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喝咖啡超過20年的我,個人之覺得越南咖啡便宜,但口味品質實在不怎麼樣。

我只去過越南的峴港,喝過當地著名的咖啡連鎖店cafe long,也試過星級酒店裡的同樣做法的越南咖啡。實際感受就是,越南人喜歡,習以為常,但是在我來看,那絕不是好咖啡。

地道的越南咖啡做法奇特,一個類似氣鍋或者法壓壺的不鏽鋼小鍋,內部有一片打了許多小孔的網眼鋼片,咖啡粉放在下面,然後蓋上這片網眼鋼片,通過中心軸擰緊,緊緊壓住下面的咖啡粉,然後上面注入熱水。小鍋的底部也是網狀結構,開水慢慢滲透穿過咖啡粉末,再將萃取出來的濃黑液體透過鍋底的小孔,逐漸滴到下方的杯子裏。整個過程很慢,半個小時,能滴出來一個小小的杯底,比一份標準的espresso多不了多少。

然後這樣的濃黑液體,並不適合直接喝。接下來的一幕更奇特:倒進一隻大口玻璃杯,加滿冰塊,加入若干煉乳,然後給你一把長柄不鏽鋼勺子,自己端走拿去攪拌吧!更奇葩的是,店員會同時給你一大杯茉莉花茶。你沒看錯,就是茉莉花茶。

整個這一全套大約人民幣四塊錢,便宜吧?拿回去找到座位坐下來喝咖啡,一個巨小的矮小方桌旁邊是幾個木頭小板凳,只能坐半個屁股的那種,坐下來,學著旁邊桌的人一樣攪拌,攪拌,攪拌.....半天端起來抿一口,味道似乎相當好,香醇甜厚都有......但是畢竟咱是喝過足夠多咖啡的人,仔細辨別一下就會發現問題:這樣的咖啡,是沒有我們想要的「咖啡香」的,實際上很苦而已,苦味之下還有一些辛辣和不好的味道。剛才喝到的「好味道」、「香醇」,實際上是煉乳帶來的假象。

什麼原因呢?我的理解,實際上越南的咖啡豆並不是全世界流行的阿拉比卡品種,而是羅豆。做拼配咖啡和速溶咖啡原料的羅布斯塔豆。這種豆子油脂含量不低,苦、辛辣,雜味多,卻沒有阿拉比卡豆富含的酯類物質,因此缺少香氣。這樣萃取出來的液體,加入冰塊可以「冰鎮」去除辛辣和雜味,加入煉乳不止增加甜味,更是利用了煉乳內的芳香酯類物質與咖啡的苦味混合,製造了類似阿拉比卡咖啡的芳香口感。只是香味不來自咖啡,而是來自煉乳。聰明!

想來想去,只能理解是當年的法國殖民者,太想喝咖啡,只能利用手邊現有材料,因陋就簡想出來的辦法吧?小口小口抿這樣的冰咖啡,慢慢喝,喝一口攪拌兩分鐘三分鐘,不行了就再加點煉乳,這樣實際上入口的瞬間還是蠻欺騙的,挺有滿足感。而且不同的咖啡豆做出來的味道還各有不同,挺有意思。一小杯這樣的咖啡,我喝了半小時,當地人都能看報紙聊天喝一個下午,看得出來這是當地男人非常主要的消遣方式。

只是喝下去之後,嘴裡留下的味道並不是真正的咖啡那麼美好,會有一些齁。然後從消化道泛上來的味道,纔是那種咖啡液體真正的味道……實話實說,不太好。甚至有點臭。

還記得那一大杯茉莉花茶嗎?嘿嘿。就是拿來大口喝下去。沖刷「管道」用的啦。喝完撒泡尿,就過去了。嘿嘿。懂的人秒懂。

我的建議是,不管你平時有沒有喝咖啡的習慣,到越南旅遊,去這種咖啡店體驗一次是可以的。但是不用去市場買他們的任何咖啡,包括G7之類的速溶咖啡。坦白講。那就是全世界最低品質的類咖啡產品。


談到越南,有這麼一個說法:「越南有三寶,奧黛、咖啡和摩托」。由此可見,咖啡作為越南的一大特產,深受全世界人民的青睞,來越南旅遊的朋友一般都會順便帶幾盒咖啡。

1、滴漏咖啡。

越南咖啡是在1860年左右,由法國耶穌會傳教士帶到越南的,近150年的歷史裡,而滴漏咖啡更是咖啡的一大特色。漫步在越南街頭,大小咖啡館隨處可見,尋常的越南人會用越南咖啡壺慢慢地滴濾咖啡,來消磨一下午閑暇時光。越南咖啡的喝法不是用咖啡壺煮,而是要用專門的滴漏咖啡杯「滴」。

2、 至於越南咖啡的具體品牌,有中原咖啡,Vina咖啡,Nestle咖啡等。其中,越南G7咖啡是被大家所認可的,也是比較有名氣的。G7的口味也挺好的,味道沒有多苦,而且有點淡淡清香味。

3、越南散裝咖啡豆、咖啡粉,這個後續自己喝起來比較麻煩,所有一般人購買都是直接買裝的。


謝邀!

提到咖啡,很多人可能想到的巴西、哥倫比亞、牙買加,甚至印度尼西亞,如果不是這兩年火起來的G7咖啡,估計很少有人知道越南還出產咖啡。實際上,早在2000年,越南咖啡出口已經超越名聲顯赫的哥倫比亞,成為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國,其年產總量已經是排名第三的哥倫比亞的兩倍之多,咖啡已經僅次於大米,成為越南主要的出口農產品之一。據說英國有四分之一的咖啡來自越南,中國最大的咖啡豆進口也是越南,雀巢、星巴克都要定期從越南採購相當數量的咖啡豆,不高越南咖啡又被很多人稱之為「世界上最差的咖啡」,產量大卻不好喝,基本上是對越南咖啡的最基本的印象。

(圖片來源於網路)

越南咖啡的前世今生

咖啡是喜陽植物,適合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南北迴歸線間的高山地形的國家,而越南南部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很適合種植咖啡。不過越南歷史上並不種植咖啡的,就像英國人將紅茶種植引入錫蘭一樣,法國人也給越南帶來了咖啡。法國人不僅教會了越南人如何種植咖啡,還讓越南人的生活發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喝咖啡成為了越南人的普遍習慣。咖啡之於越南,就如同茶之於中國一樣。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過,從1875年越南開始種植咖啡,但是規模一直不是很大,加上越南戰爭的影響,曾經讓越南咖啡種種幾乎停滯。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越南調整了產業結構,開始大規模種植咖啡。在之後短短的30多年,越南咖啡種植面積從1.34萬公頃發展至51.3萬公頃,市場份額從0.1%躍升至20%,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的趨勢。不過,由於越南咖啡出口都是初加工的產品,主要作為速溶咖啡的原料,所以經濟價值和知名度都不高。這也是為什麼作為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國,卻很少有人知道。

(圖片來源於網路)

越南咖啡豆的種類

廣義上講,世界上有2種咖啡豆,一種是阿拉比卡豆,另一種是羅布斯塔豆,其中羅布斯塔咖啡豆成長快、產量高,但是口感苦澀,濃醇較差,所以多用來加工速溶咖啡。越南曾經也是種植阿拉卡比咖啡的,但是因為蟲害和產量的原因,後來越南人為了改種羅布斯塔咖啡。據統計,越南有超過95%的咖啡品種是羅布斯塔咖啡,佔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這也有了「量大難喝」的評價。

(圖片來源於網路)

越南咖啡真的就等於難喝嗎

不能粗略的說阿拉卡比就是高品質,羅布斯塔就是難喝,越來越多的咖啡講究拼配,也就是將阿拉卡比與羅布斯塔按照一定比例搭配,讓阿拉卡比與羅布斯塔互補,製作出口感更加醇厚香溢的咖啡。所以越南雖然多產羅布斯塔,雖然風味上與阿拉卡比沒有可比性,但是對於世界咖啡文化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此外,越南人依然保留著自己獨特喝咖啡方式,在歐美幾乎失傳的濾滴咖啡,在越南依然保留下來。這種喝咖啡的方式是咖啡通過專用的滴漏咖啡壺,一滴一滴的緩緩漏入咖啡杯,與咖啡杯內的冰塊、煉奶充分融合,在炎熱的越南帶來沁人心脾的清涼,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大部分採用羅布斯塔咖啡豆口感不足。

(圖片來源於網路)

越南也不都是次咖啡的代名詞,越南有一種野鼬咖啡CàPhêCh?n,其製作過程就像印尼的貓屎咖啡一樣,是讓野鼬喫了成熟的咖啡果,經過消化系統發酵,然後通過糞便派出,在經過烘焙、釀造出別有風味的咖啡豆,十分受富人的歡迎。

(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以,越南咖啡也沒有傳說中那麼差勁,我們日常喝的某種咖啡,說不定就混合了越南產的咖啡豆。而且,到越南旅行,也不要忘記去體驗一番獨特的越南咖啡文化。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是「最懂蘭卡旅行的人」:斯里蘭卡小妞。

感謝點贊,麼麼噠。


摩氏咖啡精選世界十大咖啡豆產地之一的越南邦美蜀高原的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咖啡豆混合研磨而成,以其優質的取材,製作技術的專業性保留了咖啡豆的甘醇芳香和原有的色澤。咖啡口感濃鬱醇厚,香甜中帶著微苦,口感飽滿而順滑。

G7咖啡雖然是速溶咖啡但是味兒香濃醇厚,不仔細品嘗都嘗不出來是速溶咖啡,跟現煮的味道差不多。G7咖啡是越南很有名的咖啡之一,每粒咖啡豆都是來自越南高原最好咖啡區精選出來,以特殊奶油烘焙而成,奶香較濃、咖啡醇厚。G7咖啡是越南市場上唯一的white coffee(牛奶咖啡)品牌,採用歐洲先進技術精製而成。G7咖啡在口感和適應人羣上有很大的優勢,喝過G7咖啡的顧客不會感覺頭暈,煩躁無味的感覺,也不會影響消費者的睡眠,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給顧客帶來輕鬆愉悅的心情,這是區別於傳統咖啡的非常顯著的特點。該G7咖啡很適合亞洲人羣的口味,凡是喝過該產品的用戶都會感覺到明顯的優點。特別是具有調節內分泌的作用,是一個天然的美容健身的日常工作時尚咖啡。


越南咖啡怎麼樣?

越南咖啡總體感覺雖然不能說檔次很高,但在路邊喝到的的咖啡是高於國內的。這大概和他們喝咖啡的習慣有關,無論哪個小攤上都很常見的是滴漏咖啡,隨隨便便加點煉乳味道就很好喝。

個人覺得跟越南的咖啡豆大量種植以及被殖民的經歷有關,每個人都有喝咖啡的習慣,並且咖啡質量普遍及格,不會說差到哪裡去。

越南本地有種植的羅布斯塔咖啡豆,品種更加適合做成滴漏咖啡。而加入煉乳,最初是因為法國人把咖啡帶來時,越南的鮮奶奶源不夠。現在成為了獨特的風味。在越南炎熱的天氣下,也有很多人會選擇冰咖啡。喝一杯非常暢快。

所以在越南旅行,別錯過在路邊咖啡屋,甚至推小車的咖啡攤,喝杯本地咖啡的體驗。還有一些牌子的咖啡豆、咖啡粉和滴濾咖啡壺也常被大家買來當作手信送給朋友,性價比很高。

順便分享一個在越南學到的喝咖啡小妙招:在沖好的咖啡中加入草莓果醬。國內幾乎很少看到這麼喝的,越南路邊也都是煉乳比較多,但是也會有直接加草莓果醬,簡直把咖啡帶到另一個飲品領域!中和了苦澀,還帶有酸甜的果味和果香,還漂浮著大朵的果肉,試過相信都會愛上!並且在沒升級到專業的高度上,會更理解咖啡真正是一種植物,咖啡豆擁有自己的芬芳,不是所有咖啡飲品都必須帶著奶味兒。

>


2017年12月9-11日,越南中部高地林同省大叻市舉辦了首屆越南咖啡節,林同省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在新聞發布會表示。

12月10日被定為「越南咖啡日」,越南地方和企業決定將咖啡產品推廣到國內外消費者,提高越南咖啡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標誌著咖啡業對越南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1857年,咖啡開始在越南首次種植。迄今為止,越南的咖啡種植面積達到了2萬公頃。

越南咖啡行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定於越南首屆咖啡日期間舉行,重點在關注品牌發展,咖啡加工與投資,國內外咖啡市場等。

今年前10個月,越南出口了1.17億噸咖啡,總額為26.9億美元,其中美國和德國是最大的市場。

咖啡價格雖然上漲了百分之二十八點五,但當地部門尚未抓住機遇。農業和農村發展部建議種植咖啡的地區,投資高技術加工和生產模式,而不是簡單擴大種植園。

越南每年出口180萬噸咖啡豆,每年收穫32億美元。越南目前是巴西之後的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國。

林同省的咖啡面積近150240公頃,產量約為43萬噸/年,越南咖啡生產商開始投資包裝速溶咖啡,因為其價值高於生咖啡。

越南咖啡和可可協會(Vicofa)表示,自2016-2017年(從去年10月至今年11月)作物開始以來,越南已經向國外運送了約130萬噸咖啡,同時庫存5萬噸。

Vicofa說,由於供應短缺,越南的咖啡出口量預計在2016 - 2017年將下降20-30%,咖啡價格可能會上漲,因為新作將從11月份開始,貨物仍然需求旺盛。


越南是亞洲咖啡豆生產大國,每年出口不少咖啡豆到其他國家。越南種植的大部分是羅布斯塔咖啡豆,這種咖啡豆咖啡因含量高、味道濃鬱,是速溶咖啡的主要原料。這種咖啡豆沖煮出來的越南黑咖啡非常醇厚苦澀,喝過一次就會記得它的味道。

在當地,咖啡隨處可見。無論是精緻的咖啡館還是路邊攤,都能見到咖啡的身影。在越南,有兩種比較有名的咖啡,滴漏咖啡和雞蛋咖啡。

滴漏咖啡

滴漏咖啡的辨識度很高,金屬的滴漏壺一眼就能認出來。

19世紀,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喜愛喝咖啡的法國人把它引進越南。當時法國本土流行滴漏式咖啡,所以它也出現在越南的餐桌上。之後越南獨立,法國人走了,滴漏式咖啡卻留了下來,成為越南咖啡的標誌。

越南人習慣在滴漏咖啡中加入煉乳,所以越南滴漏咖啡一定能看到明顯的黑、白分層。煉乳中和了越南黑咖啡苦澀感,咖啡變得非常順滑。

雞蛋咖啡

如果你到越南,一定要嘗嘗越南特有的「雞蛋咖啡」。這種咖啡的做法是往黑咖啡裡面加入了雞蛋、黃油打發的蓬鬆泡沫。雞蛋咖啡有熱也有冷,它們的口感大不一樣。

一般來說,熱的蛋咖啡做好了,會放在盛滿熱水的小碗裡面保溫。它的泡沫非常豐富,甚至到了無處入口的地步,所以客人都習慣用勺子勺著喝。熱的蛋咖啡並沒有任何生雞蛋的腥味,反而帶著淡淡的香草味,嘗起來很像拿鐵。

冰的蛋咖啡不像咖啡,更像是甜點,順滑如絲,就像在喝液體冰淇淋。

在20世紀40年代,越南物質匱乏,牛奶的短缺讓不少人急迫找到它的替代品。一個酒保嘗試用雞蛋代替牛奶,加入黑咖啡中。結果味道非常好,大受歡迎。於是「雞蛋咖啡」迅速填補了牛奶咖啡的空白,成為越南咖啡文化中的一員。

無論滴漏咖啡還是雞蛋咖啡,都是基於越南本土生產的咖啡豆發展而來的,具有當地的地方特色。你能喝得下雞蛋咖啡?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喜歡一款越南原產的,朋友送來的,口感細膩絲滑,些許苦澀,速溶咖啡喝完後勁回味無窮,那種滑膩膩甜蜜蜜的感覺,一直伴隨著我。自己買的好像總是遜色不少。喜歡喝咖啡,尤其喜歡喝不加糖的咖啡,那份淡淡的苦澀,淡淡的憂傷,瀰漫於偶的世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