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丹參是可以喫的。在古代糖尿病也稱消渴病,《本草綱目》記載:丹參色赤味苦,氣平而降,陰中之陽也。入手少陰、厥陰經。心與包絡血分葯也。現代研究通過大量循證證據證實,中醫藥在糖尿病的三級預防中發揮在重要的作用,新修訂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增加了「糖尿病與中醫藥」部分,其中就有復方丹參滴丸(用於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氣滯血瘀的患者)。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十六篇雲:「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丹參是脣形科植物丹參的乾燥根和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泥沙,曬乾,或先堆積發熱,使內部變為紫黑色再曬乾,切片或段而得,生用或酒炒用。別名有山參、紫丹參、紅根、赤參、奔馬草等,主產於河南、四川、江蘇、安徽,現主要為栽培品,產於四川的栽培品習稱「川丹參」。其性微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痛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功效,酒炒可使其活血力增強。古雲「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而實為祛瘀生新、涼血清心之品。丹參用於月經不調,血滯經閉,產後瘀滯腹痛;胸痹心痛,脘腹疼痛,癓瘕積聚,肝脾腫大,熱脾腫痛;高熱煩躁,內熱心煩,斑疹,心悸失眠;瘡癰腫痛等。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丹參酮、丹參素為丹參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主要的化學成分有丹參酮Ⅰ、丹參酮ⅡA、丹參酮ⅡB、二氫丹參酮、隱丹參酮、異丹參酮Ⅰ、異丹參酮Ⅱ、ⅡB、異隱丹參酮、羥基丹參酮、丹參酸甲酸、二氫異丹參酮、丹參素、鼠尾草酚、原兒茶醛等酚類成分,另還含有維生素E、β-谷甾醇、甾體衍生物提果皁甙元和微量元素鋅、鐵、銅等。經研究表明,丹參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鎮靜、降壓、降血糖、改善微循環、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保肝、抗過敏、調節免疫功能、抗炎抗菌等藥理作用。臨牀上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中藥組方,亦常用於預防血栓降血糖治療。丹參降血糖作用是其中的二氫丹參酮通過抑制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表達,抑製糖原分解、糖異生,生成葡萄糖減少;增加乙醯輔酶A羧化酶的磷酸化而增加腺苷單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促進葡萄糖的攝取。達到降低血糖效果。還可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的含量和活力,減少自由基生成,提高抗氧化能力。達到降血糖、預防和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發生。對治療糖尿病併發症的應用,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推薦復方丹參滴丸用於糖尿病並發氣滯血瘀型的視網膜病變。復方丹參滴丸由丹參、冰片、三七組方而成,活血通竅,可顯著改善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結果和眼底改變,對改善氣滯血瘀視網膜病變有很好的改善治療作用。

葯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中藥丹參屬於活血調經葯,具有消瘀止痛,消腫止痛,補血活血,滋補強壯的功效。其主要成分為隱丹參酮,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改善微循環,抗纖維化等功能。在臨牀上廣泛用於心腦血管疾病。

那麼,丹參有治療糖尿病的功能嗎?

丹參,對血糖有雙向調節的功能。既能降血糖,又能升血糖。丹參,調節血糖,不但沒有副作用。而且能從根本上調節血糖。

經研究表明,丹參對人體代謝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升高或降低血糖,具有雙向平衡調節血糖的作用。還能恢復血壓調控機制,修復基因缺陷。保持血壓,血糖平穩延緩衰老。長期和短期服用,可以清除血液垃圾。

丹參進入身體後能有效促進擴進血管的擴張,改善身體中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糖在血液中的含量。所以對糖尿病的患者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血糖高患者丹參研粉可以服用。丹參一名紫丹參。為脣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參的根莖,秋冬前後採挖用清冰洗凈後曬乾生用或經酒炒用。經酒炒制後活血化瘀力量增強。本品味苦性微寒,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治閉經痛經,淤血疼痛、腫毒等症。近年幾年來,多用於冠心病、心絞痛。還可以配合治療糖尿病的方劑中加入丹參,具有預防糖尿病合併發症。如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


謝邀,丹參這味葯,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等功效,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活血化瘀,對脂肪肝有比較確切的療效,所以血糖高的人喫不喫丹參還要看他有沒氣血淤滯和高血脂的情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