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澳洲的華人大多數都會經營一家中餐館,即使不是自己當老闆開店,也會選擇在中餐館裡打工。但是據說現在的餐館生意不太好,開中餐館的一半以上都是賠錢,經常換店主。

根據《悉尼晨鋒報》的調查顯示,悉尼中餐館因為資金投入不足以及經營管理不善而倒閉的比率超過了50%。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的中餐館很難經營下去並且紛紛倒閉呢?

一個原因是澳洲的中餐廳越來越飽和,特別是在唐人街,中餐廳真的一家接一家的開起來,競爭也是比較激烈,好的廚師非常難找。二十年前,移民來澳洲做餐飲業做一家火爆一家,忙的時候人手不夠經要多請人才行,但是現在好的師傅越來越少,年輕人也不願意從事這一行,主要是喫不得苦。

另外,經營中餐廳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員工動不動告老闆違反勞工法,店租也在不斷地漲,還有澳洲也規定了最低時薪,人力成本越來越高,這樣子的高成本投入很多缺少資金的中餐廳很難熬下去。

當然,還有食品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也是華人餐廳常見的問題。《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的消息裡面稱,澳洲食品監管局最新報道的數據顯示,數千家餐廳因為食物不新鮮或者廚房不衛生等遭到曝光,並且遭到罰款,這其中華人區的餐廳大部分榜上有名。健康衛生問題也是很多市民比較注意的,特別是澳洲當地人來說更是注重食品安全問題。這種陸陸續續曝光的中餐廳不僅遭到罰款,還使聲譽遭到影響,從而也會影響餐廳的生意。


國外的中餐廳不斷地開業和不斷地倒閉都是正常的,就像國內的餐館經常關門一樣。但是,最近澳洲的中餐廳紛紛倒閉,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幾點:

一是近幾年隨著國人出國越來越多,中餐廳也越來越多,一個10萬人的小城市就有很多中餐廳,因此,那些沒有特色的,質量一般的,關門就很正常。

二是國外對中餐廳的監管越來越嚴格,而中餐最大的問題是不能標準化,比如蔥姜蒜若干,再比如說冷盤的溫度標準達不到西餐的標準,所以一些中餐廳只能選擇停業。

當然,國外的中餐廳也要提高質量,更要明確制定相對標準,以提高中餐的影響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