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投资未来不景气 跟著抢进是买资产?还是买负债?
你的房价负担能力有多少?

不用自备款买房,未来连本带利缴不起影响个人信用?别只听人说租金可抵过利息就觉得没问题?其实问题可大了?
担心自己每个的薪水负担不起购屋贷款,而不敢买房子吗?其实,不只购屋者自己会担心,包括银行、内政部营建署都会关心民众的购屋负担能力,银行机构是因为要防范融资风险,所以要观察购屋者的「房贷所得收支比」等指标;营建署则是因为要时刻暸解并掌握民之所「愿」、以及民之所「怨」,于是也编订了「房价负担能力」指标,刚好民众可以借由这项指标看看这几年购屋压力是不是真的变轻了?
房价负担能力指标分为两个观察项目,一个是
贷款负担率,另一个是大家常听到的房价所得比。首先「贷款负担率」一律指的都是房屋贷款,没有包括一般信用贷款或有的建商提供的「无息公司贷款」,而且以「中价位」住宅、20年本息平均摊还、房贷成数7成,做为每个月还款金额基准,再除以行政院主计总处公布的「中位数」家户每月可支配所得,就是这个县市家庭的平均贷款负担率。   贷款负担率=中价位住宅贷款每月摊还金额/中位数家户每月可支配所得(以中价位、中位数取样较有参考性) 
例如目前营建署公布今年第1季的全国家庭平均贷款负担率是35.35%,如果家户每月可支配所得是6万元,那么平均全国家庭每个月缴交的房贷金额就是2.12万元(6万 × 35.35%)。而这个「35.35%」的贷款负担率平均值大约就是3分之1,这也正是为什么每个理财专家都建议:每个月房屋贷款的金额最多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3分之一的缘故。  

 

以六都的贷款负担率而言,不要猜也知道是台北市最高(62.24%),一般家庭都是以相当于月收入6成多的金额来缴房贷,购屋压力实在很大,而且几乎是高雄市(32.03%)、桃园市(31.81%)的两倍购屋压力,更比台南市(29.06%)的两倍还大。  

房价负担能力指标的另一个项目则是大家熟悉的房价所得比(=中位数住宅总价/家户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数),取材的数值也是用较有参考性的中间值。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1季台北市、新北市的房价所得比分别大降了1.26、0.59的比值(其他四都则因为比值较小而变动不明显),但还是分别要不吃不喝14.9年、12.43年才能买下一栋房子。   值得一提的是,台南市家庭平均只要花6.96年就可以买下自己的房子,时间还不到台北市的一半,南北区域的房价差距或许可以当作民众居住的参考。 (转载房地王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