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4月12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週刊

  作者:曄伴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有人爲愛因斯坦的預言被證實而興奮,有人爲中國科學家參與其中而自豪,但也有人看到借所謂“授權”牟利的商機。這場版權鬧劇的結果有目共睹——某些圖片機構自以爲“高明”的“搶版權”犯了衆怒,其借版權保護之名“建議”簽訂“買圖協議”的“商業模式”遭遇網友、媒體和相關企業齊聲討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站截圖

  著作權不是一個新詞,但因爲種種原因,以前很多著作權人都缺少保護版權的意識,一些機構、企業、媒體,尤其是自媒體轉載文章、圖片時的操作也不規範。近些年,知識產權保護逐步完善,著作權意識明顯增強,這種進步讓多方受益。

  不過,在加強版權保護的同時,也讓一些人看到了一條特別的生財之道——一些企業或個人通過技術手段,追查前些年轉載不規範的文章、照片,動輒索要幾萬元、幾十萬元的版權費,或藉機提出簽訂“買圖”合作協議的“建議”。據媒體報道,有的圖片機構一年要打數千個著作權官司,賠償標準動輒“每張照片一萬元”。某圖片機構的財報顯示,因訴訟帶來的利潤,已經成爲其主要收入來源。

  正常的版權訴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助於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問題在於,一些機構和個人趁著作權侵權裁量尚不完善、不規範之機,將著作權維權異化爲一本萬利的暴利生意,甚至衍生出一條由照片拍攝者、行業協會、圖片公司、律師等組成的灰色利益鏈。有業內人士爆料,有些機構還存在“釣魚”嫌疑,故意給媒體、自媒體、企業挖坑,然後“躺着掙錢”;還有一些機構拿沒有版權的照片索賠,“能唬到一個算一個”。

  有必要指出的是,遭遇這種“維權碰瓷”的,很多都是媒體。與企業不同,媒體轉載一些文章、圖片,通常是出於傳播信息的目的,而且很多二次轉載並不存在侵權、牟利的主觀故意,傳播的也是正能量。縱容“維權碰瓷”之風,勢必吸引更多心術不正之人,既浪費寶貴的司法資源,又會進一步扭曲版權保護的生態,還給正常宣傳報道帶來幹擾。對於媒體轉載糾紛必須完善相關法規,當務之急是司法機關應合理甄別故意侵權牟利與合理使用,傳播信息與文化的界限。

  今年初,福建省人大代表陳展弘提出,媒體行業出現的惡意訴訟現象已經偏離著作權法保護版權的初衷,嚴重影響到媒體發展的法治生態環境,建議司法部門儘快出臺著作權侵權裁量指導意見。此次由黑洞照片版權引發的風波與討論,正好提供了一個審視司法實踐的契機,法院在審理相關案件時應該注意,既切實推進版權保護工作,又不給“維權碰瓷”可乘之機。

  延伸閱讀

  10分鐘,揭祕“圖片敲詐”如何運作

  來源:賣杏花(ID:yigehuaiwa),轉載已獲授權,略有刪節。

  作者:孫旭陽

  必須聲明:此文純屬我面壁虛構,如有雷同,也不是什麼巧合。我不支持非法盜用他人的版權照片,但我更反對一些歹徒借版權保護爲名,敲遍全中國。

  爲了敘述方便,我使用第二人稱:

  要想喫圖片版權敲詐這碗飯,你必須首先成立一家公司,弄一個網站。公司創始人最好有媒體和攝影記者背景,這樣的話會盡快拓展圖片源和客戶,滿足基本的商業邏輯和體面之需。

  公司高層中,有人能有起碼的資歷、資源和渠道,跟國內一線黨媒和市場化媒體的攝影記者,以及民間攝影大牛建立良好的私交,邀請他們入駐平臺,享受VIP待遇,並組織一些沙龍,跟華賽荷賽其他什麼賽掛上關係,時常互動幾下。

  這樣,你就把控了中國攝影江湖的高端流量和話語權。遇到輿情危機,這些高端人士自會免費出來給你洗地。

  對非頭部攝影師,就沒必要那麼講究,僱一羣客服小妹,定下拓展的KPI,讓她們以更多的曝光機會和版權分成,鼓勵這些人簽約並上傳圖片。

  當然,這些攝影師的照片究竟賣出去了多少張,真實數字是不能被他們掌握的,反正系統掌握在你手裏,你給他們顯示多少就是多少。換句話說,你想跟他們分多少錢,完全是你說了算。

  國內的相關機構和攝影師搞定,就再跑到國外儘量多籤一些圖片社。反正老外的圖片版權以前被侵權得太苦,現在又不懂中國國情,價格也儘可能壓到最低,權限儘可能拿到最高,將你的索賠範圍,拓展至全球。

  回到網站,在上傳圖片的版權確認環節上,賦予上傳者充足的自由,國旗、國徽、黨旗、黨徽、團旗、團徽、主席像、歷史老照片,黑洞圖,哪怕就是秦始皇的證件照,只要能拿來賣錢,都統統上傳。

  饒是如此,還緩不濟急,那就自己整一個編輯小組,鑽窟窿打洞蒐集有主和無主的照片上傳,打上網站的水印,張開天羅地網,靜待倒黴蛋們入套。

  如果這些照片的正主兒找上門來,那也別慌,你的網站早就對此規定“舉證責任倒置”,你的並不需要向任何人展示版權來源,即使正主兒說有張照片是他家30年前的全家照,也得拿出底片和原版出來。他要不服,那去告吧。

  他要真告,也不用害怕,你養着一大羣機敏善訟的律師呢,保證纏得他們知難而退。即使敗訴,那也是上傳者佔主要責任,哈哈。

  甚至養一羣無良律師的成本,也可以華麗麗地分攤出去。具體做法是,跟律師們簽訂年框式的分成協議。他們拿着你的授權書,到處索賠,你不用預支他們律師費,索賠來的錢,大家坐地分贓即可。

  可是,誰也不會傻到爬到你的網站上盜用圖片吧,那咋辦?同樣是那個編輯小組,上午上傳完無主圖片打水印,下午就在網絡上弄一些冒充免費的圖庫啥的,任人取用。或者在一些百度搜索權重比較高的網站上,上傳這些圖片,保證它們很容易被媒體小編和品牌宣傳人員搜到。

  這些工作做足,你還得有一套系統,可以即時搜索、識別和比照你圖片庫裏的圖片,在網絡上有哪些被使用的痕跡,鎖定一下既有支付能力,又有支付可能的苦主,維權就是了。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跨國品牌、4A廣告公司和頭部自媒體的油水最足,前期不要打草驚蛇,等攢到一定數額之後,果斷髮律師函,語氣嚴厲,場面做足。

  當然,對這些大肥豬,只是索賠一點版權使用費,就圖樣了,他們本來就是優質的長期訂閱客戶,以訴訟爲名,能逼他們簽下年度合作協議,當爲首選。

  對於沒有年度付費能力和意願的被維權對象,那就能敲多少是多少吧,一張圖片索賠兩三萬,他們要是還價一兩千,也可以成交。

  不過必須注意了,這條索賠產業鏈的要害,在於你的網站對圖片版權的確認,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程序被法院認可,並且形成案例。

  你必須有人脈和能力,可以確保在訴訟環節,法庭支持你沿用網站規則中,版權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一旦打起官司,你不需要繁瑣舉證你對某張照片擁有版權,而被你告的人和機構,則必須證明你沒有版權,否則就敗訴。

  讓你家的水印具有法定的版權確認功能,這樣的判例,哪怕只一起,就會嚇退99%想跟你打官司扳手腕的傢伙。

  你還得有幾個註冊在偏遠地區的子公司或關聯公司,可以在訴訟地選擇上,最大程度增加被告的應訴成本。他們要是一算,這律師費和差旅費加起來,是和解費用的好幾倍,這場官司他們肯定打不打去。

  上述鏈條純熟之後,你必須將商務拓展與訴訟維權兩條業務線融合,形成業務套路,銷售人員和豢養的律師團隊爲了高提成,每天都會殫精竭慮地幫你捕獵大肥豬。

  對甲方大肥豬的相關人員,也不妨許以高回扣,獲知他們內部的法務和版權採購體系,巧妙利用訴訟技巧,擊穿對方的應對縱深,這樣裏應外合,療效至少加倍。

  行文至此,估計你就基本看懂這模式了吧。敲詐一個人一個公司,是犯罪。敲詐一萬個人一萬個公司,那是產業。這纔是“天下苦圖片網站久矣”的真正原因。

  這行也有風險,最大的風險就是,一旦主營業務被敲詐綁架,這個模式就必然會失控,到最後胡敲亂敲,什麼人什麼媒體的保護費,這些網站的小嘍囉都敢去收。在作死的路上,他們裸體狂奔,攔都攔不住。

  中國互聯網打黑除惡,就先從圖片網站開始吧。

  往期文章

  監製:易豔剛 | 責編:劉小草 | 校對:趙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