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一切經營管理活動都是為了績效的提升,沒有績效管理就談不上企業管理。目前企業人事部門常用的績效管理有KPI和KSF兩種模式,相信各位HR對KPI這種傳統績效管理手段都非常熟悉,而KSF則是近年才流行開來的。

單從理論效果來看,有不少HR都更看好KSF的前景,可在實際工作中,卻又不敢輕易嘗試。但其實無論是KPI還是KSF,作為績效管理的手段,並沒有絕對的好壞,HR需針對企業自身經營情況、不同的崗位制定不同績效管理模式。

那麼傳統的績效管理工具KPI和近年熱度極高的KSF,哪種模式才更適合你的公司呢?首先你必須瞭解什麼是KPI和KS以及它們各自的優劣點?

KPI,即關鍵業績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根據公司發展的戰略和上階段的結果,確定一個比過去更有挑戰性的目標,再以目標為導向形成關鍵指標,將指標下達到各責任人。

優點:

  1. 目標明確,有利於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
  2. KPI有利於企業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思想
  3. 有利於組織利益與個人利益達成一致

缺點:

  1. KPI的指標是需要量化界定的,部分重溝通的崗位並不適用
  2. 過分看重KPI考覈指標,而不考慮人文及彈性因素,易引發一些爭議

KSF,即關鍵成功因素法(key Success Factor)

強調兩手平衡,一手著眼於企業績效的改善,一手致力於員工收入的提升。KSF既是績效優化方案,也是員工薪資變革方案,讓每一個崗位都受益,才能實現企業目標。

優點:

  1. 開啟員工創造原動力,激發員工創造力
  2. 薪酬與績效融合,充分挖掘員工潛能
  3. 讓管理層參與經營,實現利益趨同

缺點:

  1. 績效提升見效慢,員工意識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2. 易出現過於理想化的計劃

小星星用一個實際的例子,帶你輕鬆瞭解KPI和KSF績效考覈計劃的區別。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用KSF來代替KPI?

2016年4月,百度貼吧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非法轉載了「起點中文網」上數百部原創網路文學作品,而被版權方「閱文集團」告上法庭。此後,百度貼吧全面展開清查盜版侵權行動,封禁了大量的文學貼吧。這一事件讓百度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品牌危機,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再反思時曾說:「此次貼吧事件,是因為從管理層到員工對短期KPI的追求,導致我們的價值觀被擠壓變形了。」

從百度貼吧封禁事件來看,即使是像百度這樣的大公司,也經不住KPI的高壓。單從員工動力系統來看,KSF確實比KPI更有價值,KSF是企業與員工供應的橋樑,更能獲得利益平衡與共識,也是企業力量的爆發點,直指企業成長管理與利潤增長。

既然KSF的熱度不斷提高,那是不是意味著KPI已經被市場淘汰了呢?

其實並非如此,大多數企業依舊採用KPI作為主要績效考覈方式,而企業領導也更易接受以企業利益為核心的KPI。對於那些績效制度完善,福利待遇好的大公司,或是那些給公司帶來直接利益,考覈標準易量化的崗位,如:生產部門、市場部門,還是更適合制定KPI目標。

To:在KPI和KSF中糾結的HR們:

KPI和KSF,都只不過是績效工具,他能發揮多大的作用,關鍵在於HR怎麼用。當然工具的選擇也絕不是單一的,綜合使用各類績效工具,在實踐中找到最適合自己企業的績效管理模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