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大健康行業是現在新興的一大產業,如今很多的房地產企業紛紛轉型加入了醫療大健康行業。

  其實早在2009年的時候房地產企業轉型就已經開始浮現,現如今10年的時間過去了,衆多想要尋求出路的房地產企業都在考慮發展地產以外的產業。據統計,目前已有40餘家的房地產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醫療大健康產業,其中也包括了幾大龍頭房企,像萬科、恆大、保利、碧桂園、華潤等。

  就在今年一月份,萬達召開了年會,會議上萬達的董事長王健林宣佈了一個重要決定,在今年年底之前萬達集團將完全剝離房地產業務,並表示將進軍醫療大健康產業。

  萬達的加入無疑又是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可能性。其實,王健林此次提出這個決定不是一時的想法,他已經佈局了很長的時間。早在2016年的年初,萬達集團就與英國IHG國際醫院集團達成了合作,在上海、青島以及成都這三座城市分別建立三座綜合性國際醫院,運營管理由IHG負責並使用其品牌,IHG是一個全球頂尖級的醫療集團,1978年成立的,總部位於英國,目前其涉足了全球範圍內50多個國家,而管理的醫療項目多達450個。此次與IHG的合作萬達投資了人民幣150億。

  對於此次投資,王健林認爲能夠引進國際醫院是萬達在中國的一大創新之舉,既能夠滿足高端人羣對醫療健康的需求,也能夠使部分城市的醫療水平上更高的一層臺階,進而帶動中國在高端醫療水平上的提升。

  在與IHG達成合作後,2017年4月,萬達集團又與成都市政府簽訂了一項戰略協議,將在成都市打造出一座世界級醫療中心,雙方共耗資人民幣700億。並在此次協議中明確了醫療中心的具體佈局。

  除此之外,萬達集團也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進行了合作,計劃在全國萬達廣場開設300家牙科診所,此次投資共人民幣90億。

  目前爲止,萬達集團在醫療產業已經投資了人民幣1500億。

  而對於萬達在內的衆多房企選擇進入大健康醫療行業這一現象,大家很是疑惑,明明有那麼多出路,爲何偏偏都選擇此行業。

  我們可以瞭解到恆大集團是最早一批向醫療大健康產業轉型的房企之一,恆大此前也在進行不斷嘗試,發現建設高端醫療機構等模式並不理想,最終決定還是以“家庭式”地產模式展開,把住宅與健康管理、養老服務以及醫療保險相結合。在恆大推出了“恆大養生谷”後,華潤集團也緊跟其後,推出了“華潤理想國”,它跟恆大集團的轉型模式很像,都是“地產+醫療健康”。

  本質上來說,這種模式還是沒能脫離房地產,但通過地產與醫療健康的結合如果能提升城市基礎醫療水平,大大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倒是一件好事,但目前看來這是一個高難度問題,各大房企轉型的主要目的還是爲了提高自己樓盤的溢價,在未來更有競爭力。

  首先,醫療大健康行業未來前景很不錯,據統計目前此產業規模已超6.5萬億元,根據此前國務院提出的健康中國綱要,預計在2030年,國內健康產業規模將突破16萬億元。

  其次,國家政策的支持也給這一產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2007年,新醫改就提及了健康產業,到2017年的時候,國家領導人也提出要把這一產業做成中國的支柱產業。

  最後,在地產開發與銷售過程中房企積累了很多客戶,因此這些企業進入醫療行業有着先天的優勢,資金也比傳統的醫療機構更充裕。

  而房地產企業進軍醫療大健康產業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方便拿地,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房企拿地的困難。

  第二,各大房企的樓盤、小區與大健康產業相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因而也能夠提高樓盤的整體價格。

  第三,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比較高,而涉足醫療領域後可以在這一領域進行融資,減少房企融資成本,同時很多醫療產業都與保險業等金融機構掛鉤,這也有利於房企能長期融到資金。

  從目前市場來看,大多數房產企業的轉型都是多模式、多渠道的佈局,而同時轉型是高投入、回報慢,想要在醫療大健康領域獲得市場份額需要做好長期的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