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關於“自然吸氣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誰更好”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自吸黨認爲,自吸發動機的動力隨傳隨到,加速時的線性是渦輪增壓不能比擬的;渦輪黨則認爲,同等動力下,渦輪發動機的排量可以做到更小更省油,並且加速時的爆發力要比自吸發動機強上不少。

這時,有更加“刁鑽”的人又問了:若是開車進藏,自吸車型和渦輪增壓車型哪個更有優勢呢?

海拔對動力的影響

開車進藏,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哪個更有優勢?

我們知道,汽車發動機在做功時需要吸入一定的空氣,空氣與燃油形成可燃燒的混合氣,因此空氣中的氧含量對發動機的動力有着很大的影響。大家都知道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在氧含量方面也是一樣,隨着海拔的上升,空氣會越來越稀薄,因此不僅人會產生高原反應,發動機也一樣。

開車進藏,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哪個更有優勢?

一般來說,在海拔高度爲0-1000m時,空氣中的氧含量佔比大致爲18.5-20.8%,而當海拔上升到4000m的時候,空氣中氧含量佔比僅有12.7%。根據相關數據,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爲4000-5000m,因此不管是自吸發動機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都會下降30-50%左右,這也是那些進藏車主們覺得汽車越來越無力的原因之一。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先天優勢

開車進藏,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哪個更有優勢?

渦輪增壓器誕生於20世紀初,當時主要運用在飛機發動機和坦克發動機上,後來才逐漸應用於賽車、跑車,直到今天在買菜車上普及。如果說自吸發動機的進氣方式是“吸入”,那麼渦輪發動機就是“推入”,後者的進氣壓力無疑會更高,這也是爲何同等排量下,渦輪增壓車型的動力輸出通常會更強。

開車進藏,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哪個更有優勢?

回到進藏的問題,聰明的人可能已經想到了,既然渦輪增壓早期是爲飛機發動機服務的,可以應對高空中氧含量低的情況,那麼在氧含量同樣較低的青藏高原,渦輪增壓車型豈不更有優勢?答案確實如此,渦輪增壓車型雖然也面臨動力下降的問題,但它的下降幅度沒有自吸車型明顯。當然了,這只是一般情況,我們還得深入探討。

小排量發動機另當別論

開車進藏,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哪個更有優勢?

在說到渦輪增壓車型進藏比自吸車型更有優勢的同時,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前提,那就是要在排量同等的情況下,如果你的車只有1.4L、1.5L,這樣就算是帶渦輪增壓,效果也不大。畢竟基礎排量小,在氧含量少、動力被“閹割”之後,再怎麼增壓也無濟於事。

開車進藏,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哪個更有優勢?

反觀當下,搭載大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並不多。尤其是硬派SUV,3.0T可能就算是大排量了,但在自吸這邊,4.0L以上的排量可能纔剛起步,例如陸巡、途樂,有了大排量的基礎,即使在高原上動力下降,自吸車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正是大排量自吸的越野車居多,所以纔會讓部分人覺得渦輪增壓車型在高原上沒有優勢。

爲何越野車偏愛大排量自吸?

開車進藏,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哪個更有優勢?

那麼,爲什麼越野車更喜歡用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呢?這是因爲渦輪增壓車型都會有一個問題——渦輪遲滯,從踩油門到增壓的過程,需要一定時間,不能做到瞬間提速,而越野車需要面對的往往是極端路況,油門的線性程度顯得十分重要,油門與動力輸出也不能存在“時間差”,畢竟脫困與否有時就在毫釐之間。

開車進藏,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哪個更有優勢?

還有就是可靠性的問題,相比於渦輪增壓發動機,自然吸氣發動機有着先天的可靠性優勢,並且對油品的要求也不會太高,例如5.6L途樂的發動機壓縮比只有10.8,在扭矩放大後能夠適應多種路況。因此,大排量自吸SUV進藏沒什麼壓力,而如果是渦輪增壓,排量也最好要在2.0L以上。

結語

所以,如果不考慮極端越野路況,同排量下渦輪增壓車型進藏會更有優勢,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2.0T的皮卡照樣能來去自如;而要是顧及到極端的越野環境,不那麼注重加速,那麼像陸巡這類的大排量自吸車型會是更穩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