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越來越多的方式進行科普。同時,對於一些科普中出現的現象和創作者也出現了堅定的支持和激烈的批評。之前的討論經常集中在分析某個特性的情況的好與壞,這裡想邀請大家討論和列舉一下,我們批評或支持科普時,到底在批評和支持什麼方面?

懇請大家在討論的時候,更多側重討論現在科普「已經出現的情況中的具體的長處和短處」,而不是一味地說科普「應該怎麼樣纔是好」或者「什麼是科普」

希望在這樣的討論過後,大家能夠

1. 在今後科普的過程中儘可能揚長避短

2. 作為讀者,更好地甄別和鑒定科普作品


不扯大概念,具體回答題主的問題,列幾個我的看法

支持信息可靠有根據,反對個人臆測和以偏概全

無論何種形式、何種層次的科普,「科學」都應當是其內容的基石。科普創作應當秉持同樣的科學精神,言必有據。如果在創作中夾雜個人觀點,應當與轉述的事實做明確的區分。

當然,科學本身當然也會犯錯,而且前沿科學領域許多都存在爭議或者搞不清楚的地方。這是科學本身的面貌,沒關係。但在傳播前沿科學,尤其是尚存爭議的內容,以及存在多種流派的領域時,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將尚未被普遍接受的某種觀點,某種流派,有失偏頗地表達成板上釘釘的真理。

支持力所能及,反對不懂裝懂

創作科普作品創作者本身能力範圍內的作品。面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和題材,如果一定要做,一來加強自身學習,二來請教專業人士把關。不能不懂裝懂,做出一番「老子天下第一」的態度。

支持真實還原,反對過分誇大

和科學研究相比,科普作品為了能夠讓更多的大眾羣體看得到,看得懂,在內容組織和表達上肯定要更貼近民眾,減少佶屈聱牙的專業術語。在對科學原理進行通俗化闡述的時候,可以進行一些表述上的加工、採用一些創作手法。但是不應當過分誇大,以至於偏離科學的本意。也就是說,不能太標題黨。

支持原創,支持版權保護,反對剽竊抄襲

支持原創內容。引用、編譯的內容需要獲得授權。素材本就為開放授權的,需要註明出處。反對各種竊取他人創作成果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抄襲、剽竊、洗稿等等

支持開放交流,反對一言堂

科學本身就是開放的。科普創作者也應當秉持這樣的科學精神,開放交流,知錯就改。反對搞一言堂,搞絕對權威,反對拒不認錯的行為。

以上。


謝謝邀請。

有一個事實:物理專業的許多人,最初都是看了科普,只見識到一種膚淺的「有趣」,覺得物理學家逼格好高,才萌生了學物理的動機。後來,我們學了物理專業課程,才漸漸真正體會到物理究竟有趣在哪,沉浸其中,並有部分人選擇繼續從事基礎研究。

這一層面上,針對高中生進行較為經典的物理知識科普(須與前沿區別開),有其積極意義。

最近網上關於科普該如何做這一問題,討論得越來越多,私以為算一種社會進步。

不論進行科普的人出於何種目的,總結一下過去的基礎知識以免忘記也好,科研搞不順想通過其他渠道獲得認可也好,為了娛樂也好,為鍛煉寫作能力也好,純想幫助他人也好,總歸這事基於自主選擇,只要內容可靠,不論是否有人讀,對他人來說,並無什麼損失,甚或多少還有點益處。

所以,我雖幾乎不寫大眾意義下的科普,也會支持許多人的努力。

科普這事,與公益有很多共性。它其實可以算是一種統一的基礎教育之外,希望一定程度上提升大眾知識素養的努力。

科普的內容是科學或技術的知識。要吸收這種比娛樂話題信息量密度更高的內容,科普者再努力,也需受眾自己具有基本的興趣、知識基礎、思考能力,花一定功夫去消化。目前的社會文化、國民的精神追求水平之下,若是學了這個,不能實際在名或利上獲益,便很難說動大量受眾為之買單。

科普的顧客,主要獲得什麼呢?

讀到有趣的文章,精神很愉悅(還得是寫得足夠好);

對生活有實際指導作用,讓人變得更健康、更美等;

幫助某具體專業的人把專業課理解得更透徹,瞭解到一些更前沿的內容,有助於選研究方向;

令人感到自己更牛逼/有趣了,可以拿去跟朋友吹水扯淡。

除生活指導作用外,都不夠直接,受眾也不夠廣。也不是沒商業利益,只是不會如許多其他項目那樣,有很強吸睛與吸金能力,也就不容易獲得很多用於維持的資源。

所以,科普者為了做這件事,往往不得不額外奉獻時間與精力,很少令自身獲益。

科普界的亂象,某種意義上,與公益圈的一些亂象,也有類似之處。

因為多數沒納入正常的商業行為,很難得到足夠的、持續性的資金,所以許多人,要麼依賴自感有趣、社會責任感等精神力量,拚命努力;要麼為了相對好維持,而扭曲了本來面目,以吸引注意力。

公益片、公益科普文等,大多水平不高,甚至普遍存在消費弱勢羣體、賣慘博同情的情況,還有爛大街的身殘志堅刻板印象,已經對弱勢羣體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其中內容相對完整、客觀,又能同時被一部分大眾和一部分弱勢羣體所接受的作品,都已非常少見。不是因為影視界、文學圈的人裏沒有好的,也不是參與的那些人全沒認真做。是極端缺錢,也缺社會支持,導致發揮空間有限,更缺專業水平高又能真心踏實做事的人。你能看見一點還算過得去的結果,往往都已是舉步維艱情況下擠出來的,背後或許還有多次其他項目的籌款失敗。

科普也存在類似困境。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科普者具有很高的熱情,有些科普者也在努力嘗試採取漫畫、視頻等形式去講東西。卻有部分科普作品無法「普」,還有大量作品連客觀呈現當前的科研結果都做不到,甚至搞成了偽科學。

如何克服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還須明確一點:科普的篇幅,能把一個小知識點講清楚,就已不易。因此,科普「普」的僅僅是知識,其實不是科學的骨架。對科學的辨別能力、運用科學範式的思考能力的培養,是基礎教育階段須解決的問題,科普擔不起這個重任。因此,也不能寄望於所有內容都由讀者去審查,環境就會自我凈化。

科普,在發出之前,就須經過一輪審核,保證正確性、原創性。面向廣泛人羣情況下,也要保證文學性和趣味性。

而目前,由個人自發去科普,也存在結構性的問題。複製我在想法中說的一段:

科普這事確實難。不包裝就容易沒流量,達不到「普」的效果;而一包裝,也容易把個人與內容的推廣混在一起,極端點,就容易搞出造神效果。那麼一旦犯錯,便容易導致對這個人的攻擊,也就連帶著其科普行為被攻擊,扯不清了。所以有人說一些人是出名後膨脹,這也許是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則是他的形象和他做事目的已融為一體,他便不能容許自己的「人設」不夠完美了。然而長期來看,根本沒人能保持「人設」。

故而私以為,要長期保證質量,不論是科學內容的質量,還是文字或圖像包裝質量,更優的選擇是有組織、成體系地搞,像經營公司一樣去做事。形成組織後,制定明確且足夠高的工作人員篩選標準,作者、編輯、審稿人,各領域的專人負責專事,共同合作。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運轉起來,成本也高。

偶爾個人隨手寫寫,娛樂或奉獻一下,問題不大。但想以一定頻率產出高質量科普內容,長期維持下去,就必須有清晰的盈利機制。這一點,做事者要仔細斟酌。

目前我能想到的,主要是廣告。

但須建立規則,保證科普內容不受商業利益影響,導致對當前研究內容的介紹存在偏向性。比如同時存在多種觀點,目前不清楚,那麼就得都介紹,不能只把其中一種與贊助商利益相關的學術觀點,作為已非常明確的事實。因此,或可讓利益無關方的審稿人來投票決策稿件是否應被通過。

還可參考維基百科的運轉邏輯。不過,不知這套在我們的環境下能否搞成。維基百科的壯大,與英文世界的信息源質量整體更高,發達國家人民整體教育水平更高,都不無關係。

此外,私以為不應對所有科學內容的科普都採取完全一致的標準。唯一必需的準則,就是客觀、無偏向性地呈現科研結果。要求必須寫明引用文獻,也算是種操作難度較低的認證手段,實際上比科普作者個人是否有名、有何頭銜,更有說服力。

(這裡僅指理性層面而言的可靠性判斷,不牽涉公眾感性層面做出快速判斷的標準。因為即便是自身領域內很有威望的人,無堅實依據地談論其他領域話題,也可能錯漏百出。當然,名頭往往更能使人快速獲得信賴,提升效率,但僅靠這種快速獲取信賴的方式去科普,最終是不是真正有益大眾,就完全依靠科普者對自身的約束力度了。另一個須考慮的問題,則是有名頭的那些人,是否有足夠精力大量輸出面向公眾的科普,尤其是在我們國家的科研體制下。)

任何科普,都須考慮其對象與科普的目的,來決定其他方面的標準。

1)許多跟生物、化學、醫學相關的生活常識,有必要向全年齡段和所有教育背景的人科普。

個人非常支持這類科普要寫得淺顯易懂,信息量密度不能過高,篇幅也不宜太長,表達上一定講求文學性、趣味性。不過,不論以何種方式去講原理,給出的指導都要像醫生對患者一樣負責。

2) 理論物理前沿這類話題,就不該追求面向所有大眾的「普」。為何不可?我在這個回答中解釋過:

知乎用戶:科普一些關於現代前沿物理領域的知識是否真的有意義?

這類科普,要講也不該是通常定義下的那種「科普」。它只適合面向物理專業本科生以上教育基礎的人。或為以後選擇科研領域提供參考,或為有一定相關性的其他小領域物理研究者,產生交叉領域的合作。所以,語言上不必對文學性、趣味性要求太高,多用一些本學科術語,這樣在語言能力並非極強的情況下,也能保證信息傳達的精準性。多用低年級的基礎物理概念為例子,藉此闡述更高級、更抽象的概念為好。

3)其他有趣的新知識或行業內較為經典的基礎知識

比如某種魚長得很萌很奇怪,某歷史人物的有趣小故事,妹子的馬尾辮為什麼是那個形狀,量子力學的基本假設之類,主要應面向高中知識水平以上的學生羣體。他們有一定教育基礎,且求知慾旺盛,其中一部分還可能成為未來的科研力量。

這類科普,在風格活潑前提下,不必講太多第一類科普中極為基本的常識,信息量密度適中為好。

先講到這,想起再補充。


1.瀉藥。我所做的不是「科普」,因為我要普及的並非是科學,而是人文學科的一些知識和簡單的方法論,當然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姑且寫出來作參考。

2.首先的困惑是這樣的:一個信息、觀念正確與否,要看其所處的語境,即context。

譬如我參與的某個電視節目,要介紹二里頭文化的開始時間,我電詢了二里頭考古隊的專家許宏老師,許宏老師的觀點是公元前1750,不過他認為在一個電視節目上來說,說3800年前也是可以的。當然,在學術論文中,可能還會有更精確的年代。那麼什麼語境下精確到什麼程度,可能就首先會是一個問題。這裡就需要普及者對語境有個基本的判斷,但是這種判斷有時候會帶有主觀性。一旦沒有共識,也會形成爭論。

再延伸一步,假定一個普及者使用了過時的學術範式,或者錯誤的跨界發言,應該如何面對,也會成為問題。

3.其次是學術爭議的處理問題:如果這個學術問題我是「圈外人」,那麼我做一個學術綜述綜合各方面的觀點就能比較好的處理;要命的是如果某個問題我是「參與者」,那麼我要如何處理我的觀點和其他學術觀點?

在知乎,最開始我堅持我自己的觀點,當然會和持其他觀點的人發生爭論,而網上的爭論很容易會造成不愉快;之後我考慮到普及要更加客觀,可能「抽離」一點會更好,於是在之後我會介紹一下其他觀點,但是卻被不理解學術範式的以某種形式「掛」出並且攻擊。

這也延伸出另外一個問題,在學術語境下,因為新材料的出現、新理論的出現甚至自己的變化,而導致學術觀點也發生變化,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普及領域,這種變化很可能會被視為某種「不科學」。

4.再有是如何處理爭論。在和受過學術訓練、有學術背景的人討論時,由於大家都理解學術爭議,所以能夠把爭議侷限在學術諒解的範疇之內。但是有些人則是觀點先行,往往代表著社會上的某些不正常思潮,這樣的人善於「挑事兒」,而且具有「信徒」,一旦發生爭論,要消耗很多時間。

再有就是如何面對一些「偽科普」,這些內容往往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甚至還會引用某些經濟學原理,但是並不適用於所討論的問題,而且方法論有明顯錯誤,作者還往往是「大神級」人物,點贊數很高。一旦發生爭議,也會消耗很多時間和精力。

5.最後就是普及的倫理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普及是帶有克里斯瑪意味的。絕大多數受眾沒有判斷內容正確性的能力,而只能依靠對內容提供者來源的好感來進行判斷,少部分人可能會看邏輯,但是這部分人不具備專業邏輯能力。所以普及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單向的,具備一些信仰特徵的,這也是我覺得普及工作更難的原因之一,學術研究還有學術共同體可以進行學術批評,而現在普及幾乎與造神無異,面對粉絲的崇拜和信仰,普及者會不會「變質」,如何確定普及的倫理?這也是我反覆思考的事情。


從丁香醫生到混亂博物館,這幾天一口憋在心裡,悶的慌,很想以此來寫一些看法。

提問者強調要少談什麼是科普,多聊聊現有科普的長短處,繼而提出各種措施,恕我直言,這就是緣木求魚,違背了最起碼的科學精神。科普作為一個具有寬泛內涵和外延的概念,沒有在具體語境下定義,就要討論其優勢劣勢,這本身就很不科普。

所以作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科普讀物愛好者來說,科普在我看來可以這麼定義(不喜請噴,基於事實或者富有邏輯就行)

如何定義科普

顧名思義,科普拆開來,「科」指的是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的普及。「普」是由專業性的科學工作者,向非專業人羣的普及(包括其它專業的科學工作者和非研究性人羣)。

科學知識首先立足於最接近真實世界的觀察和解釋,要求從業者具備科學精神和基本素質,掌握科學方法,這是第一層,然後纔是面向非該知識生產者羣體的傳播,這要求傳播者(很大程度上不是研究者本人),也具備相應的科學素質和寫作技能,既可以準確把握傳達知識,又能夠引起受眾興趣。

可以列出三個點 真實 轉述 傳播,

三個主體 生產者 傳播者 受眾

事實上我覺得科普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和全面,應該適當擴大其外延,約定其內涵,稱之為基於牛頓自然哲學後現代知識體系的傳播。

這麼一分類,科普就不再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而分成了不同層次的傳播,目前科普的長處和短處也就出現了。

先分類。我眼中的科普最起碼有三個層次

1.受過學術訓練,具備基本科學精神的,大框架學術共同體內的知識傳播,這一個層面內,科普知識只具有它本身的含義,寫作和分享也更接近學術圈。這裡的科普不包含科學精神,一般只涉及知識和知識背後的一部分方法論。

2.由專業性科普工作者向在校學生和一部分有興趣人羣進行的知識普及活動,其目的在大體上有擴大後備學術共同體人羣,傳播知識,改善社會環境等等,這裡的科普也是過去這麼多年裡,日常印象中科普的樣子

3.由專業科普工作者或者非專業的,向現有條件下很難再具備科學素養,養成科學精神的人羣,普及基礎科學常識,是常識!常識!常識!重要的地方說三次

舉幾個栗子,雲舞空城這類,大體介於第一到第二類

混亂博物館第二類

快手戴維老師介於第二類到第三類

丁香醫生的101條就是第三類

我對以上栗子都很尊重,也很佩服他們付出,但也不會因為這種敬重去給大可的行為做辯護。

可我依舊要說,各位科普工作者除了最基本的科學精神,尊重事實,歸納總結外,在價值層面上做的也許就不是同一件事情。每一類科普活動的做法放到另一類,可能會水土不服,肯能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熱情會被繁瑣的流程抵消,傳播效果也基本會和知識體系的嚴密程度相牴牾,更何況還有各種利益相關,這不應該成為一個道德問題,而是實際操作問題。

科普科普,無論怎麼看,都是一種帶有啟蒙性質的稱謂,這又和互聯網這種天生自帶平等的傳播媒介相抵觸。

回到這個問題,目前科普有什麼長處短處,我個人覺得從已有的科普來說,大家可以多一些能力評價,少一些道德批判。從未來來說,不管是硬體軟體投入,還是社會關係調整,比如科普工作報償與付出,科技崇拜等等,路還很長。

水平有限,想到哪寫到哪,就這些吧

2018.11.25


一位初中生物老師給自己班上40個學生,講解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差異,算不算科普?

一位成名已久的生物學家以7到12歲左右的孩子為目標讀者,撰寫科普文章,並由專人配圖,出版成圖書,算不算科普?

一位農村出生,前往大城市讀社會學專業的的大二學生,將自己在課上學到的社會學理論知識,講給村裡的中學生聽,算不算科普?

一位牙醫正為一位需要補牙的患者介紹補牙的原理,這算不算科普?

廣義上看,只要是傳播科學知識,那或多或少都算「科普」。傳播給1人也算傳播,傳播給100萬人,那也是傳播。寫書是傳播。製作音頻或視頻節目,也是傳播。

傳播皮亞諾公理,這是數學科普。傳播人類腎臟的結構與功能,這是生物學或生理學科普。傳播斯金納的鴿子實驗,這是心理學科普。傳播柏拉圖的洞穴寓言,這是哲學科普。傳播標準模型,這是物理學科普。

科學知識幾乎無處不在,真要細究,恐怕也沒什麼知識不算科學知識了。所以,廣義的知識傳播,都可以算科普了。

從非本質主義的角度看。「科普作品」這個概念沒有本質定義,也就是沒有充要條件。一段信息算不算科普作品,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語境和目的。「科普」、「聊天」、「教育」、「研討會」、「組會」、「讀書會」、「講座」等等,並無涇渭分明的分割線。

所以,接下來我給出的建議,不一定限於「科普過程」。就廣義來看,算「信息傳播」過程吧。

科普作品,或者廣義地說,各類信息,無非分為有用和有趣兩大方面。有用就是求真,有趣就是求美。放在科普上,大概可以對應科學性和娛樂性。

一段信息是否有娛樂性,就像一個人是不是美人一樣,一看便知,無需多言。如果有了爭議,那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共識強求不得。

一段信息是否真實,就要分情況討論了。給出理據的結論,看理據是否能支持其結論。如果能,看是演繹推理的必然性支持,還是歸納推理的或然性支持。不過,這要求科普對象具備一定的方法論知識。否則,普通人看到一大堆專業名詞就束手無策了,哪裡還有能力關心結論和理由之間的邏輯關係?同行評議的目的就在於此。許多專業過深了,不是同行,往往沒有能力評議。

沒有給出理據的結論,對於內行人來說更難分析了。不過,對於外行人來說都一樣,反正給了理由也不大能看懂。所以,此時基本上就只能看信息傳播者的專業性動機了。或者,看「聲譽」也行。

如果信息傳播者專業能力過硬,沒有撒謊的動機,那這樣的信息姑且可信。如果有多位專業能力過癮且沒有撒謊動機的人給出了同樣的信息,那麼這樣的信息就更可信了。

比如,假定有一段天文學科普信息,我們一看作者是天文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且沒有發現此人有什麼刻意誤導受眾的動機。那姑且可以認為其可信。如果還發現另外的天文學專家,也給出了同樣的說法,那麼這樣的信息,就更加可信了。

最近譯Facione的書,裡面提到了值得信任的信息源的12條特徵,可供參考:

1.learned in topic X

2.Experienced in topic X3.Speaking about X4.Up-to-date about X5.Capable of explaining the basis for their claim or their advice about X6.Unbiased7.Truthful8.Free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9.Acting in accord with our interests10.Unconstrained11.Informed about the specifics of the case at hand12.Mentally stable

要滿足這12條,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說不難,無非是要把那個知識真正搞懂,然後再做傳播。這樣就算滿足前5條了。

可惜,人類總是以無知為恥,不肯輕言「我不知道」或「我不確定」,否則就顯得自己不夠專業,無法無所不談,博不得淺人敬佩了。所以,人類常有不懂裝懂的傾向。這是人之常情,不是什麼大錯。

不過,誤人子弟,總是不好的。既然不懂裝懂算是惡劣本性,那有什麼辦法,制約這一本性呢?

辦法也簡單,開放接受大家的批評,那就很好了。

以前在網上看到個有趣的帖子,說的是怎麼從網上引誘高手免費提供複雜問題的答案或解決方案。

分3步:

1.先在各大社交網站上提問。

2.然後換個賬號,在那些提問帖下給出錯誤答案。

3.坐等各路專家打臉。

只要凡是一門求真的事業,無論是法律、刑偵、科研、教育,亦或是科普。只要開放接受各路批評,熱切歡迎他人打臉,那往往就能越做越好。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願意聽取他人批評。沒有批評,何來進步?

具體拿科普雜誌來說,通常是作者負責完成初稿,審稿的編輯做第一步的審查,也可以叫「打臉」。通常可以通過,因為組稿時就選的是相關的專家寫稿。如果不能通過,那就挑出不合適的地方,發回給作者修改。修改完覺得好,那就通過。新科普作者往往要在編輯手裡修改多次,老科普作者則幾乎不用修改。而如果是讀者發現錯誤,可以聯繫編輯。編輯一般會在下期雜誌中註明上期雜誌哪裡出了錯誤,做出致歉聲明。

現在是網路時代,用新媒體渠道做科普,與傳統媒體時代相比,一大好處,就是有無數網友替你承擔「編輯」這個角色。雖然有一大堆劣質編輯總是瞎出餿主意,不過也會遇到優質編輯給出金玉良言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