡檢查報告:

便血往往是直腸癌患者的首發癥狀,很多人會認為是痔瘡問題而耽誤正確診斷。

其實,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便血,都應儘快到醫院做個直腸指檢或腸鏡檢查,這對直腸癌的診斷是非常有價值的。

如何區分痔瘡便血與直腸癌便血

痔瘡便血顏色鮮紅,血不與糞便相混淆,多沾在糞便表面上,也可表現為大便後的滴血;直腸癌則表現為大便中混有血液、粘液、甚至膿液相互混雜在一起,不易分開,而且往往伴有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排便困難。

「小題一定要大做」

其實,直腸癌是一種極好預防的疾病,直腸癌多有大腸息肉演變過來,這個演變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慢性過程,至少5年,平均10-15年,如果早期篩查發現息肉並處理後,可能阻止這個過程,阻止直腸癌的發生。

直腸指檢,是篩查直腸癌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要改善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期,必須提高疾病的防治意識,做到早診早治。早期直腸癌,其根治手術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但到了中晚期,特別是晚期,術後5年生存率不到20%

由於直腸癌與痔瘡的臨牀表現有諸多相似之處,導致直腸癌初期容易被誤診為痔瘡。

在此,專家建議,健康人羣應從40歲開始,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40歲以下人羣每3—5年篩查一次,直系親屬有直腸癌病史,自身有直腸癌息肉病史者,每年都應該做一次腸鏡檢查,持續超過3個月的慢性腹瀉或經常便祕、黑血便和粘液便者,也應及時到醫院做腸鏡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直腸癌,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腸道疾病患者逐年上升,哪些患者需要做腸鏡檢查?

目前我國隨著炎性腸病、腸息肉、結直腸癌等腸道疾病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為提高疾病的早診斷,早治療率。建議患者提早做首次腸鏡檢查。而且,以下幾類人羣宜定期到醫院進行腸鏡檢查:

建議結腸鏡檢查人羣:

1、長期腹瀉、腹痛、便祕,排查習慣改變,經治療無效者;

2、排便有粘液膿血便,大便帶血者;

3、肛門下墜,大便變細,形狀改變者;

4、飲食正常,大便長期不成形者;

5、長期每天大便3次以上者,無明顯誘因近期身體明顯消瘦者;

6、鋇劑灌腸或腸系檢查發現異常,需進一步明確病變的性質和範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