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大口徑步槍就不提了。

二戰前,各國均裝備後世所謂「全威力步槍彈」。全威力步槍彈的裝藥量比今天普遍用於突擊步槍的中間威力步槍彈更大,後坐力也更大,因此一些全威力步槍尤其是自動步槍配備了槍口制退器。

蘇聯AVS-36自動步槍發射7.62x54mmR步槍彈,配備大型槍口制退器,但依然存在射擊精度過差的問題。之後,蘇聯紅軍暫時放棄了全威力自動步槍(後來少量裝備AVT-40自動步槍以填補DP-28輕機槍的空缺)。

蘇聯SVT-40半自動步槍是二戰蘇聯主力自動裝填步槍,早期採用類似SVT-38半自動步槍的多孔式槍口制退器,後期採用兩對大型開孔的簡化式樣。

丹麥工業集團公司(又名麥德森公司)在二戰後針對第三世界國家推出了一款發射全威力步槍彈的栓動式軍用步槍,稱為「輕型軍用步槍」或M1947步槍,可以根據用戶需要選擇口徑(哥倫比亞海軍在1958年購買了幾千支.30-06口徑型)。考慮到亞非拉地區士兵的體型,M1947步槍配備了槍口制退器,以減緩全威力步槍彈的後坐力。

日本64式自動步槍發射減裝葯的7.62x51mm步槍彈,槍口動能不足2400J,但是出於對射擊精度的執念依然配備了槍口制退器。

就算是採用中間威力步槍彈的突擊步槍,也有為了提高連發射擊精度而配備槍口制退器的。

蘇聯AK-74突擊步槍的槍口制退器使該槍的後坐力比美國M16A2突擊步槍更低,缺點是會讓槍口火焰更加明顯。

俄羅斯政府在2015年向卡拉什尼科夫公司下訂單,要求對現役AK-74M突擊步槍進行升級改造。為了消除更加明顯的槍口火焰,新的槍口裝置在原有制退器的前端增加了一個喇叭型消焰器,再用一個圓筒全部套起來(圖中未安裝圓筒)。從近期敘利亞戰爭的視頻資料來看,俄羅斯特種部隊也有給AK-103突擊步槍(發射7.62x39mm步槍彈)配備這種兼具消焰和制退功能的槍口裝置。

芬蘭Rk.95 TP突擊步槍是改進版AK-47突擊步槍,發射7.62x39mm步槍彈,配備了兼具消焰和制退功能的槍口裝置。

日本89式突擊步槍也配備了兼具消焰和制退功能的槍口裝置。

至於評論區有人提到國產95式突擊步槍的槍口裝置,那就是個比較細長的喇叭型消焰器,不具備制退功能;因為是精鑄成形的,而國產鑄件質量不高,所以在外面增加了幾條加強筋,看上去像鳥籠式消焰器:

相比之下,國產03式突擊步槍的喇叭型消焰器是直接車出來的,既容易生產又保證質量,就是容易被人嫌難看:


這裡的步槍應該是指老式的單發手動步槍和手動的狙擊步槍,這些步槍上沒有槍口制退器是因為這些步槍不需要使用槍口制退器。

槍口制退器也叫膛口裝置,主要用於減輕槍口上跳,提高連發精度,降低槍口焰,有的還可以用來發射槍榴彈。這樣來看,單發步槍沒有連發的要求,用不著膛口裝置,而狙擊步槍也是一樣,況且膛口裝置對於射擊精度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狙擊步槍也不用。

而現代的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一般都有膛口裝置,用來提高連發的設計密集度,除AK47,由於AK47的設計年代比較早,沒有膛口裝置,但是到了AKM就已經安裝了膛口裝置,到了AK74更是有一個碩大的膛口裝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