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周孟由問心經色不異空四句書(民國二十六年)

此大士以己所照見五蘊皆空之相示人也。色,為五蘊之首,故先詳言之。言色不異空者,以色雖有形相可見,乃是幻妄之相。以深般若智照之,當體了不可得,有如虛空。不但色當體了不可得,而空亦了不可得,故又雲空不異色。此恐人認世間空為色空之相,謂空亦無有實際可得,亦如色之了不可得。良以空亦是世間法,雖無形相,而其空洞虛豁,猶有空相。五蘊中,色蘊之空,不是虛空之空,故隨即曰空不異色。乃是圓離空相之空,故曰空不異色。謂此空之空,亦如色之了不可得,不可認為空洞虛豁之空。又恐不了,又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謂色即是空之不可得,空即是色之不可得。此之色空,是寂照雙彰雙泯,色空雙即雙離之色空也。若見及此,自可親證真如佛性。色蘊既如是,受想行識之四蘊,可以例知,故不再說,只雲亦復如是。五蘊既如是,一切法亦然。故又曰此五蘊皆空之相,為一切諸法之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當體如是,不必約凡聖生佛配說。以本無有生,何由有滅,及與垢凈,增減乎哉。是故諸法空相之中,無色受想行識之五蘊,無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無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無眼界(眼下略去識字),乃至無意識界之六識,是無六凡界法。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是無十二因緣流轉門,亦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盡,是無十二因緣還滅門,是無緣覺界法。無苦集滅道,是無聲聞界法。無智,智為六度末後之一度,是無菩薩界法。亦無得,得即菩提,涅槃,是無佛界法。有將色不異空之空,作真空實相解者。粗看頗似順,詳審似未圓。何以故,既無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之世間六凡界法。又無四諦,十二因緣,智,得出世間之四聖界法。一切凡聖諸法皆空,何得不空世間之空乎。由其凡情聖見均無,故能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由其無所得故,故能心無掛礙,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也。此法,乃三世諸佛究竟成佛之法。以諸法空相中,無此凡聖生佛等法,故能從凡至聖,修因證果,圓證此法。譬如作屋,為取其空,方能住人。若其不空,人何能住。由空而方可真修實證。若其不空,則無此作用矣。以深般若智中,不見此種情見之相為無,切不可誤會以不修為無。若以不修為無,則破壞諸佛正法,必定永墮阿鼻地獄,宜詳審思之。光之此說,容有不合前人處,其大旨不至大悖佛經。亦可作見峯見嶺,見仁見智之一種所見耳。(印祖文鈔續編捲上)

註:  

1. 五蘊皆空: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從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念而生,故此五蘊諸法,如幻如化,從因緣生,本無實性,當體即空,故謂五蘊皆空。

2. 空:意譯空無、空虛、空寂、空凈、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無自體、實體、我等,此一思想即稱空。亦即謂事物之虛幻不實,或理體之空寂明凈。自佛陀時代開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經系統之根本思想。空可大別為人空與法空兩者。人空,意謂人類自己無其實體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則謂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緣而產生,故亦無實體存在。天台大師智顗與嘉祥大師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說之空,系觀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稱析空觀。相對於此,大乘佛教則針對小乘佛教之析空觀而另立體空觀,即觀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當體即是空之法。又小乘僅見『空』,而不見『不空』,故被稱為『但空』。大乘則不僅見及一切存在悉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面,故稱『不但空』、『中道空』。蓋作一切法皆空之觀者,稱為空觀。空非虛無(偏空),觀空就是發現真實之價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將『空』視為虛無,則稱為惡取空。

3. 寂照:真理之體雲寂,真智之用雲照。楞嚴經六曰:『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

4. 彰【zhāng】:揭示,顯露。

5. 泯【mǐn】:消失,滅除。

6. 即:二物融為一體而無差別。即不二不離之義,謂二物互為表裡、互不相離。又作相即。

7. 真如: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

8.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是無明(貪嗔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觸(出胎與外境接觸)、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愛(對境生愛欲)、取(追求造作)、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生(再受未來五蘊身)、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9. 十八界: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發生認識之功能),及其所對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為認識之對象),以及感官(六根)緣對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合為十八種,稱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識,則為十二處,而六識實際亦由十二處之意處所展開,依此,十八界或十二處攝盡一切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