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華盛頓6日電)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匿名投書「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內文批評川普不分是非黑白且做出魯莽決策,這件事使白宮陷入前所未有的動盪。

但這篇投書是否為政變或憲政危機的前兆,專家指出不太可能。以下是匿名投書事件的3大關鍵問題:

1.曾有歷史先例嗎?

從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時代以來,政府高級官員一直在制衡總統。

但這次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程度差異,匿名投書官員聲稱有「許多」高階官員正奮力阻撓川普的一些計畫,還有傳遞這項訊息的平台選在廣為人知的紐約時報。

研究總統權力的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教授塞爾柏(James Thurber)告訴媒體說:「美國歷史上沒有先例。」

維吉尼亞大學政治中心的政治學者薩巴托(Larry Sabato)表示:「唯一現代案例是水門案的深喉嚨。」

2.憲政危機正醞釀中嗎?

匿名投書作者寫道,內閣很早就傳出「耳語」,想援引憲法第25條修正案。修正案規定,如果閣員認為總統不再能履行職務,他們可集體告知國會,以展開複雜的總統繼任程序。

然而塞爾柏說:「這是一場持續中的政治及領導危機,但還不是憲政危機。」

3.會如何影響川普的總統任期?

這篇投書不太可能促使川普被彈劾,但沒有人認為這件事是好徵兆。

塞爾柏表示:「這將對川普影響不大,但會持續削弱他在美國和全世界擔任總統職務的信任度。」他相信憲法第25條修正案不會用在川普身上。

薩巴托指出這項程序的繁瑣性質,它需要通知國會並解釋為何政府閣員認為總統不適任,以及聯邦參議院和眾議院2/3席次投票同意,由副總統代理總統承擔總統職務的權力和責任。(譯者:陳彥鈞/核稿:盧映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