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國家經濟繁榮了,人民收入增多了,富裕了,人們的髮型隨之也有了明顯變化。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拒絕理髮再到髮型燙染皆可,隨心情變化,這麼多年理髮行業經歷了哪些變遷呢?

  今天,就讓小微帶你們一起去探索一下吧~

  圖據:孔孟智慧之道(企鵝號)

  清末民初,成都街頭的挑擔剃頭師傅

  清末民國初年,理髮全靠剃頭匠,而理髮不僅僅是剪頭髮,有很多帶有附加值的服務。那時他們要學會“梳、編、剃、刮、捏、捶、拿、掰、按、掏、剪、染、接、活(血)舒(筋)、揉”十六般武藝,學徒3年方可出師。剃頭修面後,給你揉搓兩下,比得上現在的專業按摩師傅了。

  圖據:西德尼·戴維·甘博

  圖據:成都Go(微信公衆號)

  成都歷史上第一家理髮店

  “理髮”二字頗爲時髦,說它時髦,是因爲新式理髮只剪洋頭,不剃光頭。這種剪頭的新潮方式,除了當時租界林立的上海外,其它地方是很少見的。而在這方面,成都卻佔了個先。

  1911年,薛子芳在成都陝西街開了理髮店,鋪面是清一色花格門窗,內堂有一把沙發式鐵製轉椅(從南洋帶回來的)和幾把能升降的木製躺椅…光這一堂別具一格的設備,就使許多成都人讚不絕口。

  從原來的留髮到剃髮,又從剃髮到留髮,不唯是一個了不起的文明進步,所以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很快就接受了這一新鮮事物,理個洋頭,走路都神氣得多。

  圖據網絡

  在成都的日本理髮師

  民國初年,成都最風行的髮式莫過於“拿破崙”和“東洋頭”兩種。

  1916年前後,又有一個叫掘口的日本人在成都的祠堂街上開了一家理髮店。掘口的技術好,設備也先進,雖然收費高,前來光顧的人也很多。後來他還娶了個成都姑娘,但幾年後掘口因病死去,理髮店就由他原來的管事掌管了。

  出現電機理髮

  到1930年,成都流行的頭式已有十餘種之多一—中山、中分、鳳頭、拿破崙、一匹瓦、蓄長花尖、邊分、斜分、學生頭、滿梳等等。不少理髮店的老闆將各種頭式的相片,裝在玻璃匣內,懸掛於門前,以吸引顧客。

  這一年,春熙路太平洋浴室外令人驚奇地出現了“電機理髮”4個粉字木牌。平靜的理髮業,一時又激動起來。

  1936年,春熙路北段“三益公理髮廳”開業了,它成爲成都檔次最高的理髮店。

  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春熙北段開設了一家“大光明美髮廳”,設備新式齊全,佈置富麗堂皇,清潔衛生,舒適美觀。他們從取樣、剪修、洗滌到吹梳,每一過程都做得一絲不苟,因此廣受顧客喜愛。

  正在消失的老手藝

  圖據:文化藝術

  比起現在街頭潮流時尚的理髮店,圖中這家簡直簡單到不行。沒有髮型設計廣告畫,沒有燈光,門頭只掛了一張“人東理髮店”的牌子,兩側的木頭窗戶更是古色古香。雖然老舊,可對於80後乃至一些90後來說,這些場景應該不陌生。

  沒有華麗的裝潢、新潮的理髮、養眼的員工,卻有着簡樸的店面、傳統的理髮工具、真誠樸實的理髮師傅,還有那份街坊們忘不掉的老情懷,一幕幕彌足珍貴的懷舊記憶!

  圖據 加拿大籍攝影師:艾迪-範德-瑞夫特

  1983年的理髮店,一名理髮師正在街頭給一位大爺刮臉,旁邊坐着一位等待理髮的顧客。

  1984年成都青石橋農貿市場

  如今的改變

  “髮型師”取代了“剃頭匠”。各色染髮也隨處可見,化學的處理方法可以將頭髮做成各種美麗的樣式。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用在“美”上面的消費也更多了。不論是在白天,還是夜晚,當你漫步街頭巷尾,經常會見到色彩斑斕的霓虹燈,它們閃爍着、旋轉着,早已成爲城市一道靚麗風景線。先取票、再快剪,排隊的人很多。理髮店裏明亮寬敞,舒適的牀式洗頭椅,噴淋、輕柔的洗頭技術,各種洗髮水、美髮露、營養護髮產品,應有盡有。

  現如今的理髮店

  隨着時代的變遷和審美觀唸的轉變,傳統剃頭店、理髮室已經被隨處可見裝修華麗、設備先進的髮型設計室或美髮店所取代。然而在老一輩人的心中,卻始終難以割捨對傳統“剃頭店”的那種情懷。

  不過小微覺得無論是最早的理髮室,還是後來的個人髮廊,再到如今遍佈大街小巷的美髮造型機構,理髮的變遷總是反映着人們觀唸的變化,體現出人們對生活要求的改變。新中國成立70週年,理髮店的變遷映射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的是人民日益豐富多彩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巨大改善。

  其實正如我們的城市的發展,不斷創新、不斷進步,歷久而彌新!

  它是一個時代的回憶,更是一個時代的標誌!

  你還記得留過最“潮”的髮型嗎?

  曬出看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