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個勞動者來說,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穩定並且有上升空間的公司以及工作崗位,但是每個人的機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幸運的在一個公司裏幹長久,很多人在面對一些坑人公司的壓榨行爲時,也會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只要是跟用人單位具有合法有效的勞動關係,勞動法對於這一類勞動者都會予以保護,就比如勞動者在進入職場之後,他參加工作的時間也是非常有用的,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工齡,員工的工齡越高,工齡工資以及工齡待遇就越好,所以很多公司爲了減輕用人成本,就會在員工的工齡上做手腳,所以在面對公司裏的三大套路時,就需要謹慎小心,不然可能讓你的工齡待遇變差!

  套路一:先辭職再籤合同,以此清零工齡

  很多的用人單位不管是效益好還是效益差,都會想要來縮減成本,而這些成本一般都是從勞動者的地方被扣除,在勞動者的工齡中就能夠大做文章,有些公司爲了讓勞動者的工齡失效,就會先跟勞動者簽訂解除勞動關係的證明,讓員工先辭職,然後再簽訂一份全新的勞動合同,用這樣的手段來將勞動者辭職之前的工齡全部清零,但其實這種做法是規避法律的行爲,是不被法律所允許的,只要勞動者在一個單位連續工作,就從其入職之日算起,中間不會有任何的清零或者是阻斷。

  套路二:調到新公司,以此清零工齡

  在很多的國有企業中,如果因爲企業改制,而被原單位安排到一家新的股份制公司工作,而新單位如果因爲效益不好而決定裁員,也是需要根據員工的工齡來發放經濟補償金的,但是就在員工這一來一回的工作調動中新公司就會以員工是在公司剛入職不久爲理由,來清零員工在舊單位的工齡,但是隻要勞動者不是因爲本人的原因而被調到新單位,那麼勞動者在原單位的工齡也會被折算進新單位的工作年限中,並不能因爲公司調動而被清零工資。

  套路三:公司合併,以此清零工齡

  在一些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如果因爲企業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擴大經營,以此來合併新的公司,而員工在合併期間,被調到了合併的新公司去擔任新的崗位,如果新公司以此爲理由來清零員工的工齡也是不合法的,員工的工齡是從進入該單位起來算的。

  大家對於工齡還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把你的想法分享在下面的評論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給我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