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VR陀螺 ZJ

在2017年即將結束的深冬,Magic Leap帶來了一枚眾人期盼已久的重磅炸彈:首款頭顯Magic Leap One將於2018年初面世。

Magic Leap在昨晚更新了自己的官網,添加了許多有關Magic Leap One的信息。據悉,這款率先推出市場的產品是Magic Leap One的Creator版本,相當於開發者版本。雖然官網已經給出了這款神祕新產品的圖片、特性以及使用場景,但模糊不清的核心配置、無法從圖片分析出的硬體信息以及概念化的使用場景都無法揭開這款Magic Leap One真正的神祕面紗。

但可以肯定的是,Magic Leap將很有可能成為新一代計算平臺,並為人類帶來新的技術革新。VR陀螺也通過和業內人士的溝通以及對專利等現有信息的分析,進一步帶來對於Magic Leap One上光場技術、硬體、應用場景和內容的解讀。

光場技術與硬體解析

Lightwear

外表來看,頭顯的主體部分lightwear採用三段式設計,據圖示或採用類似PSVR通過伸縮頭帶來進行穿戴體驗,與此前提交的專利圖略有差異,但是在外觀方面已經相差無幾。Lightwear頭帶後部的兩根線纜與Lightpack相連。

光場技術

註:此部分由IDEALSEE創始人宋海濤博士協助VR陀螺對Magicleap one光場技術進行深度解讀。

Lightwear正面6個攝像頭,中間2個攝像頭,應該是長焦和短焦,用來做前置拍攝用的,人臉識別,物體識別。上面2個,兩側2個(這4個是SLAM攝像頭)。

SLAM攝像頭是全局快門攝像機,高真素,做SLAM定位。

Magic Leap One採用了光纖掃描光場顯示技術,該技術使用一組致動光纖來掃描輸出遠大於其數值孔徑的圖像。這就像老式的顯像管電視。只不過不是掃描輸出電子到熒幕來激發熒光粉發光,而是直接掃描輸出光。掃描是通過壓電致動器來實現的。掃描頻率保持在大約幾十 kHz。但實際圖像刷新率並沒有那麼高。因為需要多次掃描(專利裡面舉例如 250 次)才生成一整幅圖像。這完全改變了我們對於解析度的概念。這個技術的圖像解析度取決於光纖的掃描頻率,光纖可以匯聚的最小光斑尺寸(這決定了像素大小),生成一幅圖像所需的掃描次數和刷新幀率。

宋博士表示Magic leap one可能採用了6階光場,大概是12或24根光纖組成單側一組,解析度應該在單目2.5K左右,這種效果是足夠好的。當前市場上的AR眼鏡是僅一層的,且非光場。

光場是指顯示器,運用光學掃描技術原理的顯示器。一旦做到光場級,看出去的時候,眼鏡看到外界景物自然感覺幾個深度層,人眼能注意到的深度層是有限的,人眼能感覺到的清晰度差異,也是有限制的。從AR眼鏡這個角度來看,做有限深度層的光場顯示是足夠的。

在Magic Leap One中,最有技術含量的就是光纖掃描光場現實技術。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顯示技術,擁有超高解析度、超低功耗,能實現最佳顏色、最佳對比度,是人類在顯示交互技術上的最佳理想狀態。而在全世界研究這項技術的公司中,目前能做出來的只有Magic Leap和Idealsee。

宋海濤博士還推測Magic Leap One採用了多層衍射光學元件(DOE)。據內部人士透露,Magic Leap One的FOV看起來比Hololens大得多,宋博士認為大概在60度左右。他還表示,在研究過Magic Leap的專利之後, Magic Leap One的光學技術應該採取的第二代或第三代衍射波導技術。

另一個具有顛覆性的黑科技是像素遮蔽技術,據體驗者反映,顯示的AR內容完全不透明,感覺很像真實的實體,宋博士認為,這就說明Magic Leap極有可能採用了高階的像素遮蔽技術,這樣一來,即使在戶外強光下也可以清晰真實顯示。

HoloLens在圖像疊加到真實背景上的時候,圖像是可以被看透的,但Magic Leap就規避了這個問題,舉個例子,將一個小熊玩偶放置在屏幕前,用戶是看不到小熊背後的屏幕的。這在AR裏是非常核心的技術能力。而Magic Leap One的設備中有許多里程碑式的技術蘊含其中。

價格方面,據宋博士推測,Magic Leap One的定價可能在2000美金以內。他表示,顯示器幾美金就可以做出來,有了核心源頭能力之後,就能把成本控制得很低。但由於前期對技術器件做了很大的投入,後期就看成本如何分攤。

Lightpack

從外觀來看,官網為正面圖,lightpack正面「微笑」閃爍燈線(開機一直處於紅藍漸變閃爍狀態),正面下方為圓形按鍵,應為電源按鍵。上方一根電纜接入(按圖示應為直接連接,而非埠插入),即連接主設備眼鏡的二合一電纜線,但是在另一張官方圖示,以及根據magic leap 於2016年8月份提交的一份名為移動支撐計算系統(mobile computing support system)的專利顯示,lightpack電源鍵正下方仍留有一埠,尚不清楚具體用途,同時結合官方專利圖,lightpack圓盤為不可旋轉設計。

官網上塞進模特口袋的那部分是一個半徑略小於露出圓盤的方形圓盤。關於這塊圓盤的用途,在另一份專利號為9846306的Magic Leap專利有所說明:1、遠程模型計算,即官方介紹這是一塊具有高性能計算和顯示的引擎;2、數據存儲; 3、充電寶。不過Magic Leap拒絕透露續航問題,對此我們可參考外媒The Verge對其同類別競爭產品HoloLens的評測。HoloLens平均可使用5.5小時,重度極限可使用2.5小時。而Magic leap one相當於自帶充電寶,續航超過2015年產的Hololens估計問題不大。

手柄

官方介紹可知,手柄上方為可觸摸圓盤,同時手柄支持6自由度。外觀來看,手柄採用流線型圓潤設計,觸摸圓盤環繞著與lightpack同設計語言的紅藍漸變燈線,正面觸摸板下方電源一枚。另根據Magic Leap手柄專利圖,手柄還配備扳機鍵與肩鍵。

Magic Leap One的應用場景

在Magic Leap 的官網上,他們給出了5種使用場景,包括:

將Web拉出屏幕:Magic Leap One允許Web開發者針對內容提取和空間瀏覽進行優化,顯示採用3D對象進行購物和探索的新方法。

從圖中可以看到,用戶可將看中的包從平面網頁中拉出,變為立體3D的效果以供挑選併購買。

按需顯示:用戶可隨時隨地打開多個或大或小的屏幕,將工作或娛樂的隨播內容傳送到任何物理空間。你可以和他們一起走動,或者把他們掛起來。

在演示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客廳中漂浮著多個數字屏幕,用戶可以多屏同時觀看,而觀看不限於平面,圖中真正的桌子上正進行著冬季運動演示。

不再被空間限制的遊戲:偉大的遊戲將我們傳送到不同的世界,但當遊戲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會發生什麼?現在,遊戲和角色將來到你身邊,你想帶他們去哪裡?

在演示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虛擬機器人正在真正的廚房裡戰鬥,這展示了用戶如何使用Magic Leap One玩遊戲,Magic Leap想讓遊戲場景發生在任何地方。

無處不在:以數字方式與他人在物理空間中建立聯繫,這是全新的社交方式。這被稱作另一個維度的協作。

Magic Leap One可以為用戶帶來全新的社交體驗,圖中的四個數字模擬人物正坐在真正的桌子上,觀看數字景觀,可以讓人們在另一個維度進行交互。

將創造力帶入生活:嘗試使用不同的生物和物理的組合帶來混搭。這是一個沒有邊界的沙盒世界,你可以盡情發揮你的想像力和生產力,並隨時隨地開始玩。

演示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數字飛碟,恐龍和樹木等幻想圖像在客廳中與真實的物品互動。

Magic Leap的一項專利文件顯示,他們已申請一項名為「系統及增強和虛擬現實」的專利技術,是關於一種用於使兩個或更多個用戶能夠在包含一個或多個計算設備的計算機網路的虛擬世界內進行交互的系統。用戶可以通過這個系統使用各種視覺、聽覺等手段與其他用戶在虛擬或增強現實環境中實現交互。

努力打造內容生態系統,Magic Leap One能帶來什麼APP和遊戲?

雖然官網上的描述看起來非常厲害,但我們還不確定最後呈現出的效果會比HoloLens或其他我們嘗試過的AR頭戴設備好多少。到目前為止,從官網上能瞭解到,這些應用程序被分為幾個不同的組,包括生產力相關、教育、日常必需和遊戲。

而有消息顯示,WETA(維塔工作室,著名特效製作公司)正在為 Magic Leap構建一個虛擬世界,角色名為Grordborts博士,還配有射線槍。指環王的總監也正在為這個平臺做事,但我們不清楚是Grordborts還是另一個項目。WETA的項目已經得到了證實,但還有個非常吸引人的傳言是,斯皮爾伯格指導的電影《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在某種程度上將會為Magic Leap做一些改編。

華納兄弟是Magic Leap的早期投資者,所以他們將很可能會為Magic Leap提供一些內容,包括一些大IP等。我們在專利中還能看到一件事情,就是一個關於數字現場藝術家及音樂場所應用程序,通過這款app可以將音樂家聚集到您的客廳中進行私人AR演出,並讓您和朋友置身於音樂會環境中。

盧卡斯影業是另一家和Magic Leap合作的公司,具體而言,ILMxLab(工業光魔)將與該公司合作創造星球大戰體驗。

Magic Leap為內容收購了許多公司,包括由前蘋果員工和遊戲開發商創立的FuzzyCube,這家遊戲公司曾參與了光暈和帝國時代等知名遊戲的開發。Magic Leap還曾考慮收購曾獲奧斯卡獎的Moonbot Studios。雖然最終由於知識產權的問題不能直接收購,但他們僱傭了十幾名來自Moonbot的動畫師和藝術家。

從這些事情看來,似乎Magic Leap正在努力創建一個健康的內容生態系統,同時支持第一方和第三方的娛樂支持以及更為標準的AR操作系統。一旦創作者門戶網站在2018年開放,我們將能夠開始更多瞭解Magic Leap。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