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去过非洲,非洲有什么魔力,我不知道,也形容不出来。

但我知道,有两个人,无比热爱非洲。

一个是海明威。1933年,他第一次去非洲,在那里待了一年零两个月,并创作「非洲四部曲」。20年后,他又去了非洲,从1953年待到1954,称自己这是回家。

另一个是陈见星。笔名「非洲的青山」,大家叫他「中国狮王」。2009年他从外交部辞职,至此深入非洲,和动物一起生活。他曾拍摄一只名叫希拉的母豹,希拉总是安静地坐著,平静地看著他。后来他在书中写希拉:「与她对视的一刹那,真是非常感动。一只猛兽能对你给予如此信任,感觉仿佛是上天的恩赐。」

信任。完整的信任。是我深深迷恋,也是让我感到共鸣的东西。

因为稀少,所以可贵。

今天的文章,来自海明威的短篇《穿越雪原》,只有3275个字。你可以只读前半部分,看看人融入自然时的样子。如果你懂得,你就会明白人人心中所想的「诗和远方」为何物。

摄影:陈见星(非洲的青山)

穿 越 雪 原

by 海明威

缆车又颠簸了一次之后停下了。这个时候雪已经严严实实地封闭了轨道,它不能再继续前进了。狂风掠过山坡上裸露的地面,在挡风的地方将表层的雪吹积成堆。尼克正在行李车中给滑雪板打蜡,把靴子塞进铁制的脚趾套里,并且还紧紧地扣上夹板。他从车上斜跳到一个坚硬的雪堆上,马上弹跳旋转,屈膝缩著身子,撑著滑雪杖,迅速地溜下山坡。

乔治在下方白茫茫的雪地上一起一伏,然后就慢慢消失了。尼克跃下山之后,飞奔而去。此时他心里没有别的念头,只想著要尽情飞腾,还感到自己的身体在慢慢坠落。不久,他把身体挺起来轻轻朝高处滑行,之后又急转直下,朝下越滑越快,最后迅猛地冲下一个陡峻的长坡。这时雪就从他身下纷纷掉落。为了降低重心,他弓背下蹲,几乎坐到了身后的滑雪板上,只见雪如飞沙走石般冲天而起,他意识到他前进的速度太快了。但他还可以支撑得住。他不会因失去控制而跌跤。后来,他被风吹到了坑洼里松软的积雪中,一下子绊倒了。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脚上的两柄滑雪板噼啪碰撞,他感到自己就像是中了枪弹的兔子一样。但是不久之后就停下了,他两只腿互相交叉著,滑雪板朝天翘起,他的鼻子和耳朵里灌满了雪。

乔治站在山坡下不远的地方,使劲拍去他风衣上的残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对尼克大声叫喊,「那个烂糟糟雪坑真的很讨厌,也把我绊了一下。」

「在大峡谷滑雪又会怎么样呢?」尼克仰卧著,乱踢滑雪板,挣扎著站起身。

「你得靠左边滑。谷底有栅栏保护,你急速滑下去得来个大旋身。」

「稍微等等,我们一起去。」

「不,你还是先走吧。我特别想看看你是怎样溜下这个大峡谷的。」

尼克·亚当斯从乔治前面走过,他那宽厚的脊背和金黄色的头发上依旧残留著雪花。他开始慢慢用滑雪板的边棱滑行,迅速下山,脚下晶亮的雪粒发出咝咝的声响。当他在波峰起伏的山谷里奔腾而下的时候,就好像在上下飘荡。他朝左边滑去。最后,当他朝栅栏冲过去的时候,他双膝紧紧地互相靠拢在一起,就像拧螺丝钉一样旋转著自己的身体,又把滑雪板陡然朝右带去,扬起一团雪雾,随后放慢速度,与山坡和铁丝栅栏互相平行,而后停了下来。

他朝山上望过去。乔治正以内外旋转的滑雪姿势,弯曲著双膝迎面而来。其中一条腿在前面弯著,另一条腿在后面拖著。他的滑雪杖就像某些昆虫干瘦的腿那样悬著,当它们蹭著地面的时候,掀起一阵阵的雪浪。最后,他单腿下跪,整个身体来了个漂亮的右旋,然后蹲伏而行,双腿前后滑动,身躯前倾旋转,雪杖就像两个光点,曲线格外分明。这一切全都发生在一团狂骤的飞雪中。

「我不敢倒旋滑雪,」乔治说,「雪实在是太厚了。你做得实在是美极了。」

「我的腿可不会下蹲旋转呀。」尼克说。

尼克用滑雪板把栅栏顶上的一股铁丝压低,乔治趁机溜了过去。尼克跟他来到大路上。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大松林。路面已经变成光滑的坚冰了,被托运木料的车队染上了一种橙红色和草黄色互相交染的斑痕。两个人沿著路旁的雪地慢慢滑行,大路朝著一条小溪陡然倾斜下去,然后又直奔上山。他们在树林深处看到一座久经风雨侵蚀,屋檐低矮的房舍。从林子里看,这房子泛黄了。走进一瞧,才看到窗框涂成绿色。油漆已经在剥落了。尼克用一根滑雪杖把脚上的夹板敲松,踢掉滑雪板。

「我们还是随身带著滑雪板上去好一些。」他说。

他扛著滑雪板,攀登陡峭的山路,鞋和上面的钉子接连扎进脚下的冰冻里。他听见乔治紧跟在后,一边喘息,一边跺掉靴跟上的雪。他们把滑雪板收拢到一起,竖放在店墙上面,相互弹掉对方裤子上的雪,把皮靴上的雪跺了个干净,随后就走进客店。

屋子里很暗。一个大瓷炉在角落里熊熊燃烧。天棚显得很低矮,屋子四周摆著满是酒渍的桌子,后面摆著光滑的长凳。火炉旁边,有两个瑞士人正坐在一起抽烟斗,面前摆著两杯浑浊的新酒。火炉的另一旁有几个男孩子,他们都脱下上衣,靠著墙坐下。隔壁房间里的歌声停止了。一个身著天蓝色围裙的少女走了进来,询问他们要什么牌子的酒。

「要一瓶西昂(位于瑞士西南部,以出产名酒著称)酒,」尼克说.

「你看好吗,乔治?」

「好的,」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多了。我什么酒都行。」

那姑娘走出去了。

「没有什么运动比滑雪更好的了?」尼克说,「当你长距离滑行第一次停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嘿,」乔治说,「简直是妙不可言。」

那个女侍者把酒送来了,瓶塞子很难撬开。但是尼克最后把酒瓶子打开了。女侍者已经出去了,他们听到她在隔壁房里唱德语歌。

「酒里有一点软木塞子的碎渣子,没关系。」尼克说。

「不知道她有没有糕点。」

「我们问问看。」

那个女侍者回来了。这时尼克才发现她的围裙鼓鼓囊囊地遮著她的大肚子。尼克暗自思忖:真奇怪,她第一次进来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你在唱什么歌?」他问她。

「歌剧,德国歌剧。」她不怎么喜欢讨论这个话题,「我们有苹果乳酪卷,不知道你们想不想要。」

「她不太热情,对不对?」乔治说。

「噢,是的。她不认得我们,也许她认为我们要取笑她的歌呢。她或许是从讲德语的地区来的,因此不高兴。她可能还没有结婚就已经怀孕了,因此她才不耐烦。」

「你怎么知道她没有结婚呢?」

「她手上没有戴戒指啊。见鬼,这附近的姑娘都是弄大了肚子才结婚的。」

门开了,一群伐木工人顺路走了进来,他们在房间里跺著靴子,散发著热气。女侍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升新酒,他们坐在两张餐桌旁,安静地抽烟。他们把帽子摘了下来,有的人背靠著墙,有的人趴在桌子上。屋外,运木雪橇上的马偶尔擡起头,铃铛就会发出刺耳的声响。

乔治和尼克都很高兴。两个人很合得来。他们都知道,他们回家的路程还很远。

「你什么时候回学校?」尼克问。

「今天晚上,」乔治答道,「我得赶十点四十分从蒙特罗开出的那一趟车。」

「我真希望你再待一天,我们明天就能去滑雪了。」

「我得上学呀,」乔治说,「尼克,你不愿我们在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一场吗?把滑雪板带著上火车,找个地方我们好好滑个痛快。接著我们就继续赶路,在客店里过夜,一直越过奥伯兰,到瓦莱,跑遍整个恩加丁,只带上修理工具和揹包里的毛衣和睡衣,学校啊什么的,统统见鬼去吧。」

「好的,那么就这样穿过斯瓦兹瓦德。走遍所有的好地方。」

「就是你去年夏天钓鱼的那个地方,对不对?」

「是的。」

他们吃著苹果乳酪卷,把剩下的酒喝完了。

乔治背靠著墙,闭上眼睛。

「我喝了酒总是会有这样的感觉。」他说。

「感到难受?」尼克问。

「不是。我觉得舒服得很,只是感觉有一点奇怪。」

「我明白。」尼克说。

「当然。」乔治说。

「我们再来一瓶怎么样?」尼克问。

「我不喝了。」乔治说。

他们坐在那儿,尼克将胳膊肘抵著桌子边,乔治依靠在墙上。

「海伦快要生孩子了吧?」乔治说,他身体离开了墙,伏在桌子边上。

「是啊。」

「什么时候?」

「明年夏末。」

「你开心吧?」

「对啊,现在就很开心。」

「你准备回美国去吗?」

「我想应该会的。」

「你很想回去吗?」

「不。」

「海伦呢?」

「不。」

乔治默默地坐著。他看著那只空酒瓶和空酒杯。

「特别苦闷,是吗?」他说。

「不,也不完全是。」尼克说。

「怎么回事?」

「我不知道。」尼克说。

「你们今后在美国会一起滑雪吗?」乔治说。

「不知道。」尼克说。

「山不太多吧。」乔治说。

「不多。」尼克说,「石头太多,树木太多,并且也太远了。」

「不错,」乔治说,「加利福尼亚就是这样。」

「是的,」尼克说,「我以前去过的地方都是这样。」

「对啊,」乔治说,「都是这样。」

那些瑞士人站起来,付了账,走出去了。

「我真希望我们也是瑞士人。」乔治说。

「他们都有大脖子病。」尼克说。

「我不信。」乔治说。

「我也不信。」尼克说。

两人都笑了。

「或许我们没机会再在一起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一定有的,」尼克说,「如果不能滑,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我们会一起滑的。」乔治说。

「一定啊。」尼克赞成地说。

「希望我们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来,把风衣扣紧。他朝乔治弯下身,把竖在墙上的两根雪杖拿起来,把中间的一根插在地上。

「说定了也没有什么好处。」他说。

他们打开门出去了。外面特别冷。雪冻得很硬。眼前有条路直奔山坡而去,通到松林里。

他们把竖在客店墙上的滑雪板拿起来。尼克戴上手套。乔治已经扛著滑雪板上路了。现在他们要一起飞奔回家了。

-END-

作者介绍:

摄影:陈见星(非洲的青山)

——「中国狮子王」。在非洲大草原陪伴狮子、豹子等生活16年。曾在外交部工作。目前是坦尚尼亚国家公园驻中国办事处代表,也是中国长时间观测、拍摄非洲野生动物第一人。

文字:海明威

——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相关阅读-

《老人与海》

抛开物质,在简单的生活中,人能回归本性。

这就是我与海明威感同身受的地方。

——陈见星


About us

真诚讲述世间每个平凡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带你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投稿/商务合作/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号:我们是有故事的人(ID:wmsygsdr)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