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重新定義零售模式? 財經 第1張

2017年7月,關注服裝行業的讀者可能會留意到了一條新聞,就是百麗國際的退市。

雖然商業浪潮起起伏伏,風雲變幻,有些企業正風頭正勁;有些如黑馬崛起;有些則從高處跌落,一家公司的命運走向似乎也不足以大驚小怪,但是百麗國際的退市仍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哀嘆。因為它曾經連續12年位居內地女裝鞋銷售榜首,正如時任百麗CEO盛百椒說過的:“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有百麗”。

百麗曾經是內地最大的鞋業零售商,2007年5月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巔峯時期的市值一度超過1500億港元,在當時內地上市的民營企業中僅次於百度和騰訊,被譽為“一代鞋王”。

根據統計從2007年到2011年,百麗在大陸的零售店從3828家快速增至14950家,相當於每天開店6家,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線下零售王國。但是隨着電子商務的異軍突起,線下零售行業受到了巨大了沖擊,作為“鞋業霸主”的百麗自然就首當其衝,擴張速度明顯放緩了,2015年更是迎來了關店潮,真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2017年,對於阿里巴巴來說亦是不平凡的一年。

當年阿里巴巴正式宣佈啟動“新零售之城”,盒馬鮮生作為其線下實體零售店的創新樣本,同時在深圳、北京、西安、南京、成都等十個城市相繼鋪開,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從線上走到了線下,並且實現了可復制的規模化擴張。

作為內地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任何重大舉措或者戰略的影響顯然並不僅侷限在它的內部。這一次,內地的零售行業似乎又走到了一個前景不明的十字路口,正在經歷着某些變化。

阿里巴巴,重新定義零售模式? 財經 第2張

事實上,改變在2016年就發生了。當年1月盒馬鮮生第一家店在上海金橋市場開業,盒馬APP也同步上線,憑藉着“生鮮+餐飲+低價+極致物流配送”的經營模式,一炮打響,成了零售行業的“超級網紅”。

更重要的是,當年10月13日馬雲在出席杭州雲棲大會時,正式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正式進入公眾視野,並且攪動了整個內地商界,在短短兩三年間就成了創業者和資本追逐的新風口。

“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馬雲說。

圍繞着新零售,阿里巴巴開始變得越來越重,發起一系列讓人看上去眼花繚亂的並購和入股。2015年,阿里巴巴宣佈以約283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蘇寧雲商,成為了蘇寧第二大股東,持有19.99%的股權。

2016年,阿里巴巴以戰略投資者的角色用21.5億元收購了三江購物32%股份。

2017年1月,阿里巴巴宣佈以近200億港幣私有化香港上市公司銀泰集團,持股比例增至約74%。

2017年5月,阿里巴巴向易果生鮮收購聯華超市18%的內資股股權,成為了聯華超市的第二大股東。2017年11月,阿里巴巴以約224億港幣,直接和間接持有了內地最大的綜合大賣場營運商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短短兩三年間阿里巴巴就投入了數百億的資金來佈局新零售,手筆之大,頻率之快令人咂舌。而作為阿里巴巴在內部籌備孵化了兩年多的新產物,盒馬鮮生在過去的幾年間也迎來了高速擴張。截止到2018年年末,盒馬鮮生已經營業的門店總數超過了100家,如果再加上即將開業的店面,數量就達到約140多家。

阿里巴巴,重新定義零售模式? 財經 第3張

據報道,阿里巴巴新開一家盒馬鮮生線下實體店前期投入成本高達幾千萬,甚至是上億元,三四年間如此瘋狂地跑馬圈地,可想而言需要投入多少資金。但這些還遠遠不是盒馬鮮生的目標,按照計劃它將採取自營加合資的方式繼續在全國範圍內開疆擴土。

“盒馬的商業模式已經驗證成功。接下來,盒馬鮮生將加快拓展成都、武漢、南京等省會城市,預計開至2000家。”盒馬鮮生CEO侯毅說。

同線上下零售行業,都有大量的實體門店,為乜百麗國際遭遇退市的窘境,但是阿里巴巴卻傾其全力大舉押注,不僅投入巨額資金,還準備開上千家的生鮮超市?對照來看耐人尋思。

那麼,新零售和傳統零售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業內人士王大國在他的《新零售》一書中,對新零售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詳細論述了新零售的模式流程和發展方向,並且把傳統零售業、連鎖業、電商進行了比較。在他看來,新零售的本質其實就是完成傳統商業貨、場、人轉化為新零售的人、貨、場的消費轉型。

“新零售的根本,有四個部分,分別是:消費者、數字、效能、多場景交互。”王大國說,“它們的順序,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加以數字驅動,從而提升效能,並進行空間多場景交互。如果說簡單一點兒,其實就是『門店+社羣+新零售』。”

內地零售行業總規模已達4.5萬億美元,並且正以每年10.7%的速度增長。而與之對應的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國線上零售的銷售額已經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說明線上的零售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期,電子商務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轉型升級。

百麗國際的隕落和盒馬鮮生的崛起,顯示了只有敢於顛覆自己,自我變革,主動去順應時代的大趨勢,隨着風向的變化及時調整公司的軚盤,才能在雲波詭譎的商海中走得更長遠。

新零售的大幕已經拉開,最後的格局將是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阿里巴巴,重新定義零售模式? 財經 第4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