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皇稱帝以來,宦官便一直出現在政治舞臺上,宦官之禍更是多如牛毛。秦二世胡亥被趙高操控,禍亂超綱;西漢末年因皇族子嗣微弱,幼帝被宦官主持廢立;東漢末年十常侍亂政與外戚鬥爭引來董卓大患;北宋宋徽宗時期的宦官童貫、楊戩更是幫着宋徽宗玩樂不務朝政;爲何這麼多前車之鑑放在面前,明朝這一個封建帝制時期的尾巴,還在重用太監呢?

那麼多宦官之禍的前車之鑑,明朝爲什麼還重用宦官?看完恍然大悟

這就要說到太監的職能了,宦官在本質上只是皇權的分化。例如在明朝,太祖朱元璋事必躬親,大權獨攬,此時因爲開國的政治威望仍存,他人無論在任何角度都無法威脅皇權的地位。等到了後世的明朝皇帝,出現了內閣制度,因爲皇帝的懶惰不在那麼精於朝政,所以便將權力下放,讓內閣擁有了“票擬”的權力。與此同時便必須安排其他勢力與之制衡,太監無疑是最好的人選。太監不像宗室外戚又或者武將那樣有威脅到皇位的機會,畢竟沒聽說過哪個太監當皇帝的。

那麼多宦官之禍的前車之鑑,明朝爲什麼還重用宦官?看完恍然大悟

還有就是說到古代封建帝制的權力結構。首先是皇帝,因爲講究君權神授,所以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但是皇帝也有昏庸的時候,於是便需要有人來指正他,那就是言官。然後便是太監,也就是宦官。

那麼多宦官之禍的前車之鑑,明朝爲什麼還重用宦官?看完恍然大悟

宦官是完全依附在皇權身上的,如果皇帝倒臺了,太監也絕對沒有活路,歷朝歷代亡國時太監的下場便可以證明這點。文官武將則大爲不同,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有篡權的先例,例如司馬懿和五代十國的武將。宗室外戚更是不必再說,諸如謀權篡位的例子根本數不勝數,並且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會對王朝造成致命打擊。

那麼多宦官之禍的前車之鑑,明朝爲什麼還重用宦官?看完恍然大悟

綜上所述,宦官這一制度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明白他的壞處,但是依舊需要一個勢力爲自己做見不得人的事,例如明朝宦官掌握的錦衣衛組織就經常在民間爲皇帝搜刮錢財,另外也需要一個勢力幫自己與其他勢力制衡。宦官制度或許十分危險,但統治者能做的只有把風險降到最低,而無法完全規避!

那麼多宦官之禍的前車之鑑,明朝爲什麼還重用宦官?看完恍然大悟

如果你有什麼其他不同的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小編將致力於爲大家提供更多的有趣歷史內容,也請大家關注一下小編的其他文章,感謝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