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學術著作的評審流程是將學術論文交由專家,專家提供審核意見供作者參考。評審人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作者是誰,但作者並不知道評審人是誰。

這種評審方式能夠基本保證作者獲得開放和真實的反饋,而無需擔憂如何獲得,同時又能保護評審人的身份,這也是20世紀以來一直為學術界所使用的原因。但是匿名評審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評審「不透明」。相對具名評審來說,匿名評審的審核意見會不會較為偏見、主觀或措辭強硬?.*1

因此,近年開放式同行評審開始興起,為不少期刊(尤其是公開式的期刊)所接受。這讓評審人的身份公開可知,某些情況下,作者和評審人之間也可以公開交流。此類期刊認為,這種方式反過來可以建立一種專業的合作關係,最終形成經深入研究和專業審核的出版作品。這對作者的一個主要益處是,他們可以更直接地參與到評審流程中,無需再將論文交送給未知的評審人,收到審稿後只能通過期刊雜誌社或編輯等反饋渠道探討不同意見。

開放式同行評審對編輯公司或幫助作者申請和編輯初始提交論文修訂版的第三方也會有益處,因為這樣增強了互動性,他們可以更好地支持該流程。最後,編輯人員也會切身體會到其益處:根據開放式同行評審方法,他們的名字可以出現在出版作品中。這不僅表示他們因應用其專業知識而獲得認可,更意味著他們可以確保盡最大努力完成作品的審核,並在做出任何修改前進行充分的調查。

此外,曾有報道稱,一些作者認為自己的論文被拒絕出版,是有人刻意為之。確實可能出現此類情況,而開放式同行評審因其透明性可以保護作者免遭不公正的評價。另一方面,如果此類指控毫無根據,匿名評審人則得不到保護,並因此遭受作者的不公正指責。

2006年,《自然》雜誌試行了四個月的開放式同行評審方法,目的是瞭解作者對這一系統的態度。試行期間的調查顯示,74%的作者認為該流程有助於改善論文,20%持中立態度,只有6%的作者認為該流程沒用。.*2

(*1 Taken from blog.f1000research.com/, accessed 1 Feb 16.)

(*2 Taken from nature.com/nature/peerr, accessed 1 Feb 2016.)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