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之所以你受伤难过,却又难以让你放下,是因为他们提供的那些负面安抚,让你感到安心与熟悉。」

这篇 Review paper 必须与上一篇提到的 强迫性重复 ,一起进行探讨,算是延伸性的issue

根据 Sigmund Freud 的论调,驱乐避苦 是人的本能,但现实里我们却是不断重复那些伤害的经验。从 Melanie Klein 理论跟这篇要谈的英国客体关系学者费尔贝恩(William Ronald Dodds Fairbairn)中知道,「因为我们在感情里面索求的从来不是『爱』或『快乐』本身,而是寻求『客体』。这个客体可能会让你痛苦(负面安抚),但有安抚总比没有安抚好,所以我们会飞蛾扑火、把受虐当成愉快。

实际例子(有图有真相)。最近身边,有一位女孩,离开上一段感情几百年了,却迟迟无法展开新恋情...原来,她一个人忙碌久了,竟也忘记自己是多么值得。于是乎,她开始进行喜欢自己的计划,但这计划在某一天被咱给发现了!!! 咱还特地为此打了通越洋的电话,虽然没说得很清楚,但也算是及时解决了她的多年心事,其大意用文字修饰一下就是...一直以来,妳之所以无法爱上一个对的人,并不全然是因为心里还卡著一个人,而是因为随著年龄的更迭、工作与生活的疲累,让妳忘记了自己有多么值得。

不要抱怨恋爱不顺遂,恋爱本身就是幸福,你爱一个人,对方也接受你,这是幸福之一。

扯远了,回到正题Review paper 推荐的《双面诱惑》,其描述一个表现差强人意的戏剧系女孩约瑟芬,有一个身心障碍、需要照顾的妹妹,也因为这样母亲都把注意力放在妹妹身上,忽略了约瑟芬其实也要被照顾、被在乎。约瑟芬透过伤害自己让母亲在乎,透过在现实生活中去扮演浪荡女「卡蜜儿」来获得导演对他的青睐、勾搭上一位隧道工程师。其实,那些她对爱的渴求、对于被关注的期待、为了戏的牺牲与改变,都是因为她想要被看见、被珍惜。

有时候你将一个人推开,是因为你无法接受或相信他对你的好是『真的』

「发疯并不是一时失常,或是咽下一个黑暗的秘密,而是你我的人格鲜明化。」──苏珊娜《女生向前走》

Review paper 推荐的《女生向前走》,主角苏珊娜因为自伤、大量吞安眠药、和朋友的父亲发生关系被诊断出边缘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送进精神病院,试图逃跑、目睹病友Daisy自杀、被病友背叛等等的过程。出院的那些病友不见得真正好了,留在病院里面的也不见得比外面的人糟糕,就像是长期住院、语言刻薄的Lisa所说的:「我有说错什么吗?我只是比外面的人诚实而已,不像他们一样虚伪!」苏珊娜反击,对她来说,她宁可选择虚伪但是情绪起伏较少的院外生活,也不愿意真实与残酷地与Lisa一起度过余生。

 

「世上一触即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真的太多了。那些事情都等著被引爆,等著我们去引爆。你知道吗?那些都等著我们去引爆。不禁让我觉得奇怪,这我他妈的摸不找头脑⋯⋯为什么没有人来引爆我的炸弹?为什么大家都忽略我?为什么没有人勇敢的说出我的真面目,说我是个该死的婊子,说我父母希望我死?」──Lisa《女生向前走》

 

「因为你早就死了,Lisa!没有人在乎你死不死,因为你早就死了。你的心早就冷了!所以你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回来(疗养院),你才不自由。你需要这里,你就回来才会觉得自己活著,真可悲。」

 

当妳恨一个人,妳恨的是在他身上看见属于自己的某个部分。那些不属于我们自己部分的东西,不会困扰我们——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看到这里,我们要谈一个问题,就是那些总是不满意自己身边遇到对象的人,其实真正不满意的,是自己。她们将一部分坏的自我,投射到别人身上,借由挑剔、怨恨那个不好的自己,来和这个世界建立一些连结和控制……其实,这就是上一篇我们提到Melanie Klein 最著名的观点——投射性认同(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把不好的、不能接受的自己,排除在外,并且投射在别人身上

虽然本篇咱应该是要来探讨 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身分心理学、自体心理学、新精神分析理论 的这些心得,但咱总结一番后,得出一个结论...

Sigmund Freud 假设,那些失去亲人者的反应,不仅仅只是一般的哀悼反应,而变得忧郁的人,可能是「他知道已失去谁,但并不知道,他自己内在里失去了什么。忧郁者因为某些不知名的失落,将导致类似的内在工作(internal work)…哀悼者,是觉得世界变得乏善可陈且空洞;但忧郁者,则是他自己的自我变得如此。」对于原本是外在客体的失去,何以变成当事人的自责?这涉及了一个很重要的思考转折:「因此我们发现了解释临床现象的锁匙:我们认为这些自责原本是,责备他所爱的客体对象,但后来却不再如此,而转变成个案责备自己的自我以此方式,客体的失去(object-loss)被转型成自我的失去(ego-loss)」。

回到 William Ronald Dodds Fairbairn说过的,咱再把它翻译一下,其实就是, 我们活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快乐、降低压力,而是为了和别人建立连结!!!

So...我们通常会按照最早的关系建立模式,去和新的对象建立关系。小时候总是扮演「顺从儿童」,在人际关系里或恋爱中也会「复制」这样的角色,对伴侣的打骂支配逆来顺受;小时候总是害怕犯错被父母责打的人,在人际关系与恋爱里也经常战战兢兢;而那些「习惯」没有获得足够的爱和照顾的孩子,也会在后来的恋情中,重复去找「忽略他」的另一半,然后持续地讨爱。我们倾向将自己的内在客体投射到新的人际关系中,你之所以会选择这个新对象,是因为他和你过去坏的、让你感到挫折的人(旧客体)相似。可是,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你可以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和新伴侣互动,这种稳定熟悉的互动方式让你感到心安。于是你不知不觉地活在旧的期待中不断循环,重复爱上、离开、又爱上同一种人,而这种理论不尽是在爱情里,工作、人际关系也大都是如此。

总结: 在客体、自体心理学或是新精神分析理论里,探究其演化的过程,都脱不了Sigmund Freud Melanie Klein theory这些大师探究了人为何会有那些行为或是解释给予一个合理化以方便对症下药,这些问题,其实或多或少每个人皆会有,仅是其严重程度究竟有多重。在上一篇文末提到, 尝试去做不一样的事,打破过去经验的一切作法 归纳一下,说穿了就是咱的至理名言...

 

逐梦筑梦 每日一点一滴不断推进。 (1999 - 2011 by Joker)

 

在打破的过程中,抑或是治疗这些心理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是害怕改变的动物,但其实不用害怕改变,改变是可以一步一步来的,具体上其第一步就是... 「你想要什么?」(Want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动著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Albert Einstein

「你在干嘛?」(Doing 你现在在做些什么?现在你为自己做的事情(工作、交朋友、建立关系、认识自己),真的有助于你走向目标吗?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Evaluation 检视「你想要的」与「你在做的」,然后问自己「现在正在做的这些事情,一直不变持续做下去的话,是否能达到你想要的目标?」,

「以后,可以怎么做?」(Planing 比对过「目标」和「现状」之后,就可以开始著手重新拟定计划,不论是读书、事业、或感情,都可以重新找到更好的起点。

 

改变不会因为领悟而产生!

 

罗纳德·费尔贝恩(William Ronald Dodds Fairbairn1889-1964年)英国心理学家,1889年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费尔贝恩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攻读了3年神学和希腊文。在巴勒斯坦战役中服务于Allenby将军,回国后接受医学训练。他还教心理学和实践分析。由于他的著作,他成为英国心理分析学会会员。费尔贝恩一直都留在爱丁堡,虽然有点与世隔离,但是对于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还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费尔贝恩是中间团体(现在称为独立团体)心理分析学的理论构建者之一。独立团体包括那些既不认同梅兰妮·克莱因也不认同安娜·弗洛伊德的分析家。他们更关心人际关系,而不是个体内部的「驱力」。费尔贝恩的作品包括:《人格的心理分析研究》(1952)、《从本能到自我:罗纳德·费尔贝恩研究论文选集》(1994)。还有一本关于他的传记:《费尔贝恩的Journey into the Interior》(约翰·萨瑟兰,1989),对其作品的研究:《费尔贝恩和客体关系的起源》(James GrotsteinR. B. Rinsley1994),和编辑研究,《费尔贝恩 Then and Now》(Neil J. SkolnikDavid E. Scharff1998).罗纳德·费尔贝恩是英国政治家御用大律师尼古拉斯·费尔贝恩(19331224– 1995219日)的父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