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60多個小時的努力,我也順利達成了steam只狼白金。順便還達成了五週目還護符的苦難難度(未敲鐘)。

回顧這60多小時的努力(基本相當於996的一週工作時間),我其實也從這個遊戲以及這個遊戲的網路上同好們「狼學友」們學到了一些生活中也有用的道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1. 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惡意」?

眾所周知,「宮崎英高的惡意」是一個讓廣大學友津津樂道的梗,用來表達設計者在遊戲過程種給我們設定的一些至少能在初見環節讓你大呼上當的倒黴設定。但是,據我自己的遊戲體驗,以及在網路上論壇上的一些感受,大家對於這樣的惡意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甚至是歡迎的。

於是我就展開了聯想,同樣都是惡意,為什麼我們在對待生活中的惡意跟遊戲(主要特指黑魂血緣只狼)中的惡意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我想了一下,我覺得主要的問題在於,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是持樂觀方式的,是期待著它保持」一帆風順「的。我們對於生活中的惡意,是覺得它們本來應該是可以避免的,是覺得它們不應該出現在自己生活中的,是覺得惡意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是一個小概率事件,證明自己很倒黴的。

而我們面對宮崎英高的遊戲和惡意的時候,我們想法截然不同,我們知道,宮崎英高的惡意是必然存在的,我們遇到惡意是極大概率的近乎必然事件,遇到惡意只是時間問題,不是人品問題,宮崎英高的惡意是宮崎英高遊戲的必要組成部分。

這種截然不同的認知就導致了我們對於兩種惡意的截然不同的態度。

而實際上,很明顯,我們都知道上面那種對生活中惡意的認知雖然普遍但是這個認知顯然是太願景化了,反而是宮崎英高惡意的認知更加真實。是不是有點諷刺的感覺?

2. 為什麼我們在遊戲中可以原諒自己被老師反覆上課,但是在現實中卻總想著一次就去做好?

在狼學友的圈子裡,大家廣泛使用了上課來形容被各色boss,miniboss教做人(什麼,你說你還被雞教做人),也由此引申出了很多衍生概率,例如逃課打法,玄一郎老師,蜈蚣彈刀老師,怨鬼羅倫斯外教,葦名一心校長,結課畢業等等。

但是據我的觀察,除了最高端那一批專門研究遊戲以高玩定位的玩家羣,普通的玩家羣體在第一次面對任何boss的時候,都從來沒有指望自己能打得多麼漂亮。

這樣的一個認知和期望下,大家往往都能接受長時間的大量反覆上課。想讓一名狼學友心態崩掉,需要讓他卡住至少一個小時以上,甚至有些初見僥倖過了的玩家在高周目面對boss卡關後,態度也是非常積極的」之前可能逃課了,現在要補課了「。

而我們在現實中面對困難的時候,卻會非常焦慮地希望自己能夠第一次就做得很好。我們會對自己第一次在小組討論發言時給自己極大的壓力,希望自己能第一次就做到完美。同樣的還有老師佈置的作業,老闆讓你寫的工作報告,第一次跟心儀對象約會等等。

對比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同樣是枯燥的被卡住,狼學友在正確的認知態度下,需要至少死一個多小時才會開始有特彆強烈的挫敗感。而現實中當我們被一個作業難住的時候,我們大概幾分鐘就會非常煩躁了。

實際上,這種期待自己第一次就要做到很好的認知期望,不僅不能讓我們表現得更好,恰恰相反,讓我們更加地焦慮,讓我們心臟血管都超負荷運作,結果就是表現得更差了,更在意自己做錯的地方而不是自己做對的地方。最後效果不理想時,我們往往也不會像在遊戲中那樣快速原諒自己,快速走上總結改進的修正道路上,而一直停留在遺憾悔恨的情緒之中。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像遊戲中那樣善待自己好好去上生活這門課呢?總是期待自己能一次成功,只會讓自己更加猶豫,而猶豫,就會敗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