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在中國北方是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兩邊剛好相差了一天,這與大年三十完全不一樣,同是中國,為何會如此呢?

小年夜作為傳統節日,已經沿襲了多年的歷史,所以不在同一天過小年的真正原因,我們還得回到過去去探討。

小年夜早在我國宋朝就有過相關記載了,但那時並沒有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北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之分。在那時候,南方和北方都是在同一天過小年,也都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難道是現在北方弄錯了,宋朝不是都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嗎?為什麼北方要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呢?當然不是北方弄錯啦,歷史在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一些改變。

在歷史進展到清朝雍正年間時,發生了一系列改變:因每年臘月二十三,皇帝都需要在坤寧宮祭祀神明和誦祖,因皇帝處於北方誦祖祀神,北方受此影響,也將小年夜挪至臘月二十三。

而南方則受此影響較小,依舊保留了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傳統,所以南北方出現了一天的偏差,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無論是在南方還是北方,均有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之夜,或者都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之夜,因為這麼多年的變革之後,各地的習俗保留程度和繼承程度都不一樣。

北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這只是一個大的劃分,並不完全是絕對的,也沒有時間的對錯之分,因習俗的不同,它們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而且小年之夜,南方與北方的習俗也不盡相同,但對於祭祀竈王爺這個傳統,南北方還是都有的。在小年夜大家都會給竈王爺嘴上抹上蜜糖,希望竈王爺彙報人間工作的時候,嘴能夠甜一些,多說些好話。

而其他的習俗,也往往出於歷史的原因,各地風俗都不相同。比如南京小年之夜在元宵節那一天,而雲貴川等地則有將除夕夜當做小年夜的,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風俗。

這些不同的風俗都沒有對錯之分,它們幾乎都是因為歷史上的原因導致的,所以我們無需過多去討論,只需要尊重傳統,入鄉隨俗即可。

小年夜這一天,人們也喜歡清掃庭院、擦拭灰塵,將家中收拾的乾乾淨淨,以迎接新年的到來;也有地區在小年夜貼窗花的習俗,一個個活靈活現,有著美好寓意的窗花紛紛貼上窗戶。

所以,小年夜之後開始越來越喜慶了,人們都在忙著準備過新年了,準備著大年三十一起喫年夜飯,迎接幸福又開心的時刻早點到來。


謝邀,各地送竈王爺上天彙報工作的日子不盡相同,這是古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在古代,送竈神也分階層,也就是說,分開日子送。當官的先送,然後纔是老百姓。

關於何時『謝竈』送竈神,中國民間有所謂「官辭三」、「民辭四」、「鄧家辭五」,又有了:忘了辭五,別辭六,就是說,二十三、二十四沒辭(送),就辭五,但千萬不要辭六了。

「官」指官紳權貴,習慣於年廿三謝竈。(也可以說是富人二十三送竈王爺)「民」指一般平民百姓,會在年廿四謝竈,(也可以說窮人留一天,二十四送竈王爺)

「鄧家」即指水上人家,因為打魚太忙,可以遲一天。一般會在年廿五送竈王爺。

這是過去的一種說法。不過中國民間老百姓大部分會選擇年廿三送竈王爺。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臘月二十三,竈王爺上天,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至於說到你的家鄉,估計也是受到這種傳說的影響,或早或遲一天,不過都在正常範圍。早送晚送都一樣,都會言好事,回來給你帶來吉祥的。

【春秋君歡迎您加關注,點贊和留言評論】


臘月二十四,或者二十三是小年,也叫祭竈,是中國傳統文化習俗裡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為了紀念傳說中的道教神坻竈王爺,傳說這一天竈王爺將會去天庭向天帝報告人間的一家人的善惡,一般祭竈的日期是,官三,民四,漁家五,北方的帝王將相家裡是臘月二十三祭竈,民間老百姓是臘月二十四祭竈,而漁家因為打魚比較忙,所以是臘月二十五祭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