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癌症的高發率和死亡率,讓人“談癌色變”,唯恐避之不及。

  從上到下,由內至外,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膀胱癌……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很少聽到有“心臟癌”?

  在各種器官“爭先恐後”發生癌變的時候,為什麼心臟卻如此冷靜?

  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它是一個從不會得癌的器官,生而為心臟,就是為了永不停歇地給你提供營養和氧氣的。

  作為一個高度活躍的器官,心臟真的不會患癌嗎?假如心臟不怕患癌,那麼它最怕的又是什麼呢?

  為什麼很少聽說心臟得癌?

  其實,心臟從一“出生”就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腫瘤豁免權”,這一切要從腫瘤的起源和心臟的特殊性上說起。

  1、人類細胞的代謝和增殖往往伴隨著基因的突變,而惡性腫瘤恰恰是基因突變不斷累積的結果。

  基因突變尤其偏愛上皮組織,所以凡是含有上皮組織的器官都有患癌風險,如肝臟、腎臟、消化道、呼吸道、乳腺、前列腺等等。

  而沒有上皮組織中的器官,往往會長出良性腫瘤,心臟恰恰就沒有上皮組織。

  2、心臟中最重要的是心肌細胞,從人出生到去世,很少進行增殖分裂,因此它含有的基因就沒有突變出錯的機會,這也保證了心臟很少患癌;

  3、心臟和血管構成了一個獨特的密閉循環系統,不容易受外來有害物質的入侵幹擾,尤其是致癌物質;

  4、心臟運轉效率驚人,血流速度極快,使得很多誘變因素無法在心臟中停留,尤其是那些轉移而來準備在心臟中“落地生根”的癌細胞。

  綜上,我們很少聽到心臟患癌,其實是由心臟的特殊構造決定的。

  心臟真的完全不會患癌嗎?

  當然不是。

  據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統計,原發性心臟癌症的發病率不足0.1%,該中心平均每年只有一例心臟癌症患者被報導;

  2015年維也納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調查發現,該醫院在過往15年的時間裏,僅收治了113例原發性心臟腫瘤患者,其中僅11例是惡性腫瘤患者。

  所以,心臟並非完全不會得腫瘤,只是很少,而且大多是良性。

  心臟中的腫瘤有原發性起源的,也有繼發性起源的。原發性心臟腫瘤包括心腔粘液瘤、血管肉瘤、心肌肉瘤、纖維瘤、橫紋肌瘤和錯構瘤等。

  在原發性腫瘤中,最常見的心臟腫瘤是心腔粘液瘤,惡性腫瘤是血管肉瘤,成年人主要是心腔粘液瘤,嬰幼兒通常是以結節狀硬化症引起的橫紋肌瘤為主。

  在繼發性心臟腫瘤中,黑色素瘤、肺癌、腎癌、絨毛膜癌、乳腺癌等癌細胞有可能隨著血液轉移至心臟中,以黑色素瘤最為常見。

  儘管罕見,但橫紋肌、血管等都為腫瘤的發生提供了可能。

  心臟得癌有什麼症狀?

  心臟腫瘤患者通常會呼吸困難,心臟周圍出現區域性疼痛,易疲勞胸悶,噁心、發燒、體重減輕、盜汗等一系列非特異性症狀。

  這些症狀和其他心臟疾病引發的症狀類似,因此,給心臟腫瘤的有效診斷帶來了困難。

  目前心臟腫瘤的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臨牀病史,輔以超聲、CT或磁共振成像掃瞄技術。

  治療方面,由於大多數心臟腫瘤是良性的,因此常通過外科手術進行治療。心臟產生腫瘤應及時切除,否則腫瘤脫落下來的碎片很容易阻塞正常血流而引發中風。

  對於惡性心臟腫瘤疾病,除了手術治療外,還要結合相應的化療藥和放療處理。但很不幸的是,這些手段目前還不能做到完全根治惡性心臟腫瘤。

  心臟最怕的是什麼?

  心臟雖然很少患癌,但卻會受其它心血管疾病的困擾。比如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等等。

  除了一些先天性心臟病外,很多心臟病都與日常飲食、生活習慣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總結一下,心臟最怕你做這5件事:

  1、油鹽喫太多

  現代人對於油脂鹽的攝入偏高,往往容易造成個體肥胖、血壓偏高、血液流通不暢,這都是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重要來源。

  應當做到低油、少脂、減鹽,多喫青菜、水果、富含纖維類的食物。

  2、菸酒戒不了

  吸煙或二手菸,都與冠心病的誘發密不可分。長期吸煙者皮膚血管容易收縮、痙攣,心臟也容易出現痙攣,往往導致動脈硬化、心絞痛、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飲酒偏愛房顫患者,尤其是在疲勞狀態下喝酒。

  3、熬夜

  無論是被迫還是自願,熬夜使人長期處於應激狀態,血管收縮異常,心臟負荷增加,容易引發房顫、冠心病、心律不齊,甚至心肌梗死。

  4、長期高壓工作

  高壓而又忙碌的工作容易使人久坐、疲勞、作息不規律,長期得不到鍛鍊,心臟負荷工作。長此以往,心臟發生病變的風險會驟增,近年來心臟病猝死的報導屢見不鮮。

  5、情緒低落

  終日愁眉苦臉、鬱鬱寡歡,不僅僅會引起焦慮和抑鬱,還會使人心跳加速、血壓驟增、呼吸急促,甚至引起缺血性休克、心律不齊、心梗等突發症狀。

  所以

  心臟並不是不會得癌

  只是很少

  而且多是良性

  保護心臟

  一定要遠離心臟最怕的五件事

  來源:科普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