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 抗老」一詞可以說是近幾年最火熱的議題,更是幾千來的夢想—長生不老。那麼, 究竟我們有沒有可能 「抗拒」老化,永遠年輕健康呢?

老化5關鍵:GGMET

 

科學家將影響老化的原因大致分為五大類,簡稱GGMET

 

G:基因(Gene)

基因控制我們的老化、是否有可能得到疾病等。不過,這不代表如果你擁有癌症基因就一定會得到癌症。試想看看,你若有癌症基因,那麼你的祖先也有,為什麼在古早以前卻很少聽到癌症病例呢?可見,老化與生病的原因是複雜的,並非完全由基因決定。基因只決定了的健康的20- 30%,其他是可調整的多型態表現型 PHENOTYPE


G:腸道(Gut)

有句話「腸清長青」,也就是說消化系統顧得好就年輕

 

M:肌肉與骨骼(Muscle & Skeleton)

我們的肌力30歲以後,將逐年下滑1%至2%。不運動的話,肌肉會越來越少,身體便很容易受傷,像是搬個東西就閃到腰。50歲以後肌肉退化更快!

 

 E:內分泌與神經(Endoderm & Neurology)
內分泌與神經系統是非常有關聯的。以情緒為例,心情平和快樂時的內分泌就很平衡;情緒不好時,內分泌則較不平衡。各種內分泌尤其腦神經內分泌更與情智Attitude有相互關連!

 

 T:端粒(Telomere)
染色體X的末端有個東西,就是端粒,只要細胞進行代謝一次,端粒就會變得短一點。端粒越短,身體就越老,各式疾病也越快會上門。端粒又可被端粒脢 Telomerase修復!

 

抗老,從飲食開始


談抗老,李德初醫師GGMET中的第二個G,也就是腸道。為什麼呢?

腸道不健康的人,容易有慢性過敏的問題,慢性過敏可以說是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而發炎就是我們的防衛系統正在不停消耗身體能量,長久下來,身體自然容易出現各種毛病。

 

適量蛋白質

 

自我療癒能力良好的方法,除了適當的休息,便是營養均衡。以前的營養學發現蛋白質對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營養,鼓勵大家多多攝取,但現代人卻是攝取過多高蛋白食物,反而衰退得更快,癌症病患越來越多,臺灣2013年每548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蛋白質需依體重來建議份數,過量或太少對身體都不好

 

多喫蔬果及omega-3 - 修復端粒

 

醫師們追蹤成功克服癌症的病人,發現他們擊敗病魔甚至更年輕的原因,是生活型態的改變,找出抗老化的其中一點就是多喫蔬果。

為什麼蔬果有助於抗老化?還記得先前提過的端粒嗎?端粒就像銀行存款,一直使用最終會用光。不良的生活型態,像是抽菸、喝酒等都會使端粒加速變短,身體機能越衰退,不過,藉由多喫蔬果以攝取其中的抗氧化物質(植化素)以及omega-3,便能夠增加端粒脢修復端粒。

 

抗老化食物清單:

• 莓果、蘋果、檸檬和新鮮無花果
• 深綠色的葉菜類
• 大蒜
• 腰果
• 橄欖油(如果和義大利黑醋混合,比其他沙拉醬好太多了)
• 藜麥(可以取代白米)
• 紅豆
• 海藻
• 大豆
• 比目魚(不論是鱒魚或鮪魚,任何魚類皆可)

 

細嚼慢嚥-可修復胃腸黏膜

 

消化系統從口腔開始,我們的唾液腺會分泌一種能修復肝臟、消化系統的「上皮細胞生長因子EGF」。也就是說,喫飯時最好細嚼慢嚥使口水分泌增多,口水中的上皮細胞生長因子便可以幫助肝細胞、胃及腸內膜上皮細胞的修復與生長,使腸道健康。


健康或是不健康、老化得快還是慢,決定這些的不是醫生,而是在於自己。對於身體的健康,醫生只是一個幫助者的角色,協助人們發揮本身的自癒力。


作者:李德初醫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