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选择≠最有利的抉择

关于苏格拉底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回,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前来求教,如何才能找到理想的终身伴侣。苏格拉底没有回答,却领他们到麦田去,吩咐他们从这边走到那边,只许前进,只许走一次,挑一支最饱满的麦穗带回来。三个弟子以为这是老师给他们的考验,心想,谁能摘到最饱满的麦穗,谁就能得到老师智慧的解答吧。

第一个弟子向前走了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他很高兴,将这支麦穗摘了下来,继续前进。但这时,他却发现眼前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还要饱满的麦穗,无奈之下,他只得遗憾的走完全程。

第二个弟子庆幸自己排在第二位,能够吸取前人的教训,于是他小心翼翼的出发了。走在田埂上时,他不断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麦穗,就这么走著走著,不知不觉中,终点已经到了,他错过了所有机会。

第三个弟子记取了前面两个的教训,当下心里拟定了因应的策略。当他走完全程三分之一时,他即经由观察,将麦穗分为大、中、小三类;接著再走上三分之一,他即验证刚才的观察结果是否正确;走到最后三分之一路程时,他选择了大类中一支最饱满的麦穗。虽然这支麦穗不一定最大最美的一支,但他走完全程,却感到很满意,了无遗憾。

到底苏格拉底要用这个摘麦穗的事,跟弟子开示些什么,已不可考,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满意就好的抉择,可能比最好的抉择,来得更有效益。这项原则,为成功学中最为艰涩的抉择问题,提供了一项有效的解决方案。

后来美国经济学暨社会学家,一九七八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赛门(Herbert Alexander Simon, 1916~2001),就充份证明了这项原则的合理性。

在经济学领域,长久以来,将人类的经济活动假设为一种绝对理性的活动,完全以理性为指导。比方做生意的人,就不可能像苏格拉底的第一位弟子一样,跟著自己的感觉摘麦穗,而不去评估相关事务。

但是事实上,许多人正如苏格拉底的第二位弟子一样,非常理性,懂得要找最饱满的麦穗,结果却令人失望。在决策的过程中,只一味想要找真正最棒的,通常最后不但最棒的找不到,而且第二棒的也可能找不到。

我们虽说讲理的人才有糖吃,但人性和环境的因素,其影响也不容小觑,理想和现实,毕竟有差距。例如,想要实现绝对理性,做出最完美的抉择,就必须对于可供选择的方案及其未来的结果,无所不知。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没有人能办得到这一点。

换句话说,我们就像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一样,绝对不可能知道最大的麦穗在哪里。反之,如果我们不要一心只想著要找最好的,而是去找自己满意的,这样一来,或许在找的过程中,就会碰到一个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合利益的,并且保证不会徒然无功。这就是赫伯特‧赛门所谓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用现实的「满意」(satisficing)来代替理想上「追求最大的利润」(pro.t-maximization)。

拟定决策时,不必考虑所有复杂的可能性,但是必须考虑到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在「想得到的」与「能得到的」之间,进行综合的权衡与评估。

例如,企业不能把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作为首要的目标,而应全面考虑生产目标、库存目标、销售目标、收益目标等,制定一个「确实可行」的「满意目标」。

人生与职场的竞争世界,绝不是心想事成的世界,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好高鹜远的白日梦,让坐不上沙发的人去想像,至于坐在沙发上的人,一定是懂得「让自己满意」的人

●文章出处  http://udn.com/news/story/7061/942743-麦穗的启示:最好的,不一定最合利益-本文摘自大喜文化《你要住豪宅还是租好窄:现在的选择将决定你未来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