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保險不是你和業務員之間的口頭協議,法律合同說了算。

前陣子和朋友喫飯,她說,「前幾天,同事的老爸出了車禍,做了開顱手術。所以說,保險還是要買的,幸好我有買重疾險。」

我回答說,「話雖如此,但據我所知,你的那份重疾險可不保意外開顱,你不知道嗎?」

她甚是詫異,「沒有啊。我都不知道,我以為合同裏有寫著開顱手術,就有得賠。開顱手術這麼嚴重的情況,意外居然不賠,太坑了。」

我說,「有的公司賠,有的公司不賠,要看條款。是誰之前說某某公司產品性價比低,不願意買來著。」

這裡折現出一個問題,拗口的重疾醫學條款,讓人難以理解,許多人買保險,對於合同都是一目而過,以為合同裏有名稱的,就一定賠。最後呢,出現理賠糾紛,又要到保險公司門前拉橫幅,罵保險騙人了。但是在這裡我必須說,你可以不懂醫學不理解,但是業務員必須有所瞭解,最好是能給你解釋明白的那種。

02

市場上的開顱手術條款大致分為三個版本,第一個,疾病和意外導致的開顱都保,比如平X、太XX;第二個,只保疾病導致的開顱,意外免責,比如網路上很多號稱高性價比的產品;第三個,有一些保險公司是把意外導致的開顱手術,放到了輕症

我們能看到,不同公司對於開顱手術這個條款的保障是不同的,有的賠重疾,有的賠輕症,有的甚至不賠

開顱手術很久之前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很多公司對意外導致的開顱做責任除外,這讓我很不解,印象中意外導致的開顱不是很常見嗎?我在百度上搜索」意外「、」開顱「兩個關鍵字,案例可謂不少,屬意外摔傷(小孩、老人居多)、交通事故導致的最多。在和很多人交流過後,我更堅定了這一點 ---- 意外導致的開顱手術並不低發,將開顱手術的意外免責或列入輕症實際上就是在降低重疾賠付率,控制風險成本。

說到開顱手術,我們先來說一個大家都有的條款 --- 嚴重腦損傷!嚴重腦損傷屬於25種高發重疾之一,很多喫瓜子羣眾紛紛表示,都意外導致要開顱了,肯定是腦損傷了,理賠嚴重腦損傷不就得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關於嚴重腦損傷的定義:

嚴重腦損傷和開顱手術的定義並不一樣,嚴重腦損傷沒有要求一定要開顱,但是它要求要有嚴重的後遺症。關於條件1、2,我們都很容易理解,要麼至少一隻手或腳完全失能了,要麼就完全無法說話或沒法喫飯(除流質食物外不能攝取或吞嚥)。

可能很多人會對條件3不太理解,條件3的要求是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無法完成六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當中的三項或以上。我們來看看六項基本日常活動分別是什麼?

在這六項活動,要達到3項或以上不能完成,實際上和癱瘓已經是沒多大區別了。所以條件3的要求是遠遠高於前面的條件1、2。看了這三個條件,可見嚴重腦損傷的要求是很苛刻的。

嚴重腦損傷條款寫著"因頭部遭受機械性外力,引起腦重要部位損傷",這不就是意外導致的頭部損傷嘛。而開顱手術恰恰就是治療嚴重腦部受傷的一種手段,但凡有一點希望,正常人都不會選擇放棄手術。確實,意外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誠然手術後也可能會存在失能的情況,開顱手術部分保險責任是和嚴重腦損傷有重合的。

但是實際上,意外導致的開顱手術有相當部分的人,預後是沒有後遺症或是後遺症達不到失能的程度。比如記憶力減退、脾氣轉變、行動不便或是認知能力下降,甚至有的會有被害妄想症之類的心理疾病,但這些都沒達到嚴重腦損傷的後遺症要求,是賠不出來的

綜上所述,開顱手術(包含意外責任)實際上增加了頭部重傷的重疾理賠率,並且可以在沒達到嚴重腦損傷嚴重後遺症的條件下就賠出來,這對被保人後續的康復和精神建設都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概率分佈如下圖。

03

現在保險市場上的風氣很不好,許多妖魔鬼怪的偽專家活生生把保險宣傳成了比價物。

保險不是比價物,對很多人來說,保險或許是一個家庭經濟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味追求所謂的高性價比,換來的只會是更低的賠付率和更差的服務質量。

而事實是,不止你需要做風險控制,保險公司也需要,保險公司也要賺錢。

眾所周知,重大疾病大部分都是屬於慢性病,遵循一定規律的疾病進程,死亡率、患病率是可以通過歷史經驗去進行精算。但意外呢?

據統計我國交通事故發生率為全球第一,是發達國家的4到8倍,而且隨著人壽命越來越長,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意外摔傷的發生率也在持續上升。意外發生率的改變,都將直接影響著開顱手術條款的賠付率,而作為長期險,意外的發生率很難釐定。

前些時間我們對市場上72家主流保險公司的重疾條款做了歸類整理,其中包含開顱手術條款的公司有52家,但是有43家對意外導致做了責任除外。如果把市場上,所有的產品都羅列統計,估計條款中不包含開顱手術或將開顱手術意外責任除外的比例會更加誇張。

這恰恰反映出一個問題,市場的充分競爭,讓保險公司之間打起了價格戰,大多數公司在賠付率上必須採用保守的精算策略,低價格讓保險公司不願去冒賠付概率不穩定的風險一旦實際賠付概率比當時預估的更加悲觀,基於龐大的社會羣體之上,任何負面的概率波動,都將給保險公司帶來巨額的損失。

當然,在這裡我不想誤導我的讀者,只是想結合實際情況,引發人們的一些思考,透過一個條款並無法直接判斷一款產品的好壞

我們要看的是整個產品條款的綜合質量,但是這需要有一定的醫學常識。假如一款產品,保險責任五花八門,疾病種類繁多,可是把部分高發重疾拆分到輕症或是偷工減料,然後增加一堆幾乎完全賠不出來的條款,那麼又有何用呢?

買保險,買的不就是賠付概率,概率有高低,那麼價格肯定有差異。本來你可以在信息對稱的情況下去做出購買選擇,只是你錯過了而已。

原文閱讀:意外導致「開顱手術」,重疾險賠不賠?


2019年,小編加入到了知乎來分享我的學習和生活,後面會有更多精彩文章出現。不詆毀、不造謠,理性對待保險,這是我的態度。喜歡的,點一波關注唄!對保險有疑問或建議的,隨時歡迎私信留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