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有声书是去年带爸妈前往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路上,由于路程快四个小时,为了增加小犬们坐车的兴致,拿了家里唯一一片故事CD,下场是有一半时间大人被迫无限循环的听故事。

于是妈妈开始四处搜寻有声书,到目前为止,我们听过六套丛书跟几本零星绘本,与读本最大的不同是,读本是爸妈给孩子创造出来的世界,因此亲子共读也是亲密时光,借由我们的音调,他们会去思考每个角色的地位,爸妈也常不经意地掺入自己的价值观,属于上对下的关系。

有声书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听,小孩有小孩的想法,爸妈也有爸妈的好恶,少了大人的先入为主,小孩常常会冒出让你意想不到的结论,当然有时也会搞不懂:「啊?这个你们也喜欢啊?」,有声书大部分都字正腔圆,对于孩子字汇库的增加很有帮助。

本篇介绍仅止于我们听过的六套丛书,零星绘本等集到一定程度时再一并分享。

 

国语日报.林良童心系列(共10册+10CD)

IMG_2427

第一次我只买了「影子和我」,就是一开头去优胜美地的路上无法下档的CD片,年底回台湾后,立刻下订全套系列。

林良爷爷算是童书的老前辈,内容走可爱的温馨风,偶而才有反派角色出现,我承认刚开始我常常觉得故事很无聊,像是「金鱼一号,金鱼二号」,书中的爸爸为了要分辨两只金鱼的不同,想出一些令「大人」啼笑皆非的方法;或是「彩虹街」不过就是三种颜色加来加去变成五彩缤纷;还有「我有两条腿」重点只有从一数到十,再倒过来念...

但就是因为这套书,我才知道所谓大师的境界,他们不因自己年龄的增长,忘却孩子看世界的角度,他们熟知小孩最爱的拟人法,并且连结生活中的事例,让孩子听完故事会主动寻找周遭环境的细节,应证书中的说法。

当然成功的有声书最重要的一环是配乐,国语日报这一套,从背景音乐到配音员的声调都非常到位──温馨可爱,最让小兄弟倾心的是,每一则故事里搭配的每一首童谣,他们通通都会唱,弟弟从还没两岁就开始听,到现在两岁半了,每次一上车,就会开始指定要听什么,而且可以一字不漏地说出完整的书名。

 

上谊.孩子的智慧行囊(共20册+10CD)

IMG_2492

这套书是我在美国图书馆借到的,没错!繁体中文注音版,全套有十位作者,上谊各选了每位作者两本著作合为一张CD。

第一次带回了佐野洋子「老伯伯的雨伞」、「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后面这一本的发展相当曲折,我指的是我跟孩子们的互动,书名虽然是活,但故事的猫却一直在死掉,原本我很懊恼把生死的概念带给四岁跟两岁的小娃们,因为我还没想到一个适切的说法,坐困愁城时把问题丢回给Devin,听听他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结果他比我还释怀,除了表演睡觉跟死亡的差别,最后还告诉我:「爸爸妈妈你们老了之后就死掉了,可是你们都会在我的心脏这边。」

剧情还没完,某一天我问他,你喜欢猫咪是谁的猫咪,他说大野猫,因为牠可以当牠自己,跟自己喜欢的白猫在一起。小孩真的能自己听出故事的精随来,不必爸妈旁敲侧击,其他几本也有相同的效果,这是我觉得有声书的最高境界。

不过「花城」跟「汤姆爷爷」这两本都是在说极权统治最后被推翻的故事,可能太艰深了,加以他们跟阿公阿嬷互动良好,不太懂「捕老部队」的目的为何。

这套书不同于林良童心,文学气息浓厚,意义深远,背景音乐更是剧院等级,Devin在家常常一句接一句,把所有的内容「演」出来。

唯一小小的缺点是,配音员分派的角色有时兜不起来,男声用女声配,妈妈跟外公声音的年龄差不多,还有一对夫妻的声音听起来像是相差三十岁一样,小孩是听不出有异状,毕竟他们接收的「音源」还不够广,所以算是瑕不掩瑜啦。

2016.4.24更新试听范本

小羊和蝴蝶

 

迟到大王

 

好朋友

 

亲子天下.母鸡奶奶晚安故事(共6册+1CD)

IMG_2487

这套是去年年底我跟「林良童心」一起搬回美国的套书,内文如其名,晚安是用来安抚人心准备就寝的,画风柔和线条圆润,色调主要是以冷色系为主,就是要让你抓起棉被盖好睡觉的,有两本比较偏暖色系,虽然是黄色,但暖暖的,不至于让人在床边提振精神。

每一则故事的结尾,小鸡们都会急著问后续的发展,而母鸡奶奶的回答都很模凌两可,让小鸡们,或者说我的小犬们会回头去想刚刚故事的细节,接著就掉进自己的世界里,我不确定这六则故事是不是真的很好催眠,因为我们家只有车上有CD播放器,他们只会在车上听到有声书,不过我能确定当小孩躺在床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不管是数绵羊、喃喃自语、作白日梦,只要没有跟外界互动,真的很快就可以睡著。

由于是床边故事,配乐相当轻柔,即使有万马奔腾、有惊滔骇浪都会变的静默而沉稳,我们都是在白天的车上听,依旧会有一种夜幕低垂的感觉。

2016.4.24更新试听范本

爱说不的小狮子

 

阁林.未来领袖菁英计划(共10册+10CD)

IMG_8840

当初四处探访有声书时,朋友拿了这套人家送她的礼物借我试听,看到标题时我著实吓了一跳,听听故事而已嘛,目标很宏伟耶。

套书的画风很华丽,也很细致,出自同一位插画家,光看图片就可以自己编出一套说法来,每一本书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要表达,可能太过于目标导向,有些剧情很容易猜到,不过这是大人的观点,至于小孩的看法,如果不给他们任何的解说,Devin又讲不出相对应的主旨,只是觉得故事好听,有些比较容易恍神,听了就忘,讲不出一个所以然。

这套书的配音跟配乐不会特别令人惊艳,也没有配错的地方,算是中规中矩。

 

泛亚文化.品德水彩盒(共30册+10CD)

IMG_2493

这套也是在美国图书馆借的,目前只听过其中的9册,是各国翻译过来的绘本文集,一张CD有三则故事,由不同的作者组成,每一位作者包办内文跟插图,所以风格各异,不过大致上线条都比较简洁。

跟「未来领袖菁英计划」一样,主题相当鲜明,不同的是,故事结尾都有详细而明确的主旨安插在对话或者结论里,不过以剧情来说,我常常觉得也转得太硬了,变得有点逗趣,小犬们对故事的反应不多,但很喜欢扮演里面的一些角色然后改编故事自导自演。

配乐部分中规中矩,重要时刻一定有相对应的音效,配音铿锵有力,有时比较尖锐一点,其中一个旁白女声常常让我联想到北韩李春姬在播报新闻。

 

阁林.魔法数学故事屋(共10册+10CD)

img1178

(图片取自网路)

这套也是朋友借我们的,由于家里没有光碟机,所以都是在车上听,但这套已经逼近教具了,必须配合书本进行才有效果,以至于不符合我们的需求。

另一方面,内容规划的各种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譬如讲分类的「大熊的储藏室」,平常小兄弟帮忙把干净的餐具放回抽屉时,筷子、汤匙、叉子、锅铲都可以放到正确的位子,或是把水果摆到水果篮时,也会把同一种的归在一起;时间概念也可以时常提醒他们现在几点(顺便指著时钟)该做什么事。

总之,这套书我觉得比较适合共学团体、幼稚园或在家自学,也就是短时间要让小孩有系统性概念的,如果没有特别的教学目的,直接的生活连结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仔细观察会发现,有声书的内容比一般绘本长,有些如果没有先听过,大量的对话跟内文会让讲者(也就是爸妈)难以进行。

此外,我觉得在车上听的效果最好,因为坐车不能干嘛,能获取小孩完全的注意力,他们还会一片接著一片听,听完会有很大的欲望想看书本长什么样,比起在家一边听一边看书,一下子被插图吸引,一下子被音效迷惑,很忙碌,但如果光听不看书,身旁又会有很多诱惑吸引目光,也很煎熬。

选有声书最重要的是好听,所谓好听,首重桥段的安排,有些故事感觉没什么剧情,只是一直重复类比句型或场景,但这对幼稚园以下的小孩似乎有种魔力,因为不断重复出现,他们印象深刻也会想试著自己造句,不过也因为无限循环,配乐配音就显得特别重要,常常一个吸引人的故事跟音乐是否下的精准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有声书的速度不宜过快,即使是大人,不管讲得多快都能了解语意,可是连续十来分钟叽哩呱啦不停地放送,加上背景音乐一起搅和,那可真像菜市场清仓大拍卖。

现在车上的娱乐,有声书分配了极重的戏份,我们会持续探访好听的有声书,也欢迎大家一同交换心得!

 

延伸阅读

【稚儿痞趣】语言学习三位一体:阅览群书、连结生活、享受其中 

【稚儿痞趣】成瘾的万恶是「行为」,而不是奶嘴、电视跟糖果 

【我的剧本】从少女的迷航之旅到少妇的童趣之游 

 

上脸书,轻松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