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經歷過“車市寒冬”的中國汽車行業,究竟還需不需要新品牌、新勢力?事實上,當近兩年鋪天蓋地的造車新勢力加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汽車業“史詩般”革命的時候,我們逐漸意識到:唯有“創變”才能實現自我救贖,但具體該怎麼變,每家新勢力都有自己的一本經。

  4月11日,在2019上海車展正式拉開帷幕的前夕,博郡汽車首屆“BE THERE WITH YOU”主題品牌之夜在上海世博創意秀場舉行。發佈會上,此前鮮有在公開場合露面的博郡汽車董事長、CEO黃希鳴博士首度坦露創建博郡汽車初心的同時,也爲大家帶來了歷時兩年時間研發的技術與產品。

  “能源危機、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安全事故和資源浪費已成爲社會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路徑,博郡汽車由此應運而生。” 黃希鳴如是說,“汽車作爲一款特殊的商品,涉及顧客的生命安全,必須滿足十年以上在各種環境下的使用要求,這就要求其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必須嚴格遵循內在的規律。而目前在新能源領域,瀰漫着一股浮躁之風,大多數人對造車速度的癡迷遠遠大於對造車技術的關注。在這股大潮中,博郡汽車不炒作,不追逐短期利益,不把顧客當成小白鼠,而是始終懷着敬畏之心,嚴格遵循造車規律,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顧客信得過的產品。”

  據介紹,自2016年成立以來,博郡汽車已掌握自主可控的底盤、三電、輕量化、智能網聯、ADAS系統、整車集成和性能開發等核心技術,在美國底特律,中國上海、南京、北京建有研發中心,在南京、上海、淮安進行了生產佈局。

  發佈會現場,博郡汽車發佈了i-SP、i-MP、i-LP三大具有高度柔性和可擴展性的平臺,覆蓋A級、B級、C級三個細分市場。其中,作爲入門級平臺,i-SP平臺上的車型主要面向年輕客戶羣體,平臺產品將強調年輕時尚互聯的特徵,關注成本和性能的平衡。目前規劃有從A0級到A級多款車型;i-MP平臺主要針對新中產職業階層,關注客戶對現代生活品質的追求,平臺上所有車型將體現運動、科技和未來的風格,該平臺目前規劃有跨界 SUV、SUV、轎車、轎跑、MPV等多款車型;旗艦高端平臺i-LP平臺上所有車型將體現豪華、舒適和現代的風格,強調運動和舒適的結合。

  除了平臺的發佈,此意,博郡汽車還正式發佈了兩款SUV車型iV6和iV7。其中,博郡iV6源自i-MP平臺,新車擁有4.7米的車長,2.9米的軸距。該款車型提供兩個動力版本,第一個版本爲兩驅,續航里程將達到500公里以上;第二個版本爲四驅,採用博郡自研電池,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將達到600公里以上。同時,新車具備Level 2以上的自動駕駛水平,以及語音交互和大數據計算功能。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博郡iV6將由一汽吉林代工生產,經過嚴格的成本控制,新車預計定價區間爲補貼前18-28萬。

  此次博郡汽車首發的另一款產品博郡iV7,源自博郡i-LP平臺,新車NEDC續航里程可達700公里,配合全系四驅、雙電機等,可實現5.8秒以內破百的加速表現。此外,博郡iV7嚴格按照歐洲 E-NCAP五星安全標準和北美IIHS優秀(Good)級別進行設計,未來將銷往歐洲和北美市場。

  在此前的一次採訪中黃希鳴曾對筆者表示:“電動車的成本是靠技術‘設計’出來的,是整車廠研發實力的體現。而新能源補貼逐年退坡,也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淘汰掉高成本、沒技術的產品。”

  回到文章開頭的話題,造車新勢力湧現的意義是什麼?是炒火車市?是融資?是博人眼球?是賺錢?亦或是燒錢?在筆者看來,以上都不是。事實上,當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成爲汽車產品必然發展趨勢,當5G時代即將來臨,當人們對未來出行的構想越來越真切,汽車行業就需要有那麼一批人走在前面去嘗試、去摸索。也正因此,我們看到,蔚來教會了傳統車企怎麼服務,威馬教會了傳統車企怎麼造大家買得起的電動車,而博郡,或許可以告訴更多人,技術降本,纔是後補貼時代需要大家共同思考的課題。

  【版權聲明】本文爲汽車頭條原創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