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倉山靜葉 邀

《國際音標擴展表》(Extens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定義了用下加的上箭頭 ??(U+034E)表示 whistled articulation(呂佳、江荻《國際音標擴展表的分類、命名與功能》譯為囁聲)。最新版《國際音標擴展表》是 2015 版,可在此頁面底部找到鏈接

雖然這個符號在現實語言中的用例是像 Shona 語的 sv [s?] 和 zv [z?](Whistled sibilants),但《國際音標擴展表》並沒有說這個符號只能用於噝音,因此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地用這個符號描述口哨聲

最常見的吹口哨方法是撮起雙脣吹氣,空氣在口中振動發聲(屬於氣鳴樂器);舌前部不參與發聲,舌面抬起,並且通過調整舌面抬起的位置來控制音高。那麼我們可以用一個圓脣母音(相當於舌面動作)+ 清化(表示吹氣)+ 上箭頭來表示這個吹口哨的聲音,它可以是 [???]、[???]、[???] 等等

學會這個原理之後,也可以很輕鬆地發出「濁口哨聲」[??]、[??]、[??] 啦。順便,口腔裏的口哨聲和聲帶的濁聲的音高是不同的,分別控制它們就可以演奏出優美的和聲哦!將口哨聲和小舌顫音同時發出([????])的話,還可能實現花舌奏法(flutter tongue)哦!(只是這個舌根太靠後導致音高很低,不易控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